-1-2014年职业高中对口升学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题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将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喁喁.(ǒu)细语乘.(chéng)机黜.(chù)免勾.(gòu)当B.一哄.(hòng)而散上溯.(sù)皈(guī)依聒.(guō)噪C.混.(hún)水摸鱼蛊.(gǔ)惑麻痹.(bǐ)狙.(jū)击D.一触即.(jí)发咂.(zā)摸矩.(jǔ)形角.(jué)逐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的一组是()A.凑和洁白无瑕宁缺毋滥饮鸩止渴B.善长蜂涌而至悬梁刺骨终生事业C.幅射明信片挖墙角渡假村D.陨石哈蜜瓜世外桃源精兵简政3.下列加点词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A.狼藉.(杂草)化险为夷.(平安)漫.(随意)不经心B.寥廓.(高远空旷)素.(平时)不相识不愠.(怒)不火C.气馁.(失掉勇气)不胫.(道路)而走毋庸赘.(多余的)言D.辍.(停止)学安土重.(重视)迁博闻(..学时)强识4.下列词语感情色彩不相同的一组是()A.栉风沐雨风声鹤唳安步当车貌合神离B.含辛茹苦大智若愚披荆斩棘闻鸡起舞C.肝胆相照高屋建瓴鞠躬尽瘁姹紫嫣红D.故弄玄虚趾高气昂为富不仁刚愎自用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②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A.而是点染星汉如梦如幻B.总是浸染星云如诗如画C.却是绘染星光诗意盎然D.只是渲染星斗诗意朦胧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定上可谓是处心积虑....。C.沉迷网络使小明的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7.下列词语所用修辞方法不一致的一项是()A.怒发冲冠聚蚊成雷胆大包天寸步难行B.门庭若市巧舌如簧华灯如昼浩如烟海C.厚此薄彼前倨后恭虎头蛇尾好逸恶劳D.翠竹助威兔死狐悲鸡鸣狗盗鸟语花香8.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B.什么是人体生物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等的变化,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律。C.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B.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C.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D.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10.填入下句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画上者妙在,梦中者妙在,胸中者妙在。①位置自如②笔墨淋漓③景象变幻④丘壑深邃A.④③②①B.①②④③C.④②③①D.②③①④-2-11.某人收到一个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因病不能出席,写信与大会秘书处说明,措辞得体的一项是()A.因病不能到会,坐失良机,深感不幸。B.因病不能到会,失去学习机会,十分遗憾。C.因病不能到会,有负众望、深感不安。D.因病不能到会,不能对会议作出应有贡献,持致歉意。12.以下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河南省的洛阳位于洛河之北,湖北省的汉阳位于汉水之北,陕西省的华阴位于华山之北。B.农历清明前的四个节气依次为立春、谷雨、惊蜇、春风。C.我国古代对人的称谓有一些特殊标志,如“从”表示堂房亲属关系,“先”表示已去世。D.“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父”“令尊”等;称自己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家慈”等。13.下列对联所涉及的文人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②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③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④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A.王维李清照杜甫苏轼B.陶渊明李清照杜牧苏轼C.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D.王维李白杜牧白居易14.下列作品中作者与作品不相对的是()A.贾谊《过秦论》B.李白《静夜思》C.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D.汤显祖《西厢记》15.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B.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C.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D.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吏臣荣举臣秀才..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C.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D.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18.选出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类的一项()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C.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D.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阅杜牧的《早雁》,完成19—20题。金河秋半虏弦开①,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②月明孤影过,长门③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注:①虏弦开:武宗会昌二年八月,居住在塞北的回纥人,乘唐王朝腐败之机,向南骚扰,大肆屠杀掠夺。②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③长门:即长门宫,汉代长安别宫之一,在长安城南,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时幽居于此。19.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二句,交代了地点、时间、鸿雁惊飞的原因和受惊的程度。胡人剑拔弩张,那些鸿雁遭受到“虏弦”,而惊飞四散、哀鸣。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写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时的情景。这两句与“云外惊飞四散哀”相呼应,惊散后的孤雁从皇宫上空掠过。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二句,雁是侯鸟,秋季南迁,春天北归。诗人由征雁的南飞而想到它们的北回:鸿雁本应随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家乡,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在金河的土地上,鸿雁是不会返回了!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二句。“潇湘”指湖南中部南部一带。据传雁到了湖南衡山回雁峰即止,不再往南,就在这一带停歇,次年飞回北方。诗人深表同情地告慰南飞的鸿雁,不要厌弃潇湘人烟稀少,那儿水中长着很多菰米,岸上长着很多莓苔,可供你们充饥度日。20.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虏”是对敌人的蔑称,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虏弦开”,写出了箭上弦、刀出鞘的紧张气氛,语意双关,既指胡人挽弓射猎,也指胡人发动军事骚扰边地人民生活。B.一个“惊”字,就是上句“虏弦开”的结果。“惊”字写出了鸿雁的震恐,四散零落而成了孤雁,发出声声凄厉的哀鸣,闻之酸楚难堪,也反衬了敌人的嚣张,隐而不晦,含而不露。C.“秋半”冷月照在孤立于院中的“仙掌”,已经够孤独清凉了,几只孤雁又经过这儿,更加浓了孤独清寂的气氛。那失宠者幽居的冷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着愁绪,传来几声失群征雁的哀鸣,使人更觉阴沉凄凉。D.此诗采用比拟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二、判断与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3-㈠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8分)21.通知是用于告知下属或同级单位某件事情时常用的一种文本。()22.古代的节日大多伴有一些民俗活动,如元宵节观灯,清明节踏青扫墓,重阳节登高赏菊。23.汉朝设立的管理音乐文艺的机构叫乐府,它所采集的诗歌后来也称为“乐府诗”。歌行体,源出于乐府,其诗题中往往有歌、行、引、吟、曲等标志,如《琵琶行》、《李凭箜篌引》、《游子吟》、《西洲曲》。()24.词是古体诗歌的体裁之一。起源于唐,发展于五代,盛于宋代。它由五、七言诗发展而来,故也称诗余;调原可入乐,句子长短依曲调而变,故又称长短句。根据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或称“慢词“)()25.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关羽()2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孟郊、陆游两位诗人的自况()27.“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苏轼对王维的评论()28.“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指的是《本草纲目》的成书过程。()㈡填空(每题1分,共7分)29.历览前贤国与家,。(李商隐《咏史》)30.宋代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下了“,”的名句,用来说明“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31.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32.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33.野火烧不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节选),完成34——37题(10分)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34.作者由眼前的荷塘“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种表现手法是(2分)3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2分)根据上下文意思,下列和“风流”一词意思相近的一项是()(1分)A.自由B.放荡C.热闹36.联系上下文说明最后一段中破折号的作用。(3分)37.以下对选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采莲赋》描绘的是一幅是喧哗热闹明丽的江南采莲图。作者引述《采莲赋》,写尽当时的男女之间自由恋爱的“热闹”和“风流”。B.《西洲曲》描绘的是秋天莲子成熟时的盛景,“莲”谐音“怜”,“莲子”谐音“怜子”,表明了女子对情郎既怜且爱的深情,具有含蓄之美。作者引述《西洲曲》里的诗句,借以由历史回到了现实。C.对“采莲”热闹场景的向往,传达了现实中的生活是不热闹的,作者的心情是不好的。D.“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表达了作者现实中无法排遣的
本文标题:2014模拟题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50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