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4年高考总复习物理专题针对训练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一、单项选择题1.图5-1-11如图5-1-11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皮带把物体P匀速带至高处,在此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B.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C.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D.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解析:选A.物体P匀速上升过程中,合力为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D错误;支持力垂直于运动方向,故支持力做功为零,C错误;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摩擦力做正功,A正确,B错误.2.图5-1-12(2011·高考江苏卷)如图5-1-12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0.3JB.3JC.30JD.300J解析:选A.根据生活常识,20个鸡蛋大约1kg,表演者抛出的高度按0.5m计算,则抛出过程中对鸡蛋做的功为W=mgh=120×10×0.5J=0.25J,选项A正确.3.图5-1-13如图5-1-13,一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铰链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于杆的中点,使杆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当杆与水平方向成60°时,拉力的功率为()A.mgLωB.32mgLωC.12mgLωD.36mgLω解析:选C.由能的转化守恒可知:拉力的功率等于克服重力的功率.PG=mgvy=mgvcos60°=12mgωL,故选C.4.图5-1-14(2013·宿州灵璧一中模拟)如图5-1-14所示,滑雪者由静止开始沿斜坡从A点自由滑下,然后在水平面上前进至B点停下.已知斜坡、水平面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滑雪者(包括滑雪板)的质量为m.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L.在滑雪者经过AB段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A.大于μmgLB.等于μmgLC.小于μmgL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解析:选B.设斜面的倾角为θ,则对滑雪者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为:WFf=μmgACcosθ+μmgCB①,由题图可知ACcosθ+CB=L②,由①②两式联立可得:WFf=μmgL,故B正确.5.如图5-1-15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分别与m、M连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块和木板静止,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M上,将m拉向木板左端的过程中,拉力至少做功为()图5-1-15A.2μmgLB.12μmgLC.μ(M+m)gLD.μmgL解析:选D.在拉力F的作用下,m、M缓慢匀速运动,使m被拉到木板的左端的过程中,拉力做功最少,设此时绳的拉力为FT,则FT=μmg,FT+μmg=F,当m到达M左端时,M向右运动的位移为L2,故拉力做功W=F·L2=μmgL,故D正确.6.图5-1-16如图5-1-16所示,细绳的一端绕过定滑轮与木箱相连,现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动细绳,将静置于A点的木箱经B点移到C点(AB=BC),地面平直且与木箱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设从A到B和从B到C的过程中,F做功分别为W1、W2,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Q1、Q2,木箱经过B、C时的动能和F的功率分别为EkB、EkC和PB、PC,则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有()A.W1>W2B.Q1<Q2C.EkB>EkCD.PB>PC解析:选A.F做功W=F·l·cosα,在AB段和BC段相比较,F大小相同,l相同,而α逐渐增大,故W1>W2,A正确;物体运动中,支持力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故Q1>Q2,B错;因为物体运动情况不能确定,故动能关系、功率关系无法确定,C、D错.7.(2013·东城区模拟)以恒定的功率P行驶的汽车以初速度v0冲上倾角一定的斜坡,设受到的阻力(不包括汽车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恒定不变,则汽车上坡过程中的v-t图象可能是()图5-1-17解析:选C.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Pv-mgsinθ-F阻=ma,上坡过程,若汽车的速度v增大,加速度a减小,加速度减为零后,速度保持不变,根据v-t图象的特点,斜率表示加速度,可以判断出C正确.8.提高物体(例如汽车)运动速率的有效途径是增大发动机的功率和减小阻力因数(设阻力与物体运动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即Ff=kv2,k是阻力因数).当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0时,物体运动的最大速率为vm,如果要使物体运动的速率增大到2vm,则下列办法可行的是()A.阻力因数不变,使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2P0B.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变,使阻力因数减小到k4C.阻力因数不变,使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8P0D.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变,使阻力因数减小到k16解析:选C.速度达到最大时,Pvm=kv2m即P=kv3m.由此可知,当vm增大到2vm时,若k不变,功率P变为原来的8倍,若功率不变,阻力因数变为原来的18.☆9.图5-1-18(2013·东北三省四市联考)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恒定的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沿直线运动,已知在第1秒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45J,在第1秒末撤去拉力,其v-t图象如图5-1-18所示,g取10m/s2,则()A.物体的质量为5kg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C.第1秒内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60JD.第1秒内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60J解析:选D.由动能定理,45J=12mv2,第1秒末速度v=3m/s,解出m=10kg,故A错误;撤去拉力后加速度的大小a=3-04-1m/s2=1m/s2,摩擦力Ff=ma=10N,又Ff=μmg,解出μ=0.1,故B错误;第1秒内物体的位移x=1.5m,第1秒内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W=-Ffx=-15J,故C错误;第1秒内加速度a1=3-01-0m/s2=3m/s2,设第1秒内拉力为F,则F-Ff=ma1,第1秒内拉力对物体做的功W=Fx=60J,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0.如图5-1-19所示,某人用大小不变的力F拉着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开始时与物体相连的绳和水平面间的夹角是α,当拉力F作用一段时间后,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β.已知图中的高度是h,求绳的拉力FT对物体所做的功.(假设绳的质量、滑轮质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图5-1-19解析:设绳的拉力FT对物体做的功为WFT,人的拉力F对绳做的功为WF,由图可知,在绳与水平面的夹角由α变到β的过程中,拉力F的作用点的位移大小为Δx=h1sinα-1sinβ由W=Fx可知WFT=WF=FΔx故绳子的拉力FT对物体做的功为WFT=Fh1sinα-1sinβ.答案:Fh1sinα-1sinβ11.如图5-1-20为修建高层建筑常用的塔式起重机.在起重机将质量m=5×104kg的重物竖直吊起的过程中,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2m/s2,当起重机输出功率达到其允许的最大值时,保持该功率直到重物做vm=1.02m/s的匀速运动.取g=10m/s2,不计额外功.求:图5-1-20(1)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2)重物做匀加速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和起重机在第2秒末的输出功率.解析:(1)当起重机的功率达到允许最大值,且重物达到最大速度vm时,拉力和重力相等,即F=mg.根据P=FvPm=mgvm=5×104×10×1.02W=5.1×105W.(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a又Pm=Fvv=at解得:t=5s.当t′=2s时v′=at′P′=Fv′解得P′=2.04×105W.答案:(1)5.1×105W(2)5s2.04×105W☆12.一列火车总质量m=500t,机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6×105W,在水平轨道上行驶时,轨道对列车的阻力Ff是车重的0.01倍,g=10m/s2,求:(1)列车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最大速度.(2)在水平轨道上,发动机以额定功率P工作,当行驶速度v1=1m/s时,列车的瞬时加速度a.(3)在水平轨道上以36km/h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P′.(4)若火车从静止开始,保持a=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维持的最长时间.解析:(1)列车以额定功率工作,当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Ff=kmg时列车的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则vm=PF=Pkmg=12m/s.(2)当v1=1m/s<vm时,列车加速运动,F1=Pv1=6×105N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1=F-Ffm=1.1m/s2.(3)当v=36km/h=10m/s时,列车匀速运动,则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P′=Ffv=5×105W.(4)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牵引力F′=Ff+ma=3×105N在此过程中,速度增大,发动机功率增大,当功率为额定功率时速度大小为v=PF′=2m/s.又因v=at,所以t=va=4s.答案:(1)12m/s(2)1.1m/s2(3)5×105W(4)4s
本文标题:2014年高考总复习物理专题针对训练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6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