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漂白粉溶液中加入少许食醋可以增强其漂白效果B.用二氧化硫漂白米粉是违法行为,因为二氧化硫有毒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不宜长期服用【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铝的化学性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次氯酸浓度增大;B.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C.铝性质活泼,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D.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和胃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长期服用元素的过量摄入对人体是有害.【解答】解:A.漂白粉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lO﹣+H2O⇌HClO+OH﹣,溶液显碱性,加入少量醋酸中和OH﹣,促进平衡正向进行,生成次氯酸的浓度增大,会增强漂白效果,故A正确;B.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二氧化硫漂白米粉等,故B正确;C.铝性质活泼,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能够防止铝的进一步腐蚀,故C错误;D.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和胃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摄铝量增加,从而影响脑细胞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迟钝,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多角度考查金属的性质以及应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双基的考查,注意把握金属的性质及应用,难度不大.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iO2是沙子的主要成分,纯净的SiO2是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B.水晶的基本结构单元是[SiO4]四面体结构C.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就是氮的固定,合成氨是一种人工固氮方法D.将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褪色比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快【考点】硅和二氧化硅;氮的固定;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纯净的二氧化硅良好的折光性;B、二氧化硅晶体中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每个硅原子能构成四个共价键,每个氧原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Si处于中心,O处于4个顶角;C、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氮的固定;D、将氯气和二氧化硫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生Cl2+SO2+2H2O═H2SO4+2HCl.【解答】解:A、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纯净的二氧化硅良好的折光性,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故A正确;B、二氧化硅晶体中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每个硅原子能构成四个共价键,每个氧原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Si处于中心,O处于4个顶角,所以水晶的基本结构单元是[SiO4]四面体结构,故B正确;C、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氮的固定,所以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合成氨是游离的氮气为原料,生成化合态的氨,是氮的固定,故C正确;D、将氯气和二氧化硫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生Cl2+SO2+2H2O═H2SO4+2HCl,生成的硫酸和盐酸都不具有漂白性,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光导纤维、氮的固定等知识,为高频常见题型,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①用剩的钠或钾应及时放回原试剂瓶②蒸发硝酸钾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③称取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④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手拿着试纸经水润洗后靠近气体,观察试纸颜色变化⑤将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长胶头滴管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再挤出溶液以制得氢氧化亚铁⑥水玻璃应该盛于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A.①③⑥B.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①金属钠或钾能与空气中的水或氧气反应;②玻璃棒搅拌可以使溶液受热均匀;③易潮解的药品应该放入小烧杯等玻璃器皿中称量;④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不能用手拿着试纸经水润洗后靠近气体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⑤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⑥水玻璃能够将玻璃瓶口和瓶塞黏在一起.【解答】解:①金属钠或钾能与空气中的水或氧气反应,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那么不存在安全隐患,故①正确;②蒸发硝酸钾溶液时,为了使溶液受热均匀,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②正确;③称取易潮解的药品,为了避免药品被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③正确;④测定溶液的pH时,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滴在试纸的中部,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或者将试纸润湿,粘到玻璃棒上,靠近检测的气体,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故④错误;⑤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应插入液面下,故⑤错误;⑥水玻璃具有粘性,能将玻璃瓶口和瓶塞黏在一起,不能用玻璃塞,故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题目难度不大,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即可.4.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钴酞菁”分子既不能透过滤纸,又不能透过半透膜,混有氯化钠的“钴酞菁”可用渗析的方法净化B.“钴酞菁”与水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D.此项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属于胶体分散系,具有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等性质.【解答】解:A.“钴酞菁”分子是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故A错误;B.“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恢复了磁性,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故C正确;D.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有磁性,此项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即微粒直径大小和胶体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解题.5.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选项异常情况可能原因分析A萃取:液体静置不分层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B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C蒸馏:温度计读数达到了馏分的沸点且历时10分钟,锥形瓶中却无液体温度计位置错误,或装置漏气,或冷凝水方向反了D检验Fe2+: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Fe2+已部分被氧化成Fe3+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萃取剂与水互溶会造成液体静置不分层;B.根据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即不与外界连通会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C.温度计位置错误,或装置漏气,或冷凝水方向反了可能得不到液体;D.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观察现象,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Fe3+.【解答】解:A.因萃取剂与水互溶会造成液体静置不分层,与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无关,故A错误;B.因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即不与外界连通会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故B正确;C.温度计位置错误,温度过低,或装置漏气,或冷凝水方向反了可能得不到液体,故C正确;D.如果FeCl2溶液变质,变质后的物质是FeCl3,Fe3+能和SCN﹣生成络合物,使溶液呈现血红色现象明显,这一反应是Fe3+的特征反应,所以用KSCN溶液,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以及离子的检验等,把握反应原理及反应与现象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实验的评价性及物质性质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6.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Ca2++3ClO﹣+SO2+H2O═CaSO4+2HClO+Cl﹣B.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AlO2﹣+CO2+2H2O═Al(OH)3↓+HCO3﹣C.向硅酸钠水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SiO32﹣+CO2+H2O═H2SiO3↓+CO32﹣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ClO﹣+CO2+H2O═HClO+HCO3﹣【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二氧化硫少量,反应生成硫酸钙、次氯酸和氯离子;B.二氧化碳少量,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钠;C.二氧化碳少量,反应生成硅酸和碳酸钠;D.二氧化碳少量,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解答】解:A.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的离子反应为Ca2++2ClO﹣+H2O+SO2═CaSO4↓+H++Cl﹣+HClO,故A正确;B.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2AlO2﹣+CO2+3H2O═2Al(OH)3↓+CO32﹣,故B错误;C.向硅酸钠水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SiO32﹣+CO2+H2O═H2SiO3↓+CO32﹣,故C正确;D.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HClO和HCO3﹣,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3﹣,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题目难度较大.7.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Al3+、ClO﹣、Cl﹣B.Na+、NH4+、Cl﹣C.Mg2+、Cl﹣、Fe2+D.Mg2+、Ba2+、Br﹣【考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解答】解:A.H+、ClO﹣结合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为弱酸,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选;C.Fe2+与H+和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D.Ba2+、SO4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8.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观察到相应现象并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甲乙丙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浓盐酸石灰石NaAlO2溶液乙中有无色气泡,丙中先出现沉淀后消失氢氧化铝溶于碳酸B浓硫酸蔗糖溴水乙中蔗糖变黑色、丙中溴水褪色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稀盐酸Na2SO3Ba(NO3)2溶液乙中有无色气泡,丙中出现白色沉淀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乙中有无色气泡,丙中出现白色沉淀酸性:硝酸>碳酸>硅酸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综合.【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盐酸易挥发,盐酸、二氧化碳均与偏铝酸钠反应;B.浓硫酸使蔗糖脱水,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稀盐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丙中二氧化硫与硝酸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D.硝酸易挥发,丙中硝酸可与硅酸钠反应.【解答】解:A.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盐酸易挥发,盐酸、二氧化碳均与偏铝酸钠反应,丙中沉淀消失与盐酸有关,结论不合理,故A错误;B.浓硫酸使蔗糖脱水,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2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