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单选题(下列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请选择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60分)1.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相互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细胞外液是()A.血浆与组织液B.血浆与淋巴液C.淋巴液与组织液D.组织液与细胞内液2.人体内环境指的是()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3.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③神经系统④泌尿系统⑤循环系统⑥运动系统⑦生殖系统⑧内分泌系统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②④⑤D.③⑥⑦⑧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A.温度B.酶C.pH值D.渗透压5.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6.下列可称作一个种群的是()A.一个池塘的全部鱼B.一块稻田中的全部三化螟C.一块农田中的全部作物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松树7.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是指()A.所有生物B.所有植物C.所有动物D.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8.砍伐后的树桩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地衣、蘑菇、蚂蚁及各种微生物等,上述各种生物共同组成一个()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9.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这将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A.明显增加B.明显下降C.保持相对稳定D.先增后减10.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C.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不是种群密度D.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11.按一对夫妇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士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会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取决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12.自然界中,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而是呈“S”型曲线增长,导致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的原因不包括()A.种群普遍具有过渡繁殖的能力B.随着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C.随着种群密度增大,种间斗争加剧D.气候条件不是影响种群增长由“J”型曲线转化为“S”型曲线的因素13.在什么条件下种群数量才会呈指数式增长()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B.在物种适宜的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但还不至于影响到该物种在这里生存时C.只在没有捕食者时D.只有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条件下1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的分布也有差异D.在群落中动物没有水平结构15.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后,主要的存在形式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和碳酸盐C.碳酸盐D.含碳有机物16.真菌和腐生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它们()A.能释放氧气,吸收代谢废物B.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C.能分解有机物,使之变为无机物D.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7.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调查发现,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A.阳光B.温度C.海水的含氧量D.海洋中的动物18.下列生物中,竞争最激烈的一组是()A.牛和羊B.羊和狼C.蛙和鱼D.鱼和植物19.青霉菌在生长期间分泌的青霉素能够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青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关系是()A.捕食B.寄生C.竞争D.共生20.下列几种生物之间关系中,属于寄生的是()A狼与兔B.大豆与菟丝子C.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D.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21.在蝌蚪密度大的池塘里,蝌蚪能从肠道里排出一种有毒物质,这种有毒物质的增多,会抑制蝌蚪的生长发育,使幼小蝌蚪死亡率增加,这种现象称为()A.竞争B.共生C.种内斗争D.种内互助22.两只公鸡为了争夺母鸡而互相打架,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C.种间斗争D.种间互助23.白蚁以木头为食,但是它自身不能消化木纤维,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够将木纤维分解成果糖,这些果糖既可以被白蚁利用,又可以作为鞭毛虫的食物。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的关系是()A.竞争B.捕食C.寄生D.共生2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农田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25.“青山绿水”与“穷山恶水”两个词的深刻含义说明,在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山B.土C.水D.森林26.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27.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黄羊、野兔等动物后,其生存数量首先减少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三级消费者28.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A.初级消费者B.次级消费者C.生产者D.分解者29.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中形成食物网的原因()A.生物之间有间接关系B.生物之间有直接关系C.生物之间有食物关系D.生物之间有亲缘关系30.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是()A.草→兔→狐B.草←兔←狐C.兔→狐D.兔←狐3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产者和分解者D.各级消费者32.能够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CO2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去的生物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是33.在生态系统中,当狼捕食山羊时,它是()A.第二营养级和初级消费者B.第三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和第二营养级D.初级消费者和第二营养级34.从生态系统的结构来看,它是生产者,但从生物体的微观结构来看,它没有核膜,这种生物是()A.真菌B.细菌C.绿藻D.蓝藻35.对植物→鼠→蛇→山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是生产者B.鼠是第一营养级C.蛇是次级消费者D.保护蛇可以抑制鼠36.要维护一个生态系统,必须要有()A.生产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消费者和分解者D.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37.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阳光→草→兔→狐B.植物→鹿→田鼠→山鹰C.田鼠→蛇→山鹰D.植物→鼠→蛇→鹰38.假定在一个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下列图像是把狼杀绝后鹿群数量变化曲线,正确的是图()39.某地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总重量分别为W1和W2,个体数目分别为N1和N2,则()A.W1>W2,N1<N2B.W1>W2,N1>N2C.W1=W2,N1>N2D.W1>W2,N1=N240.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在绿色植物上太阳能的总量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不包括各营养级的呼吸量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D.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41.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42.在一条食物链中,如果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为100000千焦,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第四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A.10千焦B.100千焦C.1000千焦D.10000千焦43.“一山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的观点可以理解为()A.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很大B.虎性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C.虎性情孤独,不群居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就越少44.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耗量最少,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A.以禽类、蛋类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猪肉等家畜肉类为主45.CO2从生物群落返回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是()A.光合作用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呼吸作用D.B和C46.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47.下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C.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4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A.反复出现B.单向流动C.逐级递减D.逐级增加49.下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A.北极苔原生态系统B.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C.温带草原生态系统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50.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环境污染B.植物破坏C.食物链破坏D.缺水干旱51.某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污染物的排放遭到破坏,停止排放污染物后,由于自身的净化作用,逐步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有()A.抵抗力稳定性B.恢复力稳定性C.抗污染能力D.抗干扰能力52.为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采取的措施是()A.喷洒农药消灭虫B.不准放牧C.建立草场防护林D.严禁割草53.下列关于学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学习中形成的神经联系永远不会消失B.学习可以导致新的神经元形成C.学习是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变化的刺激而形成新行为的过程D.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大脑皮层的发达程度几乎无关54.一只成年雄狗仍然保持幼年的体态,且精神委靡,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其原因是()A.睾丸发育不全B.甲状腺功能低下C.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睾丸发育不全55.下列哪项不是种群演替的趋势()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56.在一个原本是池塘的地方,出现了森林,这种群落演替属于()A.演替B.初生演替C.次生演替D.水生演替57.哪一项措施最可能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元素多于补充的氮元素D.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5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所拥有的全部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战略和保护措施D.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保护生物基因库的多样性59.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景常常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这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具有()A.直接使用价值B.间接使用价值C.潜在使用价值D.科学研究价值60.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进行自然保护的惟一有效的手段B.自然保护区内保护的是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C.自然保护区内严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D.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该地带的自然生态系统而建立的二、简答题(共40分)1.(12分)图1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图1(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名称:a表示_____________;b表示为组织间隙的__________;c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______________;d表示在淋巴管内的_______________。(2)以上b、c、d合称___________液,它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_______。2.(8分)图2表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请回答:图2(1)三个种群的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生物必修三模块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