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国近现
无限精彩在大家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二十)(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34年的某史书记载:“妇女装束益趣新奇。先是旗袍短才及膝,袖达肘际,赤露两臂;裤长仅尺余,下服高腰洋袜……足着高跟鞋,头戴斜顶小帽,除戒指、臂铡外,簪环皆废矣。”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B.旗袍结合中西样式成为时尚C.社会审美观念追随西方潮流D.妇女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普遍现象2.(2013·福建四地六校月考)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③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④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无限精彩在大家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3.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一场集体婚礼的图片,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②政治民主化的推动③传统文化根深蒂固④追求时尚成为社会主流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4.(2013·河南三市模拟)1876年葛元熙《沪游杂记》中提到:“新交因狐裘而订,不问出身。旧友以鹑结而疏,视同陌路。遂令舆台隶卒辉煌而上友,官绅寒士贫儒蓝缕而自惭形秽。”材料表明当时上海()A.传统乡土社会结构的深刻巨变B.受到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冲击C.民众服饰样式及功用发生变化D.社会交往商业化特征日益显著5.(2013·福建四地六校月考)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信息C.通过互联网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无限精彩在大家(2013·济宁模拟)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上海达吴淞……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右图为天津电报大楼的楼顶建筑,钟表指针的脱落和墙体的破损向众人说明曾经红火一时的电报事业离人们远去。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A.信息技术的发展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人们观念的更新D.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8.《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刊物。1835年刊登了如下内容:“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商无限精彩在大家工,未知尽力竭力矣。”当时,这一报道()A.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觉醒B.表明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C.改变了近代中国人办报的主题和特色D.带给了部分中国人新的知识和信息9.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下谕”道:“报馆之设,所以宣国是而通民情,必应亟为倡办”,并颁布了“允许自由创立报馆、学会”的诏令。以下对该诏令的分析,理解正确的是()A.清朝实行君主专制,不可能下达这样的诏令B.该诏令说明维新运动时期国民有一定的出版自由C.在该诏令影响下,出版了中国人自办的《申报》D.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创办的报纸有《中外纪闻》《时务报》《民报》等10.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剧摄制于19世纪末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民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D.世界电影开始进入有声时代11.(2012·南平模拟)1978年6月1日至25日,第十一届世界杯足球赛在阿根廷举行。右图是第11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官方宣传海报。当年6月,中央电视台转播了本届世无限精彩在大家界杯的三、四名和冠、亚军决赛。据此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①该赛事转播于改革开放前②现场球迷穿着冬装观看比赛③当时中国家庭电视基本普及④足球是中国第一大运动项目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②③④12.以《明朝那些事儿》成名于互联网,受到读者热捧的“当年明月”,说自己“熟练掌握了历史”,写的是正史。人们谓之“网络史学”“草根史学”。这一现象()A.促使史家从印刷发表空间转入网络发表空间B.是新业余史家时代到来的标志C.完全改变了人们对历史的态度D.彻底改变了历史研究的模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2·厦门模拟)每一个时代的婚姻都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迁,成为人们了解整个社会的一个独特视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诗经》“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礼记》“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无限精彩在大家——《礼纬》材料二宋代婚姻观念有二:一是择偶标准变化,人们不像前代那样重门阀世族,而改为重金榜题名之人;二是婚姻关系中资财的成分很重,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特别计较婚姻关系中的物质财富。——朱汉民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材料三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至婚配之日,耶稣教士诫以善言,为之祈福。男以戒指约于女指,亲宾送之入房,欢宴而散。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徐继畬《瀛环志略》材料四1922-1923年中国社会婚姻状况调查表类别人数自订婚人数及占比人数比已婚者395215%已订未婚者1302015%——陈蕴茜、叶青《论民国时期城市婚姻的变迁》材料五1950年《婚姻法》颁布……1955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婚姻登记办法》,这意味着男女双方只需到政府登记即可办理结、离婚事宜,同时也意味着从制度上进一步保护了中国人的婚姻自由。更多的“父母之命”于此后宣告作废,当代中国的第一次离婚热潮也随之达到顶峰,很多中国人正是在此时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女人是有权“休夫”的。无限精彩在大家——黄薇《一场观念与制度的革命》(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婚姻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宋代婚姻观念变化的原因。(5分)(2)与中国传统婚姻相比,材料三中的英国婚俗有何特点?(3分)(3)材料四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婚姻状况发生怎样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6分)(4)材料五中,当代中国社会的婚姻状况有何发展?分析这一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14.阅读下列中外交通史的材料,探究相关问题。材料一古代城市交通管理引文出处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若有公私要速而走者,不坐。《唐律疏议》犯夜(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通行)者,笞二十,有故者不坐。《宋刑统》京城内外街道,若有作践,掘成坑坎,淤塞沟渠,盖房侵占……俱问罪枷号一个月发落。《明律》材料二近代城市交通与公共秩序《上海洋场竹枝词》:“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谁说中华生命重,噬人虎口日增加。”“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载:“过往车轿必须靠马路左侧通行;独轮车必须在马路左侧紧靠人行道通行,不准乱窜。”材料三近现代铁路建设与发展嬗变无限精彩在大家世纪后期四国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千米)国别德国美国英国中国时间1875年1890年1890年1894年里程279602690032000483——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1)据材料一表格内容,概括中国古代城市交通管理的特点。(4分)(2)材料二中的竹枝词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交通出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哪一类城市?据上述两则材料,指出采取的解决办法。(8分)(3)据材料三,比较19世纪后期中外铁路建设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注意材料信息,妇女装束新奇,显然受西方文明风气的影响。旗袍样式已经变化,中西合璧。但是,在1934年这只体现在某些大城市,妇女追求个性解放不可能成为普遍现象。2.【解析】选A。材料表明崇洋风尚,③④说法错误。3.【解析】选C。图片体现的20世纪30年代的这场集体婚礼,既有新时代的气息,也包含了传统习俗的内容。一方面体现了在西方工业无限精彩在大家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习俗的进步,同时也体现了传统文化根深蒂固,①②③均是正确的;④与史实不符。【变式备选】《民国乌青镇志》卷19《风俗》载:“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始行请示父母,互换饰物,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彩之礼。”这说明当时乌青镇()A.自由恋爱成为时尚B.仍然遵循传统的习俗C.市民生活新旧交织D.民众普遍接受新生活【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由材料中“间有先由男女同意”可以看出是新式习俗的表现;材料中“再挽冰人(指媒人)行传经纳彩之礼”是旧式的习俗;材料体现了市民生活新旧交织的现象。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在开埠通商后的上海,商人发财致富,地位上升,成为人们所羡慕的对象,因而形成人争趋商之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更看重人是否有钱,是否有赚钱的能力及赚钱的机会与资源,而不再看重以往所注重的社会身份、出身门第、官衔名分以及血缘亲情、师友故旧等关系,而出现了贵贱颠倒、尊卑失序之风及以钱衡人之风。在此风气之下,人们交友不问出身,不念故旧,全以衣冠取人,故D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误区警示】本题多涉及服饰。若不注意服饰变化的内涵及与人们交友的关系,极易错选B、C。注意“狐裘而订”与“鹑结而疏”,即注重经济实力。尤其是“舆台隶卒辉煌而上友”“官绅寒士贫儒蓝缕而自惭形秽”更是解答的关键。5.【解析】选B。注意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初和最快捷的方式,由此无限精彩在大家可以判断是无线电报输送技术。6.【解析】选A。由材料中“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上海达吴淞”可以判断①正确。由材料中“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判断②正确。由材料中“自台湾府城……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可以判断③正确。由材料中“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可以判断④正确。故选A。7.【解析】选A。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改革开放后到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通讯工具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报事业日益离我们远去,故选A。8.【解析】选D。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近代中国人最早办报是1873年的《昭文新报》。材料表达了外国人在中国办报带给了部分中国人新的知识和信息。故选D。9.【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百日维新期间,推行了一些民主措施,光绪皇帝“允许自由创立报馆”,说明国民有一定的出版自由,A容易排除;《申报》是由英国人创办的,《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排除C、D,故选B。10.【解析】选B。从题干中可知《定军山》是京剧,同时又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京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用西方电影形式来呈现,显然是中西合璧。《定军山》摄制于1905年,故A错误。C、D与题干无关。11.【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电视在中国的发展。1978年6月,无限精彩在大家十一届三中全会还
本文标题: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国近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1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