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绩效管理 > 2016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历史总复习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注意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2.深入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特点、形成、发展过程及其深远影响。3.通过阅读相关历史材料,理解分析古代政治制度中皇权和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矛盾的产生、发展及其解决的过程。原始社会(前21世纪前):禅让制。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战国(前770—前221):诸侯争霸战争。秦汉(前221—220):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220—589):九品中正制。隋唐(581—907):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完善:三省六部制的完善,科举制的创立。五代宋元(907—1368):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北宋初年的集权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前期(1368—1840):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出现,军机处的设立。1.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高考考点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3.高考真题【例1】(2014全国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C【例2】(2014广东)“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的含义。“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像宫室屋宇之形,所以“”可能表示摆在屋中的祖先牌位,故A项正确。商朝时还没有出现皇帝的名称,故B项错误。祭祀祖先的宗庙不会出现兵器,C项错误。铁制农具在春秋时期才出现,故D项错误。A【例3】(2014上海)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D【解析】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是属于分封制的内容,但和题目联系不是太紧密,故A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题中不能反映,故B项错误;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不能全面反映题中的信息,故C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体现了分封是国家的意志,故D项是最佳选项。【重难突破】1.西周初年推行分封制的原因及主要特点(1)原因:①西周初年,国内政治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武王伐纣灭商后,并没有将殷人势力彻底铲除;另一方面,“倒戈”的大量奴隶部队和平民群众与周朝统治者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②周朝统治者镇压了商贵族武庚的叛乱后,将大批殷民迁到东都洛邑,以便统治;对商朝的贵族上层分子采取了利用和笼络的政策,企图借此消除商朝遗民的复仇情绪。③为了确立周朝对全国的统治和巩固以宗周为中心的根据地,周朝的统治者在其征服的地区实行了大规模的封邦建国。(2)主要特点:①分封制是西周长期的国策和普遍推行的政治制度。周武王和周公先后进行过两次大规模分封,西周中期和晚期又陆续分封了为数不少的诸侯。②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王朝统治的战略措施,其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即通过分封王室子弟、功臣与姻亲建立诸侯国,以树立屏障,拱卫王室。③授土授民和受封诸侯履行广泛义务,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周王将土地连同当地的居民分封给诸侯,而受封诸侯必须履行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等义务。④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2.如何理解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体系的核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融为一体,是周朝统治者维护奴隶社会政治秩序的基础。(2)内容:核心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宗法关系就是大宗和小宗依据自己的身份等级,在各自范围内,对直系和旁系亲属族人进行统治管辖,即“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3)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密切。周王世代以嫡长子世袭相传,其他诸子由周天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此分封。融合了血缘关系和君臣关系的层层分封,成为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的依据,构成了奴隶制国家的统治根基。(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但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严格的宗法制难以维持,春秋战国时期逐渐遭到破坏。在现在看来,宗法制仍然有着深远影响,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是其积极方面,而重男轻女的传宗接代思想、任人唯亲的不良风气就是消极方面。3.西周封建论者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解释大多数的西周封建论者都把西周初年的分封制看作是中国封建领主制形成的重要标志。范文澜认为,西周的“天子、诸侯、采邑主都从分封里建立起自己的权力,形成一整套的统治体系”。王亚南把周在灭商后逐渐选择和创制的“封建诸侯以屏藩周室”、分别等级和颁田制禄等一整套办法,概括地称为“封建制度”。束世澂认为西周的分封既封赐采邑,同时又任命地方官,这是采邑制的发展和领主制的肇端。西周封建论者一般都认为,宗法制度和封建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把宗法制度看作是中国封建制的特点。范文澜说,西周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统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里都是存在的,它对贵族领主来说是一种加强统治的力量,对农夫来说也是一种组织力量。王亚南认为,西周封建制和欧洲中世纪不同的特点,就表现在巩固专制主义的宗法组织上。童书业更直接把西周的封建制称作“宗法封建制”……因为它把“宗法”系统扩大为政治系统,并与封建制度密切结合起来,构成宗法封建制的社会。【他山之石】1.岳麓版教材说,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控制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西周时,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2.岳麓版教材说,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宗法制中形成的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一、选择题1.《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继承制C.不断强化王权D.王位世袭制A【解析】由“十等”“臣”“社会结构”等可知,材料蕴含了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其基本特点是社会结构等级化、秩序化。故答案为A。2.柳宗元《封建论》记载:“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此则材料说明“周”建立了什么制度()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是周代,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行省制开始于元代,排除C、D;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核心,与题干不符,排除A;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是周代的分封制,选B。B3.中世纪西欧政治上是封建制度,即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分封赏赐给贵族,贵族再分割采邑封给自己的附庸,层层分封,形成不同的等级。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类似于中国的()A.中央集权制度B.宗法制度C.分封制D.封建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材料中的采邑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度类似。C4.《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C.宗法等级秩序变动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解析】材料信息“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反映出当时出现了按军功授爵的现象,且出现“郡”“县”,这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B选项出现于秦朝,排除;C选项材料没有涉及;D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郡县的出现说明国家政权日益趋向严密。A5.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王朝延续200年以上,制度必然有合理的一面;反之,存在时间短暂,或出现大的社会动乱,制度缺陷也一定暴露无遗。”如果按照材料观点来评价西周的制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区域B.宗法制规定了人们社会地位的等级序列C.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专制统治不断加强D.礼乐制度保障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A【解析】本题要求回答的是西周制度的合理性。西周的制度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这些制度在当时都有积极作用。但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主要在于分封制,它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天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B项错误,宗法制并非将社会划分成几个等级;C项表述错误,当时还没有建立专制统治;D项不符合史实,“保障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的应该是宗法制,故三项均排除。答案为A。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古代中国人祭祖的写照。2014年3月7日,中华彝族祭祖节在云南巍山县拉开序幕,与祭祖活动关联最密切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皇帝制D.郡县制【解析】清明时节家族“祭祀祖先”,这与血缘关系有关,宗法制以父系血统传承王位和权力,故B项符合题意。分封制是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但不全是同一祖先,可排除A项;C、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7.“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表明()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C.西周的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解析】题干材料“贵族色彩”说明当时政治受世袭势力的影响较大,这些势力属于西周分封制的产物;西周的分封制以王族为主,因此这种地方分权体制体现了西周的分封制以宗法为核心的特征。故选C。C8.“割断人神之间的脐带以后,人类本身、氏族本身的自然血缘关系便成为压倒的因素。正是在这种观念驱使下,古代血缘关系的遗存,到这时便以完整、严格的制度形式得到强化和巩固,并流播后世,影响深远。”材料中的“制度”主要盛行于()A.原始社会B.商朝C.西周D.秦朝【解析】材料强调“血缘关系到这时便以完整、严格的制度形式得到强化和巩固”,根据所学可知是指宗法制,而宗法制度盛行则是在西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社会关系,但尚未制度化,排除A。商朝时血缘宗族关系并不完整、严格,排除B。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冲击,宗法制度遭到破坏,排除D。C9.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B.②C.③D.④C【解析】注意关键词“嫡子”和“长子”,嫡长子继承制有两条标准:一是“嫡子”二是“长子”,这两个标准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才有资格继承王位,故选C。10.“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政治上制度的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分割政治权力B.宗族是管理国家的组织C.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D.“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形成C【解析】周天子分封
本文标题:2016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历史总复习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51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