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4步步高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一篇能力专题2曲线柱形表格类提升要诀
能力专题2曲线、柱形、表格类提升要诀一、坐标曲线类该题型以直角坐标图形式呈现,通过曲线的变化,揭示生命现象及某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类试题能将大量的信息隐藏在图中,能较为全面地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解题要诀第一步:识图:识图的关键是识标、明点、析线。既要注意曲线的起点、趋势、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终点,又要注意曲线中的数据。第二步:析图: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联想与曲线有关的概念、规律、原理等,寻求曲线中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并由此分析曲线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殊点,曲线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趋势及它们说明了什么,以此揭示问题的实质和规律。第三步:用图:识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用图是目的。把生物学问题巧妙而合理地设置成坐标曲线题,学生必须通过剖析坐标图,运用图中曲线的特征、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并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表达。典例精析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某实验小组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盛有适宜培养液的两支试管中,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CO2浓度分别设置为0.05%和0.03%,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移动台灯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图中曲线1、曲线2。请分析回答:(1)测定净光合速率除了测定O2释放量外,还可以测定________吸收量。(2)据图可知,限制D点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限制EF段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F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CO2浓度为0.05%)温度(℃)1020304050光照下释放O2的速率(mg·h-1)9.6714.6719.6721.6719.33请根据预实验的结果,分析并设计探究实验思路: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应如何设置该自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实验中还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③预实验中温度为______℃时,光合速率最大。此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的实验。(1)净光合速率属于因变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测定,除了测定O2释放量外,还可以测定CO2吸收量。(2)据图可知,C点与D点都处于相同的光照条件下,但1号试管比2号试管的净光合速率高,所以,限制D点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D点以后,随着台灯和试管间距离的加大,曲线1和曲线2表示的净光合速率均下降,所以限制EF段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F点时净光合速率为0,其含义是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3)分析图表可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小球藻生长的最适温度,显然自变量为温度,而因变量是O2的释放速率。对温度的设置要注意参照题中给出的预实验,注意找出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中的“拐点”所对应的温度。答案(1)CO2(2)CO2浓度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3)①温度用水浴锅控制好温度,必须设40℃组,另外在30~40℃、40~50℃各至少设置一组②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距离)小球藻的数量③40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押题训练9.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CO2量之比为8∶5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约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C.甲发酵罐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有O2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的O2越多,则酒精的产量越高答案B解析当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消耗1molO2可产生1molCO2;当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根据反应式可知,生成1mol酒精的同时产生1molCO2;再结合曲线图可以计算出,实验结束时甲发酵罐中的CO2量为6+18=24(mol),乙发酵罐中的CO2量为15mol,因此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CO2量之比为8∶5,故A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速率最快,即产生酒精的速率最快,结合图示可知曲线的斜率最大时酒精产生的速率最快,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酒精的速率最快时分别约为第5小时和第3小时,故B正确。从图中曲线可知,甲发酵罐中约在第2小时开始产生酒精,而O2约在第4小时才被消耗完,故C错误。当O2达到一定浓度时,酵母菌不再进行无氧呼吸,而酵母菌只有进行无氧呼吸才能产生酒精,故D错误。10.有人通过测定乙烯和CO2的产生量,探究25℃条件下,在贮藏、保鲜过程中,乙烯合成抑制剂对毛叶枣果实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图1中果实不做处理,图2中果实在一定浓度的乙烯合成抑制剂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图中数值均为相对值)。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A.从题图中可以看出CO2产生量与乙烯产生量呈正相关B.形成题图所示关系的原因是乙烯能促进细胞呼吸C.乙烯合成抑制剂以及其他生长调节剂都不会影响果实的品质D.乙烯合成抑制剂能抑制乙烯的产生,从而抑制细胞呼吸,延迟呼吸峰的出现答案C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25℃条件下,在贮藏、保鲜过程中,乙烯合成抑制剂对毛叶枣果实的影响。由题图可知,CO2产生量大体随着乙烯产生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乙烯产生量的减少而减少,说明CO2产生量与乙烯产生量呈正相关,同时也说明乙烯能促进细胞呼吸。比较图1、图2可以确定乙烯合成抑制剂能抑制乙烯的产生,从而抑制细胞呼吸,延迟呼吸峰的出现,本实验只对乙烯合成抑制剂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探究,而没有对其他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探究,因此不能得到C项所述的结论。11.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的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B.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长速度减慢,原因是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C.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原因是叶片的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答案A解析从生活实践中获得信息:2~4时,室外温度较低;11~15时,室外温度较高,植物叶片的部分气孔关闭。由图可知,在D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光合作用从D点之前已开始;BC段所代表的时刻2~4时,室外温度较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CO2浓度增加减慢;FG段,由于室外温度较高,植物叶片的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因此CO2浓度下降不明显;H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且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12.如图为某一环境中甲、乙两个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相同时间内,甲种群的增长率高于乙种群的增长率B.甲种群和乙种群属于竞争关系C.由于某资源条件的改变,乙种群的K值提高,则甲种群的K值也会随之提高D.图示增长曲线的形成可能与这两种生物的天敌有关答案D解析本题的曲线图比较具有迷惑性,图中曲线同通常见的竞争曲线、捕食曲线都比较相似,但又不能确定一定是哪一种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理解各种种间关系的曲线图。当两个种群都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率都为0,故A错误。根据图示只能看出甲种群和乙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据此判断不出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故B、C两项均错误。两个种群都呈“S”型增长,说明存在环境阻力,影响因素可能是食物、空间、天敌等,故D正确。二、坐标直方图类坐标直方图又称柱形图,是将数据直观化呈现的一种题型。此类试题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审图、提取信息、利用信息解题等综合能力。解题要诀第一步:看清楚纵、横坐标轴的含义以及坐标系中直方图所代表的意义,即分析直方图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第二步:认真分析、对比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步:结合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做进一步的推理分析,并进行图文转化,正确作答。典例精析请你依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直方图,其中错误的是()解析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A项不正确。杂合子豌豆自交,纯合子比例为1-12n,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其比例越来越接近于1,B项正确。四分体时期,染色体数目没有增加,但DNA已经复制,因此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2∶2,C项正确。生长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与其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结构及先后次序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项图中膜面积的变化正好能与之对应,D项正确。答案A押题训练13.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作为分析细胞周期的依据。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二倍体植物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从图中所示信息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组细胞中均有间期细胞B.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该植物一段时间后,丙组细胞数目将增加C.丙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D.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后会导致甲组细胞数目增加答案C解析甲组细胞的DNA没有复制,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丙组细胞是已完成DNA复制的细胞,可以是复制后期和分裂期。间期分为复制前期、复制期、复制后期,DNA含量分别是2C、2C→4C、4C;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该植物一段时间后,分裂期的细胞不能完成细胞分裂,而间期的细胞不断进入分裂期,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数目将增加;在丙组中只有分裂后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所以C错误;用DNA抑制剂处理后会导致甲组细胞不能进入复制期,而丙组的细胞完成分裂后会进入甲组时期,导致甲组细胞数目增加。14.一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时,设计了如下操作:①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a、b、c,并将a用不透光的黑布包扎起来;②将a、b、c三个瓶子均在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③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体中,24小时后取出;④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双选)()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mol/瓶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mol/瓶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w-v)mol/瓶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mol/瓶答案BC解析分析操作步骤可知,c瓶为对照,测量的是实验前每瓶中的溶氧量,即原溶氧量=wmol/瓶;a瓶生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测量的值为原溶氧量与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之差,即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w-v)mol/瓶,故C正确;b瓶内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能进行呼吸作用,测量的结果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原溶氧量的值,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k-w+(w-v)=(k-v)mol/瓶,故B正确。15.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最弱B.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5倍C.氧浓度为c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答案D解析氧气的吸收量代表有氧呼吸强度,而二氧化碳释放量代表呼吸作用强度,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为有氧呼吸中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故某氧气浓度时对应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差值就代表无氧呼吸的强度。故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最弱;氧浓度为c时,呼吸作用最弱,最适于贮藏该植
本文标题:2014步步高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第一篇能力专题2曲线柱形表格类提升要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8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