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6年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1《政治理论》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2、法治思维: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3、感性认识:是由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片面的认识。4、共同富裕: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富裕,人人共享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5、九二共识:是指在1992年解决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中国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中国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6、可变资本:是由劳动力构成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之中去,而是由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新生产出来,而且还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得到增值。7、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8、矛盾的特殊性:就是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9、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10、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11、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12、依法执政:是指一个政党依照法律进入国家政权并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且依照法律从事管理活动。13、主要矛盾:在事物复杂的诸多矛盾中起着领导的、决定性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14、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当做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15、自由人联合体: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二、辨析题1、对新事物要肯定一切,对旧事物要否定一切。错。事物是否定因素和肯定因素的对立统一,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趋势,所以,对新事物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对旧事物也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就是供求规律。错。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中心随供求状况的不断变化而上下波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社会中的基本经济规律,起着主导作用,除此之外,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经济规律在起作用,如竞争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2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二者既彼此区别又不可分割,都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贯彻和落实好这一重要原则,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这里所说的“发展”只是指经济发展。错。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但“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发展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5、劳动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错。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但物质财富的源泉不仅是劳动,而且还包括生产商品所必须的其他生产要素。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真理标准和认识的目的。在实践中要始终注意发扬符合实际的自觉能动性,即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7、内因和外因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对事物发展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错。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与唯物辩证法不符。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8、强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劫富济贫搞平均主义。错,必须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核心是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更好地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0、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对。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同时,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协调发展就是要平均发展。错,协调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指各方面发展的比例合理、结构合理。13、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对。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14、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发展的根本动力。3错。以人为本强调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根本目的,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此外,还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15、中心工作是各项工作中关键性的工作,所以只要用全力抓住它,其他工作就会自行解决。错。中心工作是重点工作、主体工作。三、简答题1、邓小平是如何论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二者之间关系的?邓小平同志的一项伟大贡献在于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于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2、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特殊性质的论述。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和价值;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是一个运动的过程。3、简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认为,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其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列宁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论述。列宁认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二者对立的实质在于对事物发展的动力或源泉的看法不同。形而上学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因而是僵死的。辩证法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而是活生生的,只有辩证法才能提供说明事物运动本质的钥匙。7、列宁是如何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1.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主义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2.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规律和逻辑规律的本质,是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相统一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本原则8、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9、毛泽东是如何阐述“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工作方法的?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明确提出,“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方法是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任何工作时必须采用的方法。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认识规律。在具体工作中,既要考虑事物的普遍性,又要考虑事物的特殊性,4将二者紧密结合,不至顾此失彼,认识和工作才能全面、到位。10、毛泽东是如何论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的?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而斗争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他强调两者之间的互相联结,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11、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结合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3、什么是价值规律?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14、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条件。1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原因是:(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基础都是社会化大生产。(3)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僵滞局面。四、论述题1、论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重大意义。“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包括以下几点:(1)一个国家。(2)两制并存。(3)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4)高度自治。我们党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新发展,更加富有战略性和前瞻性、原则性和务实性,已经并将继续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2、马克思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所劳动二重性,指的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它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等人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成为完全科学的价值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首先,劳动二5重性理论为理解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也提出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他们没有提出劳动二重性问题,混淆了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动,因而无法解释生产商品的劳动各不相同为什么却可以互相比较、商品的价值量是怎么决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为什么商品的价值量反而下降了等一系列问题。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价值的本质问题,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及其重大意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毛泽东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4、试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及其重大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科学发展观在我们党执政实践中的不断深化与拓展。二、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新选择。从世界范围看,人类社会正在跨入生态文明时代。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关注的大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亦
本文标题:2016年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7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