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13-2014学年度高三摸底考联考语文科试题本试卷共12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3.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区域内,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肄.业/酒肆.荟萃./精粹.着.实/着.魔B.馈.赠/匮.乏冀.望/羽翼.刹.那/刹.车C.缔.造/谛.听箴.言/缄.默伺.候/窥伺.D.慑.服/蹑.足沙砾./闪烁.开拓./拓.片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正逢全国“两会”召开,市场变得异常敏感。上周大盘出现了大幅震荡行情,时而激情洋溢如.坐春风...,时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在南京一家报社做编辑,故有幸结识了一批如雷贯耳....的学者、教授。C.在我国即将步入老龄时代、青壮年劳动力逐渐转向稀缺的背景下,要处心积虑....把“不上学、不工作、不培训”的青年送出家门。D.在这个没有各归其位的非稳态社会,于丹没料到自己因“清浅的鸡汤”得到不虞之誉....,又因“鸡汤的清浅”遭到求全之毁。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广州亚运组委会自从发布招募志愿者消息后,应征者达到几万人,其中还包括许多海外华侨也前来积极申请。B.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只为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C.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坏,不在于它文辞多么优美,形式多么新颖,而在于它要有思想、有风骨,惟有此才能永恒。D.深受欢迎的2010年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与以往吉祥物相比,不仅更具时尚因素,而且还体现了举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会过得快乐吗?。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就像在沙漠中迷路的骆驼,,。之所以说是生活目标而不是人生目标,,而我们很多人短时间内实在弄不明白一辈子到底要干什么。,所以,为一年的生活定下目标就可以叫做生活目标。·2·①迷茫和绝望会充满了心田②快乐的第一要素是有生活目标③不再给快乐留下丝毫的空间④但是我们想清楚一年之内到底想干什么还是相对容易的事情⑤是因为人生目标是一辈子的事情A.⑤③①②④B.②③①④⑤C.②①③⑤④D.⑤①②③④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长七尺,美须髯,少有大志。十六,与薛稷、赵彦昭同为太学生,家尝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缞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治丧”。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一不质.名氏。稷等叹骇。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任侠使气,拨去小节,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以饷遗宾客,百姓厌苦。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诏示学士李峤等,即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会吐蕃乞和,其大将论钦陵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觇..虏情。还,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斯离间之渐也。”后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携,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等来降,因.诏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往迎。授主客郎中。神龙中,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盛强,款.塞愿和,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乌质勒已老,数拜伏,不胜寒,会罢即死。其子娑葛以元振计杀其父,谋勒兵袭击,副使解琬知之,劝元振夜遁,元振不听,坚卧营为不疑者。明日,素服往吊,道逢娑葛兵,虏不意元振来,遂不敢逼,扬言迎卫。进至其帐,修吊.赠礼,哭甚哀,为留数十日助丧事,娑葛感义,更遣使献马五千、驼二百、牛羊十余万。玄宗诛太平公主也,诸宰相走伏外省,独元振总兵扈帝,事定,宿中书者十四昔乃.休。进封代国公,俄又兼御史大夫,复为朔方大总管,以.备突厥。未行,会玄宗讲武骊山,既三令,帝亲鼓之,元振遽奏礼止,帝怒军容不整,引坐纛下,将斩之。刘幽求、张说扣马谏曰:“元振有大功,虽得罪,当宥。”乃赦死,流新州。开元元年,帝思旧功,起为饶州司马,怏怏不得志,道病卒,年五十八。十年,赠太子少保。(《新唐书·郭震传》,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A.一不质.名氏质:问B.因觇.虏情觇:窥视C.款.塞愿和款:赔款D.修吊.赠礼吊:慰问死者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钦陵欲裂四镇以.备突厥B.乃.以元振充使宿中书者十四昔乃.休·3·C.则其.下必怨后然其.计D.因.觇虏情因.诏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往迎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郭元振“有勇有谋”的一组是()(3分)①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②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③元振不听,坚卧营为不疑者④独元振总兵扈帝⑤元振遽奏礼止⑥十年,赠太子少保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⑥D.②④⑤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震仗义疏财,不拘小节,曾以铸私钱、卖人口得来的钱财馈赠宾客,老百姓十分厌恶并深以为苦。B.在对待吐蕃请和的问题上,郭震献出了离间之计,武后听从此策并因此授其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的官职。C.乌质勒的儿子娑葛认为是郭震设计害死自己的父亲,打算率兵袭击,部下劝郭震逃跑,郭震没有听从。D.唐玄宗因他人劝谏而赦免了郭震的死罪,将他流放到新州,后来念其旧功,又起用他为饶州司马。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4分)(2)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3分)(3)元振有大功,虽得罪,当宥。(3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苹①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注]①苹: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1)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3分)(2)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1),不能十步;,功在不舍。(荀子《劝学》)(2)绿云扰扰,;,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3),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陶渊明《归园田居》)(4)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6分)中国文化的当代处境王岳川·4·处在千纪年转换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有可能检视一个世纪学术文化中的种种问题,并进而从新的层面上追问:中国文化精神向何处去?二十世纪中国与传统中国相比,一个根本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百年间受到西方文化体系的全面冲击。总体上说,西方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起码三次重大文化转型,即从古希腊的两希(古希腊与希伯莱)精神,到文艺复兴以后的理性精神,再到二十世纪的反理性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精神。而中国却延续了二千余年汉语文化形态的相对稳定的时代精神,这一文化精神在二十世纪初为西方现代文化所中断。这就使得中国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现代与后现代之间面临总体危机。这一总体危机不仅意味着终极关怀的失落,同时也是一种价值符号的错位:儒家、道家、佛家三套符号系统,因在时间上与当代人失却了时代的同步性,不能准确地反映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信仰要求;而西方基督神学的符号系统,在空间上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存在着某种隔膜,因而难以成为中国人的信仰核心。因此,当代中国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全新整合及当代转型中,创造新的价值体系,重建新的语言符号系统,才有可能使其所面临的文化危机得以消除。百余年来,中国一直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即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价值层受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体系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事实上是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然而问题在于“西方”这一概念本身的复杂性不易把握。一方面,“西方”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指从古希腊、希伯莱、古罗马、文艺复兴一直到现代和后现代的欧美文化;另一方面,“西方”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地理概念,指不同于东方地域的欧美地区即发达的“第一世界”国家。这种概念含义的复杂性导致中国话语图景中的“西方”成为一个自由阐释的对象,并使学“西方”的中国知识界面对成堆的问题:百年中国学西方是学古希腊文明中的民主、科学精神呢,还是希伯莱文明的基督神学精神?是古罗马的法律精神呢,还是启蒙主义以来的理性精神?是反理性的现代主义呢,还是反现代反形而上学的后现代主义?这些历时态的“西方”文化精神在百年间尤其是近十几年共时态地“涌入”中国,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汉语思想界究竟该接受谁?可以说,现代人在现代或后现代社会所遭遇到的主要不是器物层和制度层的问题,而是观念价值层面上的迷失与失落。选择对象的复杂性和选择主体的多层性,使中国知识分子心境极为彷徨苦涩。如今又迭加上经济热潮和市民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冲击,从而导致了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世纪末困境。这种世纪末困境的文化表征是,中国文化面临从“五四”的“古今”之争到今天的“东西”之争、“南北”之争、“灵肉”之争”,从而构成当代文化冲突的多元景观和杂色纷呈色调。“古今”之争是价值冲突问题,核心是反传统价值;“东西”之争是文明冲突问题,核心是否定东方;“南北”之争是后殖民问题,核心是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渗透;“灵肉”之争是个人与群体、升华与沉沦问趣,核心是沉重的肉身对沉重的精神的颠覆。这四种文化论争使今日知识精英与大众对话倍感失语和受阻,同时面对西方强大的后殖民主义话语,中西对话也十分艰难。·5·面对中国文化的当代处境并寻求解决之策,已成为跨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研究的新视界。这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世界全球化中保持民族精神,清醒地分析和选择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中国现代化展示其前景;二是中国传统文化转型性创造与批判性重建问题,只有通过转型性创造,才能在批判的反思中发现新世纪中国文化的曙光。(选自《〈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总序》,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西方文化是在不断变化、不断转型中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则沿袭了二千多年汉语文化形态,相对稳定地发展。B.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百年间遭受西方文化的两希精神、理性精神、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全面冲击,面临总体危机。C.西方基督神学的符号系统在时间上与当代中国人不同步,无法满足中国人的心理需求,因此中国文化必须重建新的语言符号系统。D.中国文化出现了选择对象的复杂性和选择主体的多层性,主要是因为百多年来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受到西方文化体系的影响。E.古今、东西、南北、灵肉这四种文化的论争,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化冲突的多元性,也带来了当今中、西文化交流的困难。13.属于导致中国知识界在学习西方时出现困惑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3分)A.西方文化体系对中国文化各层面的影响和冲击B.“西方”这一概念含义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C.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文化精神不断地涌入中国D.中国文化遭受冲击而陷入转型期的世纪末困境14.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文化精神向何处去”?(4分)15.本文认为,中国文化精神应向何处去?(4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
本文标题: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详细答案解析广东省揭阳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70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