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6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历史总复习第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
1.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征。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2.高考考点商业的发展。3.高考真题【例1】(2014全国)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古代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未发生重大转变,A项不正确;消费观念的改变是由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的,B项不正确;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不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汉初为抑商制定的规则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出现变化,D项正确。【例2】(2014新课标Ⅱ)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中“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可知B项的结论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例3】(2014全国)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提取材料信息。材料中的这句话描写了松江以织布为主,芜湖以浆染为主,可明显看出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有区域的分工,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市场需求问题,B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手工业技术的差异而不是日趋平衡,C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区域经济的发展,D项不正确。【例4】(2014新课标Ⅰ)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A【解析】由题干中“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的信息可以得出,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故A项正确;资本市场即金融市场,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应该是鸦片战争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冲击清政府统治,故D项错误。【例5】(2013江苏)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B【解析】选B。由题干信息可知,扬州之所以好,是因为在这里可以通过经营盐业和典当业等而变得富有,可以“仕而商”。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鄙视工商业的传统观念。故选B项。封建社会一直注重士农工商的身份界限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排除A、D两项;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故排除。【重难突破】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秦汉以后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商人地位长期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3)隋唐时期,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就已经出现。(4)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北宋时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5)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6)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目的在于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7)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西汉、唐朝、两宋、元朝等朝代对外贸易非常繁荣。究其原因主要是自西汉至明朝前期,我国历朝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发展和加强管理对外贸易。(2)中外贸易往来的特点:①陆路贸易为主向海路贸易为主转变:表现:汉朝陆路为主;唐朝海陆并重;宋元明清重海路。唐宋转变原因:经济重心南移;航海事业发展;西北民族政权阻隔;外贸主要商品变化(如瓷器更适宜走海路)。②官方贸易:贡赐贸易(外交手段)着力于加强友好往来,不以赢利为目的。③主要输出商品:汉:丝绸;唐:丝绸、瓷器;宋:丝绸、瓷器、茶叶。④外贸伴随文化交流:例如敦煌文化,反映了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汇。⑤外贸促进民族融合:例如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居中国,与汉、蒙、畏兀儿通婚,形成新的民族——回族。(3)中国古代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①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主要是朝贡贸易,长期“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②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他山之石】岳麓版教材补充说明的史实有:1.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2.隋唐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3.元代更广泛地流通纸币。C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反映了()A.各国实行“工商食官”政策B.商人与国君矛盾尖锐C.大商人社会地位优越D.私营工商业的兴起【解析】选C。本题的有效信息是“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说明了大商人地位高、影响大。C2.《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C.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解析】魏晋时期,朝代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货币更换频繁,从而使得物物交换成为交换的主要手段。答案为C。3.“北宋中叶每年铸钱数量超过盛唐十几倍,但铜钱还不够用,有些地区使用铁钱(贱于铜钱),白银也更多地作为支付工具,稍后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C.宋代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D.朝贡贸易“厚往薄来”的结果【解析】因为宋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发展,市场容量扩大,所以货币使用量大增,还出现了纸币,故选C。C4.有学者对徽商和晋商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A.仅仅是区域性商人群体B.经济活动没有顺应历史潮流C.经营商业的理念较落后D.没有充分地利用海外市场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商帮。依据所学可知,尽管明清时期商帮力量巨大,但他们没有将巨额资本投入到生产领域,以扩大再生产,而是投入到农业领域,即“以末富之,以本守之”。这与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恰恰相反,正如材料所言“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所以应选B。5.“官街鼓”又称“咚咚鼓”,是一种报时信号。《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的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唐朝市受官府的严格监管,宋代坊市制度的崩溃B.宋代不重视商业发展C.宋代在城市管理上出现了倒退D.宋代出现了草市、集镇,纸币广泛流通A【解析】唐代有“官街鼓”说明唐朝市受官府的严格监管,宋代废除“官街鼓”,反映宋代坊市制度的崩溃,故选A。6.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这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应出现在()A.汉代长安B.北宋东京C.唐代洛阳D.明朝北京【解析】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只有北宋东京符合,故选B。B7.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下列现象不能反映这一结果的是()A.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B.大量农副产品投放市场C.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D.徽商等地域性商帮出现【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时间限定在“明清时期”,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应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草市”,故选A。A8.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市舶司,为掌管对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据此可知在宋代()A.外贸收入用于国计民生B.外贸税收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C.市舶事务需要专人掌管D.广州成为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解析】由题干中的“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可知,宋高宗下令对广南市舶设置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故答案为C。C9.据《海澄县志》记载:“(漳州月港)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酬酢(泛指交际应酬)皆夷产”,成为“闽南一大都会”。这反映了当时月港()A.对外贸易频繁B.民营手工业发达C.成为福建经济中心D.社会习俗西化【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对外贸易。由材料信息“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可知A项正确。A10.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B.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C.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清朝对外政策演变的过程。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前,清朝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只设立广州十三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B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元稹的《估客行》中说: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盛。……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唐代诗人姚合有诗曰: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材料二:(明朝)出现了许多地方性的商人资本集团、徽州商人、关陕商人、洞庭商人,江西商人、闽浙海商,龙游商人、武安商人等。这些商人资本集团十分活跃,足迹遍及南北和边陲、海外,不避间关险阻,鳞次辐辏于各地市场、所贸易者包括田亩之获,布帛之需,各种器具珍玩,山海宝藏。这些商人集团都积累有相当的资本,如徽州商人资本有至百万者,拥有二三十万者只能称为中贾。嘉靖年间有号称天下十七家首富者,其中商人占七家。材料三:(清朝嘉道时期)苏杭地区纺织工场共有织机千张以上,最大的机户拥有五六百张,广东佛山的纺织手工作坊已有2500家。全国各地雇佣工人的数量大量增加,当时景德镇的工匠多达10万人,从荆州到重庆之间的纤夫也有十多万人,广州的织工达三四万人。这些手工业工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基本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靠领取日薪或月薪生活。请回答:(1)通过材料一能够得出唐朝商业的哪些信息?(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商业的特点。(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经济中的什么现象?进入近代以来,该经济现象的历史境遇如何?【参考答案】(1)商品丰富;长安非常繁荣;商人众多,商人活动范围大、商业规模大。(2)明代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商业资本发达,出现了许多地方
本文标题:2016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历史总复习第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51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