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配2013高考真题分类详解)
1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2013·高考北京卷)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解析:选C。A.二氧化氮气体中存在平衡:2NO2N2O4,体系的温度变化会使平衡发生移动。B.不同温度下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同,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电离平衡常数增大。C.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这是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氨水的浓度减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但其pH的变化小于1,说明氨水在稀释的过程中平衡:NH3·H2ONH+4+OH-发生了移动。2.(2013·高考重庆卷)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①b<f②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③该反应的ΔS>0④K(1000℃)>K(810℃)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解析:选A。反应E(g)+F(s)2G(g)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b54.0;由b到83.0%可知转化率是增大的,温度升高,G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正反应是吸热的,由此可知f75.0,故bf,①正确。915℃、2.0MPa时,G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为75.0%,设总的物质的量为4mol,则E为1mol,G为3mol,根据反应E(g)+F(s)2G(g)可知:生成3molG,消耗1.5molE,所以E的转化率为1.51+1.5×100%=60%,②正确。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故ΔS0,③正确。因为该反应正向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故④正确。3.(2013·高考山东卷)对于反应CO(g)+H2O(g)CO2(g)+H2(g)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解析:选B。A项,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途径,但反应的ΔH只与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并不发生改变。B项,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因此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项,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D项,原电池反应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因此反应放出的热量将减少。4.(2013·高考江苏卷)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在Ⅱ中充入1molCO2和1molH2,在Ⅲ中充入2molCO和2mol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容器Ⅰ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D.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解析:选CD。分析题给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问题。容器Ⅰ中反应正向进行,放出热量,容器Ⅱ中反应逆向进行,吸收热量,两个容器中反应温度不同,则Ⅰ、Ⅱ中正反应速率不相同,A错。容器Ⅲ中加入反应物的量比容器Ⅰ中多,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Ⅲ中放出热量比Ⅰ多,Ⅲ中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比Ⅰ小,因此容器Ⅲ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比Ⅰ小,B错。Ⅰ中反应正向进行,放出热量,Ⅱ中反应逆向进行,吸收热量,由于容器均为绝热容器,Ⅰ和Ⅱ中反应进行的程度均较小,则C、D均正确。5.(2013·高考安徽卷)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4(s)+CO(g)MgO(s)+CO2(g)+SO2(g)Δ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解析:选A。通过题给条件,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分析平衡移动后各量的变化规律,再结合图像进行判断。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当升高温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气体的质量增加,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所以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A项正确。B.方法一:增大CO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CO2的量虽然增多,但平衡时CO增加的量要比CO2增加的量要多,所以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减小。方法二:因为容器的容积不变,增加CO的物质的量,相当于增加了CO的浓度,由于反应物中只有CO为气体,根据“等效平衡”原理,增加CO的物质的量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增大压强的过程,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应该减小。C.增加SO2的浓度,虽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由于温度没有改变,所以平衡常数K不变。D.MgSO4是固体,3虽然它的质量增加了,但平衡并不发生移动,所以CO的转化率不会因为MgSO4质量的增加而增大。6.(2013·高考福建卷)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mol·L-1·s-1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解析:选B。应读懂题干,当溶液变蓝时亚硫酸氢钠恰好完全反应,然后根据选项逐一进行分析。A.由图像可知,40℃之前温度越高溶液变蓝所需要的时间越短;40℃之后温度越高溶液变蓝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其变化趋势相反。B.b、c两点的温度不同,所以反应速率不相等。C.当溶液变蓝时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此时反应6HSO-3+2IO-3===6SO2-4+2I-+6H+恰好结束,即溶液变蓝时NaHSO3恰好完全反应,v(NaHSO3)=0.020mol·L-1×10.0mL80s×50.0mL=5.0×10-5mol·L-1·s-1。D.温度高于40℃时,淀粉易糊化,故淀粉不宜在高于40℃的条件下作指示剂。7.(2013·高考四川卷)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解析:选C。A.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求得在前2min内生成Z为0.08mol,故v(Z)=0.08mol10L×2min=4×10-3mol/(L·min)。B.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v(逆)<v(正)。C.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2cc=0.01220.01×0.01=1.44。D.因该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和相等,其他条件不变时,再充入0.2molZ,达到平衡时,其作用效果相当于保持Z的物质的量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X的体积分数不变。8.(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反应X(g)+Y(g)2Z(g)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4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解析:选D。根据该反应的特点结合平衡移动原理逐项分析。A.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平衡不受压强影响,减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B.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不改变产物的产率。C.增大c(X),平衡正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X本身的转化率反而减小。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9.(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在1.0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A(g)B(g)+C(g)ΔH=+85.1kJ·mol-1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时间t/h0124816202530总压强p100kPa4.915.586.327.318.549.509.529.539.53回答下列问题:(1)欲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计算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3)①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和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n(A),n总=________mol,n(A)=________mol。②下表为反应物A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a=________。反应时间t/h04816c(A)/(mol·L-1)0.10a0.0260.0065分析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c(A)变化与时间间隔(Δt)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12h时反应物的浓度c(A)为________mol·L-1。解析:通过分析表格中数据,根据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入手解决相关问题。(1)要提高A的转化率,应通过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可以从浓度、温度、压强三个方面考虑,可从容器中分离出B、C或扩大容器的体积(降低压强)或升高温度。(2)相同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设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x,则有pp0=x0.10mol,故x=0.10pp0mol,而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增加量等于消耗的A的物质的量,故A的转化率为0.10pp0-0.10mol×100%=(pp0-1)×100%,将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中可得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9.53×100kPa4.91×100kPa-1)×100%≈94.1%;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出平衡三段式,注意三段式中用的都是浓度,即可求得平衡常数。(3)结合(2)的解析可知n(A)=0.10mol-(0.10pp0-0.10)mol=0.10×(2-pp0)mol;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a=0.10×(2-7.31×100kPa4.91×100kPa)mol·L-1≈0.051mol·L-1,通过表中的数据可知,在达到平衡前每间隔4h,A的浓度减少约一半,故反应在12h时,A的浓度为0.5×0.026mol·L-1=0.013mol·L-1。答案:(1)升高温度、降低压强(2)(pp0-1)×100%94.1%A(g)B(g)+C(g)起始浓度/mol·L-10.1000转化浓度/mol·L-10.10×94.1%0.10×94.1%0.10×94.1%平衡浓度/mol·L-10.10×(1-94.1%)0.10×94.1%0.10×94.1%5K=-120.0059mol·L-1≈1.5mol·L-1(3)①0.10×pp00.10×(2-pp0)②0.051达到平衡前每间隔4h,c(A)减少约一半0.01310.(2013·高考山东卷)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TaS2(s)+2I2(g)TaI4(g)+S2(g)ΔH>0(Ⅰ)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若K=1,向某恒容容器中加入1molI2(g)和足量TaS2(s),I2(g)的平衡转化率
本文标题:201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配2013高考真题分类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09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