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2015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选修)(哲)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选修)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3.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③→④→②B.②→③→④C.③→②→④D.②→①→③4.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种对立的是①乐极生悲削足适履②形谢神灭理生万物③高瞻远瞩拔苗助长④因势利导心外无物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5.没有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就不可能开辟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没有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就不可能产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就不可能产生中国辛亥革命的大势。从哲学上看,这主要表明A.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和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栏内。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和答题卡。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①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②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③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②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③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④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是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9.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说明了A.运动是永恒的和相对的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10.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11.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规律B.人可以创造规律C.规律具有条件性D.规律具有主观性12.右边漫画的哲学寓意是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决定作用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13.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B.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C.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D.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4.黑格尔认为,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A.客观物质性B.社会历史性C.主观能动性D.无限上升性15.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6.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①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17.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8.“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这表明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9.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①整体性②有序性③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综合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0.产能过剩、重复建设是当前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突出问题。不仅传统产业中存在产能严重过剩,部分新兴产业也存在过剩倾向。我国强调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型战略产业,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B.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情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D.物质决定意识,从实际出发21.上有一句流行的治愈金句: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说明你挂了。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败。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B.事物总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C.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成功人生22.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下列选项中,与此蕴含哲理一致的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量体裁衣,对症下药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23.下列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的是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②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③万物独化,物各自生④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25.右边漫画《腾不出时间休息的人,迟早腾出时间生病》的哲学寓意是A.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B.整体的功能影响部分C.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D.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26.某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③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7.2013年6月27日,外交部长王毅在“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外交的特色,立足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这个中心,更加积极有效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不忽视矛盾次要方面③要坚持存在与思维统一④要紧紧抓住主要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8.有人做过这样的测试: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黑点,让不同的人来看。结果发现人们常都是看到那个黑点,而忽视了黑点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该测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②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④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29.微博传播的便捷与高效,也让一些人用来散播谣言、流言,危害络环境。对此认识正确的观点是①一分为二地看问题②分辨事物的性质要看主要矛盾③要抓主流,也不能忽视支流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0.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人主张“绝对否定”,认为任何肯定都是对辩证法的“背叛”。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把否定和肯定绝对对立起来B.把肯定看作是发展C.把否定看作联系发展的环节D.把否定看作是扬弃31.奔驰公司用3D打印技术制造汽车模具和配件;波音公司用3D打印技术打造航模和零件……将来一切皆可打印。3D打印不仅降低了立体物品的造价,且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这表明,创新①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能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③能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④就是既肯定又否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A.敢于否定一切B.善于肯定一切C.有批判性思维D.理论联系实际33.黑格尔认为“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了矛盾,它才会运动。”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这种分歧体现了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4.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肯定和拥护,这是主流。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1)请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2)结合材料说明对“四风”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的唯物论依据。(6分)35.材料一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在经过15天太空飞行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聂海胜、王亚平、张晓光3名航天员先后顺利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材料二“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航天员的在轨时间较短,一直采取自主出舱的方式。“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的时间长达15天,身体内体液的分配已适应了失重状态,回到地球重力环境以后,立位耐力有所下降,行走时动作不灵活。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办法,“神舟十号”航天员由工作人员协助出舱,出舱顺序遵循就近便利原则,没有刻意安排女航天员第一个出舱。(1)航天员由“自主出舱”到“协助出舱”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有哪些?(6分)(2)我国航天员采取不同的出舱方式体现了认识论的什么道理?(6分)36.材料一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这是全国开放新格局中的先行试点,将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可供借鉴的“制度试验池”和适合推广的新模式,为我国推动更高层次的开放创造经验、积累经验,引领全国开放升级。材料二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曾经有三次标志性事件,先是深圳的开放,接下来是浦东的开发开放,后来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目前就是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将对长三角经济起到巨大带动作用,对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对推动经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1)结合材料一,简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6分)(2)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唯物辩证
本文标题:2015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选修)(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5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