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八中国传统
无限精彩在大家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九)(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福州模拟)河南嵩山少林寺内有一“三教合一”碑(右图)。整幅画看上去是佛祖释迦牟尼正面像,若遮住画像一边,左面就是老子侧像,遮住另一边,右面则是孔子侧像。与这幅画寓意最相近的现象是()A.“天人感应”说的提出B.火药的发明C.理学的形成D.京剧的诞生2.(2013·三明模拟)《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义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3.根据朱熹与他的弟子们的问答录《朱子语类》中记载,“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曰:‘秦无限精彩在大家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朝沿用B.体现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C.朱熹与黄仁卿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评D.中国的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4.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5.(2013·三明模拟)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6.(2012·武汉模拟)“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无限精彩在大家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的“良知”内涵是()A.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B.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C.努力去掉人欲,做到知行合一D.进学则在致知,明白道德之善7.(2013·江南十校模拟)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A.老子B.董仲舒C.朱熹D.王守仁8.(2012·杭州模拟)近代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评价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材料中“破坏性强”的含义指()A.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B.提出了“罢黜百家”的思想C.禁锢了人们的思想D.对正统思想提出了大胆挑战无限精彩在大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10.(2012·淮北模拟)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11.(2012·九江模拟)王夫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猛烈抨击“孤秦”“陋宋”。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A.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B.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C.抨击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D.提出了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无限精彩在大家(2013·福建八市模拟)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主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主张都不被统治者接受B.三种主张都产生于社会转型时期C.孟子和黄宗羲都反对君主专制D.三种主张都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产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材料二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他在《焚书》卷一中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也”。无限精彩在大家——百度·百科材料三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学视为社会之典范的“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程朱和王守仁对“理”的认识有何不同。两者穷“理”的途径有何差别?(6分)(2)材料二中李贽对“理”是怎么认识的?分析产生这一认识的独特因素。(6分)(3)材料三中王夫之对“理”有何认识?请用同时代思想家的某一观点为材料三中“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提供佐证。(4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理学在社会教化功能中的积极作用。(4分)14.(2012·南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材料二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无限精彩在大家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卷18材料四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6分)(2)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6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4分)(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4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C。图片反映了“三教合一”,而理学的形成正是儒、无限精彩在大家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中汲取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形成新的儒学。2.【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可知,“某人”认为“克己复礼”就是战胜自己的私欲,复归天理的本原。这是程朱理学思想。程朱理学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礼、义、仁、智的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故选择B。A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天理与人的本性、私欲的关系,而A则是天理与人伦的关系;C、D属于陆王心学的思想,认为“良知”是人心中的天理,故排除。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紧密结合“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的材料进行分析理解。【解析】选B。根据材料“尽是尊君卑臣之法”分析,秦朝的制度是君尊臣贱,体现了对二者关系的批判,B正确。A没有从该句出发分析。C中朱熹思想主要是维护封建专制的。D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4.【解析】选B。朱熹强调“格物致知”,也就是要亲身实践,探究外物,才能获得真知,这最能体现西方“科学”的含义。A、C、D都是体现道德和政治层面的。【变式备选】著名学者余英时曾指出:“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此说的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A.格物致知B.先理后气C.存天理,灭人欲D.理气同源【解析】选A。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也就是要亲身实践,探究无限精彩在大家外物,才能获得真知,这与西方强调实践的科学精神很相近。5.【解析】选C。A、D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感,B强调了人的气节和德操,A、B、D均体现了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道德情操方面的积极意义,C强调的等级秩序是理学封建性的体现。6.【解析】选A。“生民之困苦荼毒……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可知王守仁的“良知”内涵是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B是致良知的方法;C、D与材料不符。7.【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的材料所表达的思想,尤其是对“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的正确理解。这种思想与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思想有一致的地方。故选D。8.【解析】选D。材料反映出在社会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出现了反正统的思想,可明确时间是明末清初。从《万历十五年》可判断此思想家为李贽,“破坏性”指的是对封建统治的破坏,选择D。9.【解析】选C。根据所学,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等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材料中“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反动”指思想家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误区警示】本题很容易误选A,明清之际的儒学虽然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但没有改变理学的统治地位。10.【解析】选A。明代时期,使人们“天收”“地管”“不自由”“不自在”的是封建伦理纲常,而不是君主专制思想。孙悟空追求的是个无限精彩在大家性解放,而不是追求民主平等。孙悟空的思想与“自我节制”相对立,也看不出注重气节和奋发立志,与拜金主义也没有联系。故选A。11.【解析】选C。王夫之猛烈抨击“孤秦”“陋宋”就是抨击秦宋以及其他封建统治者以天下为私产的做法,故选C。12.【解析】选D。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被统治者接受,但不属于社会转型时期,故A、B错;孟子只是强调统治者要重视人民的力量,并不是反对君主专制,C表述不准确。三种主张都适应时代的发展,故D正确。13.【解析】本题考查理学的发展历程。第(1)题依据材料一“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信息概括回答;第(2)题依据材料二“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
本文标题: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八中国传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10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