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三(4-1)
-1-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4-1)地理试题(必修三)命题:tangzhixin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第1~2题。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A.橡胶种植北界B.1600mm年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2.同一界线可以划分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A.不确定性B.差异性C.过渡性D.整体性解析:第1题,A、B、C三项均为单一指标,分别以积温、降水量和温度为指标。第2题,同一界线有多条,说明界线所处的区域地理特征不典型,在两区域间扮演了过渡性角色。答案:1.D2.C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第3~4题。3.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界线的是()。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1月份0℃等温线C.太行山脉D.大兴安岭4.造成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市场解析:根据景观图可知,甲图为东北平原,乙图为内蒙古高原,两区域以大兴安岭为界线。甲区域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适合发展耕作业;乙区域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属于半干旱、干旱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2-答案:3.D4.B读世界甲、乙两半岛图,分析完成第5~6题。5.两半岛的相同自然地理环境是()。A.地处亚欧大陆西岸的大洲分界线附近B.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C.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面积狭小D.气候单一,植被以草类为主6.我国福建省漳州市计划以甲图中“迪拜棕榈岛”为蓝本,打造中国的“海上伊甸园”,对两地填海造陆产生影响的自然因素中差异最大的是()。A.地质条件B.海水运动C.强热带风暴D.淡水的来源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甲为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地处亚、欧、非交界处,地形以高原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广布,植被稀少。乙为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岸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水能、矿产、渔业资源丰富。与位于波斯湾内部的“迪拜棕榈岛”相比,我国漳州地处西太平洋台风多发地,因此受强热带风暴的影响更大。答案:5.C6.C(2015·北京文综,1~2)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完成第7~8题。7.太白山()。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8.如果过度猎狼,将会()。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7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植被的变化特点。太白山是秦岭主峰,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故太白山北麓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错;据“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知,“山的中腰”处降水多,B错;山的中腰处与山麓相比气温低,为针叶林带,C正确;“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知,“大稀大矮”为高山灌木,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符合题意。第8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公平性”的含义。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种类和数量减少,造成山区生物多样-3-性减少,①正确;过度猎狼可能降低山区的环境承载力,②错;不良消费观念与过度猎狼无关,③错;公平性原则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④正确。综上,选D项。答案:7.C8.D读下图,完成第9~10题。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示意图9.“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10.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围绕的重点是()。A.打坝建库、平整土地B.兴修水利C.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D.植树种草解析:第9题,从等高线分布看,a处是一狭长谷地,且东坡等高线较密集,水土流失较严重。第10题,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开发与治理相结合,所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都是围绕一个重点来安排,即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答案:9.A10.C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据此完成第11~12题。-4-11.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①B.②C.③D.④1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1题,读图可以看出,距地面6米以内,风速最低的是图①,故防风效果最好的是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第12题,华北平原位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宜选择的防护林树种应是下层有灌木的阔叶密林。其他三幅图均是针叶林。答案:11.A12.B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盐碱地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13.M省区可能是()。A.四川B.安徽C.吉林D.内蒙古14.图中省区治理盐碱地可采取的共同措施是()。①栽培适宜的植物②淤积泥沙,覆盖盐碱地③完善水利系统,排灌结合④大面积栽培甜菜、大豆等耐盐碱农作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第13题,盐碱化主要发生在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和华北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内蒙古符合上述条件。第14题,不合理灌溉是造成盐碱化的重要原因,完善水利系统,排灌结合是治理盐碱化的主要措施;不同省区治理盐碱地应结合当地条件栽培适宜的植物,而不一定是甜菜、大豆。答案:13.D14.B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第15~17题。1980年2010年耕地55%40%林地20%44%-5-草地5%7%荒地15%2%其他5%7%15.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B.河流的含沙量大C.河流的汛期长D.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16.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A.西侧坡修建梯田,东侧坡植树种草B.东侧坡修建梯田,西侧坡植树种草C.两侧坡都植树种草D.两侧坡都修建梯田17.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解析:第15题,与2010年相比,1980年的耕地面积较大,但是林地、草地相对较小,存在毁林开荒等问题,同时荒地较多,严重的植被破坏会产生水土流失问题,河流中的泥沙含量较大。第16题,该河段西坡等高线较密,说明坡度较陡,适合植树种草;东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可以修建梯田。第17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断定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多山地丘陵,水热资源丰富,因此要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资源。答案:15.B16.B17.D近年来,我国不少煤炭企业制定并实施了新的发展策略,在整体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煤炭资源为核心,选择先进的适用技术,通过洁净煤利用和转化技术的优化集成,实现能源化工的联产,形成了煤—电、煤—电—化、煤—电—热—冶、煤—电—建材的发展模式。读平顶山某企业集团的产业联系图,完成第18~19题。18.关于图示煤炭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煤炭的各种利用方式都是循环的B.图中的煤炭利用可以获得较好的环境效益C.煤炭是工业生产的直接能源D.煤炭气化或液化后,只能作为化工原料使用19.该企业集团的煤炭产业链所属模式是()。A.煤—电—化、煤—电—热—冶、煤—电—建材B.煤—电—化、煤—电—热—冶C.煤—电—热—冶、煤—电—建材D.煤—电—化、煤—电—建材解析:第18题,读图可知,图中煤炭的各种利用方式并非都是循环的;工业生产并非都是直接将煤炭作为能源;煤炭气化或液化后,除作为工业原料使用外,还可以作为能源等。第19题,图中反映出的最终产品主要是各类化工产品和新型建材,没有冶金工业的生产过程。答案:18.B19.D-6-20.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地铁规划时,应优先参考的图层是()。①城市道路分布图②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分布图③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④城市绿地分布图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地铁的主要功能是和地表交通相互配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进行城市地铁规划时要考虑的因素有人口、公共设施、商业、技术、地形等。地铁轨道离地面一般在15~18米,对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在地下0.7~5米之间)影响不大。答案:D二、综合题(共40分)21.(8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A.西高东低B.北高南低C.四周高中间低D.中间高四周低(2)为适应冬季我国北方市场的需要,海南岛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特征的()。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开放性(3)请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地形对海南岛西部地区气候与工业发展的影响。解析:第(1)题,海南岛的河流由中心向四周流,说明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第(2)题,海南岛的蔬菜供应北方市场,反映了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第(3)题,海南岛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晒盐,发展了以海盐为原料的制碱业。答案:(1)D(2)D(3)受地形的阻挡作用,海南岛西部地区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晒盐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海洋化学工业。22.(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拥有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材料二:榆林及周边地区示意图。-7-(1)据图描述榆林地区的地形、地势总体特征。(2)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但近年来湖面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水质变差,试分析其原因。(3)榆林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图中有“黄土高原沟壑区”的信息,故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特征从河流的流向来判断。第(2)题,自然环境转变一般比较缓慢,因此湖面明显下降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为造成入湖的水量减少(修水库截留和人类大量引用入湖的河水)和湖水下渗(湖附近开矿)导致湖水减少而使湖面下降。分析水质变差的原因要从湖水的自净能力和入湖污染物两方面来考虑。第(3)题,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应采取的措施,首先要明确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问题。矿产开发会引起植被破坏、地面沉降、污染水体等环境问题,因此采取的措施要针对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分析。答案:(1)以高原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2)入湖河流修筑水库蓄水、引水,淡水汇入减少;周边煤矿开挖,地下水位下降,补给减少及湖水渗漏;工矿、农牧业发展以及居民增多,取水量增大;入湖水量减少,湖水自净能力降低;沿河、湖工矿业发展对水质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3)设立生态保护区,划分矿产禁(限)采区;矿产开挖中注意植被和地表的保护(水土保护);对废弃矿区进行生态恢复、复植复垦;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废水回收处理,节约用水;加强对矿区的管理,落实环保措施。23.(12分)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甲-8-乙Q湖以下河段流量变化丙三角洲土壤含盐度(×10-6)(1)读图乙,并结合图甲,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2)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说明历史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对埃及农业生产的特殊意义。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Q湖以下河段70年代较60年代流量变化小。修建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较大的调节作用。第(2)题,读图可知,土壤盐度北高南低,
本文标题: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三(4-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30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