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2016年组胚学重要知识点
组胚重要知识点1.静脉瓣:管径在2mm以上的静脉,管壁内膜常突入官腔形成彼此相对的两个半月形瓣,称静脉瓣。其表面覆以内皮,中心为含有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游离缘朝向血流方向,根部与管壁内膜相连,其功能为防止血液倒流。2.蒲肯野纤维:是一种特殊的心肌细胞,位于心室的心内膜下层,组成心脏传导系的房室束及其分支。其特点是比一般心肌纤维短而粗,胞质中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糖原,肌原纤维少,故在HE染色切片中其胞质着色较一般心肌纤维浅。细胞彼此间的连接结构较多,故闰盘较多见。房室束分支末端的蒲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纤维相连接,将冲动传导至心室各处。3.W-P小体:是血管内皮细胞特有的一种杆状细胞器,有膜包裹,内含若干平行细管,是贮存与止血有关的vWF的结构。大动脉内皮细胞中的W-P小体数量较多。4.毛细血管:是连接于动、静脉之间的微小血管,分支吻合成网,广泛分布于组织和器官内。毛细血管的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和基膜组成,基膜外有少量结缔组织。电镜下毛细血管可分为三种: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它是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5.弹性动脉:即大动脉,因其中膜内由多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平滑肌较少,管壁弹性较大,故名.心脏收缩时大动脉管径扩张,承受心脏泵出的血液;心脏舒张时大动脉管径回缩,弹性回缩力使得血液进一步被推向远侧,从而使心脏有节律的间断性射血变为连续不断的血流.6.血窦:是毛细血管的一种类型,也称窦状毛细血管,主要分布在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内。其结构特点是管腔较大而不规则,内皮细胞之间可有较大的间隙,有的血窦内皮细胞有窗孔,内皮下的基膜或连续、或不连续、或缺如。不同器官的血窦结构有较大差别。7.微循环:是指由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的血循环,它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一般由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及动静脉吻合等几个部分组成。8、联系功能比较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结构:.四种动脉的管壁厚度相差很大,但管壁均可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它们的主要差别表现于中膜的结构。大动脉中膜含大量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因此属于弹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的中膜主要含平滑肌纤维,属于肌性动脉。大动脉和心脏直接相连,当心脏收缩射血时,大动脉因其弹性而扩张,并蓄积了势能;当心脏舒张时,大动脉以其弹性回缩力而收缩,推动血液继续流动。因此大动脉将心脏的间断射血转变为血管中持续的血流。中动脉中膜平滑肌发达,并在神经的支配下收缩和舒张,可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小动脉和微动脉的平滑肌舒缩,一方面能显著地调节组、织局部的血流量,另一方面决定了血流的外周阻力和血压。小动脉和微动脉平滑肌的舒缩受到神经和多种体液因子(如心房钠尿肽)的调节。9、边缘区:位于脾脏内,包绕在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淋巴小结周围,与红随交界。中央动脉分支形成的一些毛细血管在此区膨大形成血窦,称边缘窦,它是血液内抗原以及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也是脾内捕捉抗原、识别抗原和诱发免疫应答的中药部位。10.淋巴小结:是主要由B细胞聚集而成的椭圆形淋巴组织。在受抗原刺激后,小结增大,中央出现浅染的生发中心,内有许多呈分裂相的B细胞,还有巨噬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和Th细胞等。有生发中心的称为次级淋巴小结,而没有生发中心的称初级淋巴小结。从次级淋巴小结中产生出针对该抗原的幼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11.胸腺小体:散在分布于胸腺髓质内,由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包绕排列而成,是胸腺髓质的重要特征。小体外周的细胞较幼稚,细胞核明显,近中心的上皮细胞较成熟,核渐退化,胞质内含有较多的角蛋白,小体中心的上皮细胞则已完全角化。胸腺小体的功能尚不太明确。12.抗原提呈细胞: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它们是在免疫应答初期起重要辅助作用的免疫细胞,表面都有大量MHC-Ⅱ类分子,在捕获抗原后,将其处理,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激发后者活化和增殖,产生细胞免疫。13.血-胸腺屏障:胸腺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称为血-胸腺屏障,由下列数层构成:①连续型毛细血管,其内皮细胞间有完整的紧密连接;②内皮周围连续的基膜;③血管周隙,内含有巨噬细胞;④上皮基膜;⑤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血液内一般抗原物质和某些药物不易透过此屏障,这对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4.动脉周围淋巴鞘:是脾脏白髓中围绕在中央动脉周围的厚层弥散淋巴组织,由大量T细胞核少量巨噬细胞及交错突细胞等构成,此区是脾脏的胸腺依赖区,当发生细胞免疫应答是,该区T细胞增殖,鞘叶增厚。15.结合淋巴结和脾的结构特点,试述在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结和脾的结构各发生什么变化?: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常同时发生。当抗原进入淋巴结和脾后,巨噬细胞和交错突细胞可捕获和处理抗原,并提呈给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初始T细胞或记忆性T细胞,后者予副皮质区(在淋巴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在脾)增殖分化,导致这两种结构明显增厚,效应T细胞输出增多,引发细胞免疫。B细胞在接触抗原后,在Th细胞的辅助下于浅层皮质(在淋巴结)和白髓(在脾)增殖分化,该部位淋巴小结增多增大,髓索(在淋巴结)和脾索中浆细胞增多,产生大量的抗体进人淋巴或血液。16.角质形成细胞:是构成表皮基底层至角质层的主要细胞。在基底层的为基底细胞,属于干细胞,不断增殖;在角质层的角质细胞为终末细胞,是表皮屏障功能的体现者,它们不断脱落;在棘层的棘细胞、颗粒层细胞和透明层细胞为过渡性细胞,它们不断合成或形成角蛋白、外皮蛋白、板层颗粒和透明角质颗粒,并不断向表面推移,最终演化为角质细胞。17.基底细胞:细胞矮柱状或立方形,附着于基底膜上组织表皮的基底层。基底细胞是幼稚的细胞,有活跃的分裂能力,故常见细胞分裂象。新生细胞向浅层推移,分化成表皮其他各层细胞。18.黑素细胞:分布于表皮基底细胞之间及毛囊内。细胞有多个突起,HE染色标本中不易辨认,银染法和多巴反应可显示细胞形态。电镜下,细胞胞体呈圆形活卵圆形,细胞基底面借半桥粒连于基板,顶部突起较长,伸入棘细胞之间,不形成桥粒。胞质内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发达。核糖体丰富,线粒体粗大。微管、中间丝和微丝延伸入突起内。胞质内含有圆形活卵圆形的黑素体。该细胞的功能是合成和分泌黑色素。19.郎格汉斯细胞:散在分布于表皮棘层,细胞具有树枝状突起,胞质内有特征性的伯贝克颗粒。在HE染色切片上细胞呈圆形,核深染,胞质清亮。郎格汉斯细胞能捕获皮-肤中的抗原物质,处理后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然后细胞游走进入毛细淋巴管,随淋巴流迁至淋巴结,将抗原提呈给T细胞,引发免疫应答。因此,郎格汉斯细胞是一种抗原提呈细胞,在对抗侵入皮肤的病原生物、监视癌变细胞及排斥移植的异体组织中起重要作用。22.嗜铬细胞:为肾上腺髓质的腺细胞,呈多边形,如用含铬盐的固定液固定标本,此类细胞的胞质内可见黄褐色的嗜铬颗粒。嗜铬细胞又分为肾上腺素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23.赫令体: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胞体内含有许多分泌颗粒,颗粒沿轴突运输至神经部,以胞吐方式将颗粒内的激素释放入毛细血管。分泌颗粒在轴突沿涂或轴突终末集聚成团,构成光镜下均质状嗜酸性小体,称赫令体。电镜下可见小体内含有大量分泌颗粒,颗粒内容物主要为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及催产素。24.滤泡旁细胞:位于甲状腺滤泡之间和滤泡上皮细胞之间。细胞较大,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着色较浅,银染法可见胞质内有棕黑色颗粒。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使血钙浓度降低。26.试举例比较含氮激素分泌细胞与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异同点: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甲状旁腺主细胞等都能分泌含氮激素。这类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共同点是: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膜包被的分泌颗粒;肾上腺皮质的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的细胞、卵巢黄体细胞、睾丸间质细胞等都能分泌类固醇激素。这类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共同点是:胞质内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较多管状嵴的线粒体和脂滴,无分泌颗粒。这样的细胞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呈嗜酸性或泡沫状。27.试述下丘脑是通过何种途径调节性腺(卵巢/睾丸)的功能?如何调节?:下丘脑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性腺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经垂体门微静脉调节腺垂体远侧部嗜碱性细胞功能活动,使其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在经血循环作用于卵巢(或睾丸),促进性激素以及卵子(或精子)产生。而血液中性激素(雌、孕激素或雄激素)又可通过血循环反馈影响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功能活动28:味蕾:是周围性味觉感受器,为卵圆形小体,分布在菌状乳头、轮廓乳头、软腭、会厌与咽部粘膜上皮内,成人约有9000个,儿童数量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蕾逐渐退化。每个味蕾由50-80个特化的细胞构成,细胞位于基膜上。味蕾顶端有一个小孔通向口腔,称味孔。味蕾主要由三种细胞,分别是味细胞、支持细胞、和基细胞。29:小肠绒毛:是由肠粘膜上皮和部分固有层向肠腔内形成的叶状、指状或舌状的突起。绒毛的中心为固有层,表面覆以单层柱状上皮。小肠绒毛可以扩大小肠的表面积。30: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主要分布于人体的重要门户如消化道、呼吸道和其他部位的粘膜中。在机体的免疫防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上皮内淋巴细胞是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组成部分,存在于胃肠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管道的粘膜上皮内,位于肠粘膜上皮内的淋巴细胞数目最多。31:微皱褶细胞:分布在肠集合淋巴小结处的上皮内,游离面有微皱褶。基底面质膜内陷形成一个较大的穹隆状凹腔,内含多个淋巴细胞。微皱褶细胞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可以摄取肠腔内抗原物质,以囊泡的形式转运并传递给下方的淋巴细胞。32:微管泡系统:电镜下,壁细胞胞质中有迂回曲折的分支的细胞内小管,管壁和细胞顶部的胞质面相通,并都富有微绒毛。分泌小管周围有表面光滑的小管和小泡,称微管泡系统。其膜结构与细胞顶部及分泌小管的膜相同。微管泡系统在细胞不同的分泌时期有显著的差异,表明微管泡系统为分泌小管膜的储备形式。分泌小管可以合成盐酸。33.试述小肠粘膜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小肠粘膜由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构成;构成上皮的吸收细胞、杯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小肠绒毛的结构和功能。;小肠腺的结构和功能。34.试述胃粘膜屏障的构成及其功能意义:胃粘膜可以抵御胃液中高浓度盐酸和胃蛋白酶的腐蚀的主要原因是,胃粘膜表面存在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表面粘液细胞分泌的粘液层厚0.25-0.5mm,主要由不可溶性粘液凝胶构成,并含有大量的HCO3-。粘液层将上皮与胃蛋白酶隔离,而高浓度的3-使局部的pH为7,既抑制了酶的活性,又可中和渗入的H+,形成H2CO3,后者被胃上皮细胞的碳酸酐酶迅速分解为H2O和CO2。此外,胃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也使胃能够及时修复损伤。正常时,胃酸的分泌量和粘液-碳酸盐屏障保持平衡;一旦胃酸分泌过多、或者粘液分泌过少,屏障受到破坏,都会导致胃组织的自我消化,形成胃溃疡。35:胰岛:是由内分泌细胞构成的细胞团,散布于胰腺小叶内,HE染色浅淡。胰岛细胞多排列呈不规则的条索状,细胞条索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分泌的激素可以直接释放入血。人的胰岛用特殊的染色可以分辨五种细胞。A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多分布于周边,分泌高血糖素,又称为高血糖细胞。B细胞数量最多,约占细胞总数的75%,位于中央部,可以分泌胰岛素。D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5%,分布于A,B细胞之间。可以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可以分泌胰多肽。D1细胞可以分泌血管活性肠肽。36:半月:是混合性腺泡常见的形式。在粘液性腺泡的基础上,几个浆液性腺泡排列成半月形结构附着在腺泡的底部或末端,故称半月。38:窦周隙:又称为Disse间隙,是指肝细胞与血窦内皮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此间隙宽约0.4um,光镜观察难以辨认。窦周隙中充满了血浆,内有散在的贮脂细胞和网状纤维。39:枯否氏细胞:是定居在肝内的巨噬细胞,位于血窦内或者
本文标题:2016年组胚学重要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1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