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6河南中考历史复习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66张)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目录1年代尺2知识导图3考点梳理4综合拓展5备战演练考点1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考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的史实考点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考点4左宗棠收复新疆考点5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考点6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火烧圆明园《马关条约》邓世昌英勇抗击日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瑷珲条约》等左宗棠收复新疆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反抗侵略年代尺知识导图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火烧圆明园《马关条约》邓世昌英勇抗击日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瑷珲条约》等左宗棠收复新疆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反抗侵略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考点1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考纲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周年链接:2016年是英军占领香港岛175周年!背景:①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②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③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封建思想落后,以“天朝上国”自居。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白银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给中国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考点梳理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时间:1839年过程:①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道光帝派其到广东禁烟;②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③1839年6月3—25日,林则徐下令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①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②他主持译编《四洲志》,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的带头人,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林则徐虎门销烟原因:根本原因: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直接原因:中国开展禁烟运动,英国欲保护鸦片贸易。时间:1840~1842年过程: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②英军攻陷浙江定海,北上直逼天津;③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④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失败原因:①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落后于西方;②英国经济发达,船坚炮利;③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影响: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④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⑤引发了一股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道路的思想潮流;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011年2题]签订:中英两国于1842年8月在南京签订。性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南京条约》签订场景内容[2012年1题]危害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赔款2100万元开创了赔款先例,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意图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材料链接】材料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解读①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是指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想要挽救民族危亡只能开始近代化;③鸦片战争前,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让许多中国人倍感屈辱,开始客观地认识世界,开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易错易混】1.《南京条约》是割香港岛给英国,并不是割香港给英国。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组成。2.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而不是1842年。3.中英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之所以叫《南京条约》,并不是由于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里有南京,而是因为这一不平等条约签订于南京。【课外阅读】“半殖民地半封建”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的。“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这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资本主义在不断发展壮大,这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考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的史实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侵略者: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两国过程:①1856年,英国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②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后北犯天津,进逼北京,迫使清政府与多国签订不平等条约;③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并放火焚烧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2013年1题]考纲要求: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周年链接:2016年是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60周年!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影响:①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困,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圆明园遗址概况: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详情:①1858年,俄国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②1860年,俄国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③俄国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④19世纪80年代,俄国通过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危害: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材料链接】材料一法国文学大师雨果曾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解读“两个强盗”指的是英国和法国,“夏宫”指的是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暴行表现为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抢夺一空,抢不走的东西就砸碎,为掩人耳目又火烧圆明园,给中国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雨果的话充分表明了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材料二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解读“战争”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俄国有利”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史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深度探究】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等国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因此,英国、法国决定利用中国内战(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机会,胁迫清政府修改条约以扩大侵略权益,但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于是,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新的侵略战争,即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目的是相同的,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考点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考纲要求: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周年链接:2016年是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165周年!背景: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兴起;②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声势浩大,这是一场反对清政府统治、反对外来侵略的农民战争;③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过程:①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②1860年8月,洋枪队配合清军进犯青浦的太平军,太平军将领李秀成亲率援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③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华尔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意义:太平军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军,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气焰。[2012年2题]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考点4左宗棠收复新疆考纲要求: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周年链接:2016年是左宗棠率清军进入新疆,开始收复新疆140周年!背景: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②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几年后,阿古柏又将侵略势力扩展到北疆,残酷地剥削和压迫新疆各族人民;③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蓄意争夺新疆;④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了新疆的伊犁地区。时间:1876—1878年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过程:①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②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批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③后率清军兵分三路挺进南疆,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往南疆的门户;④清军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乘胜追击敌人,各族群众痛击阿古柏侵略军,不久,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⑤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⑥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⑦188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以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收复新疆示意图左宗棠胜利原因:①左宗棠率军抵制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是正义的事业;②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③左宗棠反侵略收复失地的态度坚决,战略得当,清军英勇奋战。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左宗棠作为封建社会的爱国大臣、爱国将领,既反人民,又反侵略,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他。左宗棠是清政府的封建官僚,曾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在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福州船政局,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878年,他率军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2013年2题]【材料链接】材料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
本文标题:2016河南中考历史复习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66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6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