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 2014自然辩证法(提纲试题及其思路)(第四版)
--1自然辩证法概论(讲义)主讲:蒋言斌教授博士(中南大学法学院)2014.3.16--2第一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讲座提纲第一讲中道----生存与发展的两难选择(自然辩证法引言)1、玉米粥与爱情的两难选择---对人性的追问与理性的反思2、坟墓与摇篮同在——古希腊的哲学智慧3、恍兮惚兮的人生境界——中国古代道家的人生智慧4、“日里万机”还是“职权不分”----法家“无为之术”的管理精髓第二讲回眸与展望---科学的自然观5、无中生有?无价与有价、六支蜡烛生命变换---生命的意义与选择6、为子孙“造福”还是“作劣”---自然与社会的系统性的涨落与震荡7、老子强盗儿子贼、获得性能遗传---自然层次性的理论的误区8、算命还是君子寡过之书----易经、八卦、时变及其人生智慧9、生命起源之迷----人类自然本性的扬弃10、“科隆技术”与器官移植---人类灵魂的震荡与精神煎熬(讨论)11、人定胜天、自然主人还是天人合一、自然的奴隶?(讨论)第三讲跛子不迷路---科学方法论12、最高的智慧----哲学方法13、在延长线上看未来---缺点列举法与优点列举法14、困境中的希望—类比方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与分类15、洛曼底登陆(柔线行动计划)----系统方法的原则及应用16、探囊取物---黑箱辩识方法17、模仿与创造---功能模拟方法18、麻衣相书——信息方法与信息推理19、杞人忧天与大爆炸宇宙论——科学假说的特点、形成--320、审视与思路梳理----科学的自然观与思维方法(录象—自然辩证法1-4集)第四讲风、马、牛相及——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21、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缘起---非理性方法及其种类22、高瞻远瞩、智力图像思维——直觉23、闪念与顿悟、恍兮扶兮——灵感24、机不可失、千载难逢——机遇25、充耳不闻、熟视无睹——思维定势的形成、强化、弱化途径26、自主、自立、自为----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素质要求与生活实践第五讲、准确、科学、务实、技巧----科学认识论27、科学认识要素的定性与量化分析28、几种科学发展模式探讨29、问题链的设置与解答----科学发展的机制30、科学发展树式模式及启示——科研选题原则、理论与实践、要求及技巧--4第二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参考书目: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杜.1971年2、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以及《周易》授课教材: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主编:黄顺基副主编:陈其荣、曾国屏,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7040150107),2004-5第1版,原价:28.8元课程教学周历:序号内容课时第一讲绪论2学时第二讲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及演化规律2学时第三讲人与自然2学时第四讲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2学时第五讲科学抽象与科学方法论6学时第六讲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2学时第七讲系统科学方法、控制论方法、信息方法6学时第八讲科学思维的非逻辑方法及其思维惯性2学时第九讲科学创新技法和创造性型人才的结构4学时第十讲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体系结构4学时第十一讲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和科研选题的原则、步骤4学时第十二讲科学发展战略及其科学论文的撰写技巧4学时第十三讲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2学时总计课时:40课时预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须阅读的文献和专著:1.霍金:许明贤、吴忠超译,《时间简史》湖南科技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第一推动从书,2001年3月第2版第21次印刷定价:12.80元ISBN7-5357-1065-42.普利高津,斯唐热著,曾庆宏,沈小峰译.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3.美)阿尔·戈尔.频临失衡的地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版--5课程内容简介:自然辩证法是哲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哲学概括所形成的学科,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时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也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盾法。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来研究自然界,依据当代自然科学认识所取得的实证成果,阐明了自然界本身的辩让法在人的认识中反映形式,体现了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来研究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相对象征立的系统的发展,必然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如实地看成是在社会历史中开展的,必然把科学技术系统放回到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去加以考察,从而阐明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这又体现了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来研究人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研究过程的规律,阐明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这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课程教学要求:参加学习的研究生除掌握课堂讲授的自然辩证法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参加考试外,还应阅读指定教学参考书,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对自然辩证法学科内容的丰富、完善和更新,学会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分析学习和研究中的各种问题。根据每一章节的内容,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及组织课堂讨论,作为平时成绩。课程教学大纲:一、绪论2学时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认识自然辩证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二、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及演化规律2学时了解自然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明确物质系统及其结构的主要特点:懂得用系统观点观察和认识自然现象的重要性。明确自然界是一个历史过程;了解自然界中物质系统演化的方向性、周期性以及进化的一般条件;懂得运用历史观点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重要性。三、人与自然2学时了解人类是自然界生物长期进化的产物,其产生的机制在于劳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正确认识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的可能性。四、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6学时了解科学问题的来源、分类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明确正确选题的原则;掌握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掌握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方法与原则,了解观察实验中的若干认识论问题。五、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8学时了解科学抽象的本质及其方法;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逻辑方法、创造性思维方法、数学方法、理想模型方法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六、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2学时--6了解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含义、基本特点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及检验假说的方法;明确假说形成及向理论转化的途径和方式;弄清理论物化为科技成果的方法论问题。七、系统科学方法6学时了解系统科学一般方法的内容、特点和作用;掌握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及自组织理论方法的一般方法步骤和原则。八、科学活动2学时了解科学活动的特性和内容;科学实践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科学活动的任务、形式和分类;掌握科学劳动的特点,明确科学劳动者的含义;了解科学劳动者成长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九、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体系结构4学时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及其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掌握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十、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4学时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观点;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内部矛盾运动;认识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十一、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和科研选题的原则和步骤6学时掌握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和科研选题的原则和步骤,了解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认识社会整体科研能力及其重大意义。十二、科学发展战略及其科学论文的撰写技巧8学时掌握科学发展战略及其科学论文的撰写技巧,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正确评价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坚持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三、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2学时了解当代大科学与高技术的特点,确立大科学的观点;正确评价当代的各种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教学资源:《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南大学商学院教学课件)--7第三部分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随堂考试,随机抽题回答。共有三个层次18道题,任选7题作答,答案要点如下:(时间:2小时,总计:100分)一、哲学理论必答题(选作4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试说明科学抽象概念、一般步骤和理论意义2、举例说明优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在实践中的应用。3、试论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4、试论系统方法的一般原则及其步骤5、试说明直觉的形式及其方法6、试解释说明芝诺四个悖论的逻辑思维源头7、试说明“黑箱方法”及其意义8、试结合自身的经验,说明灵感的种类及其产生的条件9、二、理论解释题(任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1、用系统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分析说明“蚂蚁试验”“东风效应”、“三个和尚没水吃”现象及其理论源头;2、试用层次理论分析说明“获得性能遗传”、“老子强盗,儿子贼”、“见口不见手”理论的错误;3、试用思维惯性理论说明分析“熟视无睹”、“充耳不闻”、“英雄所见略同”的形成原因;用科学抽象来分析说明“入木三分”的思维源头;4、试用道家理论分析说明“无中生有”、“上善若水”的思想渊源5、试用直觉方法分析说明“高瞻远瞩”、“豁然开朗”的思维源头三、理论论述题(任选1题,每题20分,共20分)1、以中国古代宇宙观与伽莫夫的大爆炸宇宙观为例,判断其思维方式的异同及其启示。2、试说明思维定势的概念、形成要素、强化和弱化的途径,并典型分析“权威定势”、--8“非理性定势”、“唯经验定势”、“从众定势”。3、结合现实,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分析评判“克隆技术”、“试管婴儿”、“器官移植”、“基因工程”等现代高技术对人类文化、价值观、伦理道德、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并说明消解的人文途径和技术途径。4、试论法家的基本思想及法家无为之术的主要内容和对我们的启示。5、试说明周易的结构、易理及其思想和对我们的启示。四、平时成绩自评(总分100分,总评成绩分值30%)要求:1、学习的六种境界的结果自评(50分)2、学习的条件和实践情况自评,包括指定必读书的情况(25分)3、学习前的预习、参与讨论、自我反思、出勤情况自评(25分)4、老师上课期间鼓励加分,该成绩不受总分限制。--9第三四部分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要点一、创造型人才的一般基本素质要求1、观念的灵活性:违反“常识”的观念和假论,适应环境变化,接受新事物。2、个人独立性。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相对地说,不受习给的限制和约束,他即不是一个顺从者,也不是一个不顺从者,而是一个独立的人。个人独立性表现:作出与众不同的及让人吃惊的行为,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管别人怎样讲,怎样反对,也坚持明确自己见解。3、思想自主性。有按自己的意志积极行动的倾向,与倾性,主体性,自解性大致是相同的概念,比较接近的概念可带出带头性,积极性,支配性,自信心不附和性等。具体表现:行动干脆利索,说干就干,行动能力强。4、行为冲动性。这是一种精力旺盛,才华焕发的状态,体现了高度的工作欲望,不过有时过强了,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不安。相近的概念有:兴奋性,激进性,感情充沛,决断力,勇气,机智灵活。5、意志持久性。精神上的而持久力,意志力。相近概念:因执,坚韧,顽强,执着,献身性,毅力,忍耐性等。具体表现:一旦开始即锲而不舍,追终索源。6、宽容大度和博大的胸襟。对暧昧不明事物的容忍并特别倾向于接受,以至欢迎错误复杂的事物,能够实事求是,而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处理混乱的事物,或者武断,革命去解决难题的。7、错误包容性。一个人如果在思想的和行动上都具有独创的和革新的精神,那他就必须不
本文标题:2014自然辩证法(提纲试题及其思路)(第四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39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