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6年高考模拟题生物(答案)
2016年高考模拟题生物(答案)一、选择题1.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HIV病毒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C、H、O、P、SB.C、H、0、N、KC.C、H、O、N、PD.C、H、O、N、S1.C解析:HIV的成分是RNA和蛋白质,R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蛋白质的C、H、O、N,有的还有S等其他元素。2.右图所示的动物细胞中,共有几处错误?A.2B.3C.4D.52.C解析:动物细胞无叶绿体,图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标注颠倒了,且图中标注为染色质的结构为核仁。3.把带有叶子的枝条插在水中,放置于暗室里两天。用打孔器在取下的叶子上打圆孔。把所得的叶子圆片分为两等份,一份放在水中,另一份放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让叶片背面朝液面,漂浮在液面上,继续放置于暗室里两天,然后把这些叶片放入温水中几分钟后取出,再放入70℃的酒精中浸泡1h以上。取出叶片放入水中漂洗,再浸入稀碘液中几秒钟后取出,用蒸馏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浮在水面上的叶片呈白色或浅黄色,而浮在葡萄糖溶液面上的叶片呈蓝色。推断其原因可能是A.实验前,叶子已储藏了淀粉B.实验前,叶子已储藏了葡萄糖C.实验前,叶子已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D.实脸时,叶片吸收了葡萄糖,并使之转变为淀粉3.D解析:实验前,叶子已储藏了淀粉和葡萄糖,但经过暗室处理,已将淀粉和葡萄糖等消耗完毕。实验过程中继续置于暗室,所以不可能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最终浮在葡萄糖溶液面上的叶片呈蓝色,只能是实脸时,叶片吸收了葡萄糖,并使之转变为淀粉4.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A.73.6mg·粒-1·d-1B.43.6mg·粒-1·d-1C.22mg·粒-1·d-1D.26.5mg·粒-1·d-14.C解析:需要根据对图中“萌发种子直接烘干称重”和“萌发种子切取胚乳烘干称重”两条曲线各时间段的数据,结合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计算出:72-96小时转化为43.6—26.5=17.1mg,96—120小时为27—5=22mg,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5.有两瓶酵母菌培养液,A瓶中含有32P,B瓶中含有35S,将两份酵母菌分别置于A、B两瓶中培养一段时间,则在A、B瓶中都会带上放射性的细胞结构包括①染色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核糖体⑥细胞膜A.②③④⑥B.①②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5.D解析:酵母菌培养液,A瓶中含有32P,B瓶中含有35S,在培养酵母菌的过程中,只有放射性元素参与形成了相应的细胞结构,细胞结构才能被标记上。P可以参与形成的物质由磷脂,核酸等,参与形成的结构有生物膜,染色体,核酸等。而S主要参与形成蛋白质,所以上述结构都会被标记。6.下表为某种大肠杆菌细胞的分子组成,据此做出的推论正确的是成分水蛋白质DNARNA糖类脂质中间产物无机离子相对含量/%7015163221分子种类1300011000504050012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B.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C.1种DNA转录出1种RNAD.1种DNA分子可控制多种蛋白质的合成6.D解析: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1种DNA分子可经过转录控制多种RNA和蛋白质的合成。7.下列关于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线粒体受损伤,会影响人的红细胞吸收K+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胰岛素的分泌需要耗能7.A解析:人的红细胞内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故A项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变大,故B项正确;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离子,海藻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离子,使细胞液浓度增大,防止质壁分离,故C项正确;胰岛素分泌是通过胞吐作用,需要消耗能量,故D项正确。8.将竖直放置的水绵和某种好氧细菌的混合溶液放在暗处,白光透过三棱镜照在混合液处,一段时间后,好氧细菌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A.随机、均匀分布在混合液中B.集中分布在上下两侧C.集中分布在中央位置D.集中分布在溶液的下层8.B解析:白光经三棱镜分解成七色光,其中上下两端的红光和蓝紫光被植物吸收利用最多,故两端产生的氧气最多,因此好氧细菌集中分布在两端。9.利用光学显微镜鉴定人体细胞是否发生癌变,下列最可靠的依据是A.观察细胞的形态是否改变B.观察细胞内的原癌基因是否突变C.观察染色体数目是否改变D.观察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是否减少9.A解析:人体细胞发生癌变的机理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染色体数目不变,但基因突变为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癌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且糖蛋白会减少,在光镜下细胞形态改变更易观察。10.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以表彰他们在“细胞核重编程技术”领域做出的革命性贡献。下图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模式图。据图推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干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均具有双层膜结构B.干细胞分化形成的表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C.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答案:D解析:干细胞是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分化过程细胞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全能性的体现需发育成个体。11.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bbXrY。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1/8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11.C解析:此题考查了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同时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据题干信息,可推出亲本基因型为BbXRXrBbXrY故A、B均正确,C选项,长翅为3/4,雄性为1/2,应为3/8。D选项,考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基因的情况,也是正确的。12.下图甲中4号为X病患者,对1、2、3、4进行关于X病的基因检测,含有X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的电泳结果如下图乙。但图甲中个体与图乙中DNA样本对应关系记录因故丢失了。根据题中信息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条带2中含有X病基因B.乙图中的DNA样本d取自甲图中的4号C.3号个体与1号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D.3与一X病基因携带者结婚,所生孩子不可能患X病12.D【解析】分析乙图,c、d都只含有一种长度的DNA,说明c、d都是纯合体,但不能确定3、4与c、d的对应关系,也就不能确定条带1还是条带2中含有X病基因。3是显性纯合体,所生孩子不可能患X病。13.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某普通培养液中子代细胞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根据如图所示,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应是A.12个bB.6个a,6个bC.6个b.6个cD.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13.D解析:细胞进行连续的三次有丝分裂,在三次分裂的间期,进行了三次DNA复制,并且在分裂后期染色体平均分配给子细胞。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子代细胞染色体上的DNA都是一条链含标记,一条链无标记。第二次分裂时DNA复制后,染色体标记状况为b图,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0—12条,但不确定。当第三次分裂时DNA复制后,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应该为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14.9.假如有10个基因型为AaBbCcDd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最多分别是()A.2种和1种B.16种和10种C.16种和16种D.16种和8种14.B【解析】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2种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考虑交叉互换时一个精原细胞最多可形成4个4种精子,一个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最多可产生16种精子,所以10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种类最多是16种。一个卵原细胞可形成1个1种卵细胞,所以10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种类最多是10个10种。15.下图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B.乙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患乙病的男性多于女性D.甲病不可能是X隐性遗传病15.D解析:由家系图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两者男女患病概率相同,由于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因此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不可能患甲病。16.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A.27,7B.16,9C.27,9D.16,716.A【解析】AaBbEe与AaBbEe婚配,子代基因型种类有3×3×3=27种,其中显性基因个数分别有6个、5个、4个、3个、2个、1个、O个,共有7种表现型。17.假如某小岛有杂合高茎豌豆100株,在环境不改变的情况下引入以下豌豆,最可能不发生...进化的是(就高矮这一相对性状而言)()A.100株矮茎豌豆B.50株矮茎豌豆和50株纯合高茎豌豆C.100株高茎豌豆D.50株纯合矮茎豌豆和50株高茎豌豆答案:B解析: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引入B选项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C、D选项均可能因高茎豌豆的不确定而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18.四倍体西瓜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形成的,其每个染色体组含有11条染色体;普通小麦是由三个物种先后杂交并经染色体加倍形成,其含有6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有7条染色体。若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按其形态、大小、结构进行归类,则A.四倍体西瓜和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均分为2种类型,因为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B.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为4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为6种类型C.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为22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为21种类型D.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为11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为21种类型18.D【解析】四倍体西瓜由二倍体西瓜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其四个染色体组的来源相同,每个染色体组含11条染色体,可分为11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来自三个不同的物种,不同物种的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其每个染色体组含有7条染色体,因此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为21种类型。19.下面概念图中错误..的是()A.①④⑤B.①③④C.⑤⑧D.⑦⑧答案:C解析:有丝分裂过程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未引起等位基因分离;受精作用未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20.下图中甲、乙、丙、丁为神经元,a、b是电流表。在4个神经元的任一点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使两电流表一定都能发生偏转的神经元是()A.甲B.乙C.丙D.丁20.A【解析】刺激甲神经元,兴奋将依次经过丙、丁神经元,导致两电流表偏转。刺激乙、丁神经元时,a电流表不偏转。刺激丙神经元时,如果刺激点位于a电流表的中间,a电流表将不发生偏转。21.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能量数值(千卡·m-2·a-1)动物种类摄取量(I)同化量(A)呼吸量(R)生产量(P)收割蚁(植食)34.5031.0030.90.10小蜘蛛(肉
本文标题:2016年高考模拟题生物(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3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