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5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一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限时规范训练含答案
11.(2013·河北石家庄二模)某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因此,该企业不仅注重提高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和业务素质,还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促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该企业采取的上述做法表明()①系统内部结构具有有序性和优化趋向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③人们能根据主观需要调整原有的联系④整体在事物存在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③说法错误,原有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根据主观需要随意调整,否则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题干强调部分,即“每个员工”,不强调整体,故④不切题。①②符合题意,答案选A。2.(2013·福建厦门质量检查)励志公式1.01365=37.8和0.99365=0.03,受到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解读为:每天进步一点点,穷酸一年变富帅;每天退步一点点,富美一年变挫矮。下列与这一公式蕴含哲理一致的是()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B.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积跬步而至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D.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解析:选C。题干强调量变会引起质变,“积跬步而至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也强调量变会引起质变,C切题,答案选C。A强调新事物的成长,B强调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D强调矛盾双方的转化,故A、B、D不符合题意。3.(2013·天津十二区县一模)下面漫画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是()A.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排斥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D.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解析:选A。“能从容地放得下的人,举起来也一定很从容”说明“放”与“举”矛盾2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而不是相互排斥或相互依存,A切题,B、C不切题,答案选A。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而不是与此相反,D说法错误。4.(2013·东北三校二模)以下说法与下图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①满足现状,摒弃那些与现实不一致的想法②面对现实,不能改变不幸就学会改变心态③辩证思考,不幸与幸运都只是相对而言的④学会自信,寻找生活中比自己更不幸的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幸运与不幸是相对的,没鞋者对于有鞋者来说是不幸的,然而对于没脚者来讲则是幸运的,没鞋是现实且没能力改变时,不要再抱怨没鞋,应改变心态,与没脚者相比,这样心情就会变得阳光了,由上述内容可知,②③符合漫画主旨,答案选C。客观面对现实不一定就得满足现状,排除①。自信应通过客观面对现实和辩证思考获得,不能通过“寻找生活中比自己更不幸的人”的方式获得,排除④。5.(2013·陕西宝鸡质量检测)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有了新构建。十六大以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主要集中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到十七大的时候,增加了社会建设。这次十八大报告拓展到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材料表明()①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A.③④B.②④C.①②D.①④解析:选B。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①观点错误。题干重点强调认识的发展,不强调真理性标准,故③不切题。②④符合题意,答案选B。6.(山东省潍坊市2013届高三模拟)有经济学家估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带动居民消费总额增加1200亿元,培育得当,城市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说明()3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D。城市化率提高,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说明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②正确;城市化培育得当,会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说明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④正确;联系是普遍的,但联系也是有条件的,①说法错误;③不符合题意。故该题选D。7.(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根源,全球变暖又对促成灾害性天气的其他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海水变暖,为风暴提供了更多能量;地球大气层升温,会使其保留的更多水分通过暴风雨倾泻下来……这告诉我们()A.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发展B.自在事物的联系正逐渐被人为事物的联系所取代C.要用联系的观点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D.规律是客观的,改变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解析:选C。二氧化碳排放、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形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启示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C正确;题目中的现象不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不是发展,A错误;B说法错误;D人们不能改变规律,题目启示人们违背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8.(山东省枣庄市2013届高三模拟考试)漫画告诉我们()①矛盾双方相互对立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④任何事物都有矛盾A.①④B.②③4C.③④D.②④解析:选D。钟表和人等都有矛盾,说明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准与不准、聪明与笨”,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④正确;①③与漫画不符,故选D。9.(山东省滨州市2013届高三一模)2013年“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国家应当根据人口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调整持续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不能一刀切。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①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②要坚持实事求是③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解析:选C。“国家应当根据人口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整持续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说明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不能一刀切”,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不符合题意。故该题选C。10.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采访时针对治理国家之道时提出,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这与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不折腾”思想一致,这告诫我们()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要树立群众观点②规律是客观的,要按规律办事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④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选A。作对本题首先要知道谚语的表面意思和比喻意义。“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说治大国的时候像煮菜的方式一样,慢慢的一步步的来,不能心急,而且动作要轻柔,不能太粗暴,治国的政策要人性化一点,不能太过强硬,体现的哲学意义就是形象的指出了治国的管理方式。11.(山东省滨州市2013届高三一模)下列诗句中与漫画哲学寓意相近的是()(漫画文字:停下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①若非一身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④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5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A。漫画的寓意是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而道路是曲折的,①②和题目寓意一致;③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④蕴含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2.近年来,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在我国,抗虫棉的推广不仅使农民累计增收了760亿元,而且节约了1亿公斤农药,减少了环境污染。抗虫棉的推广还完善了农业科技服务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等体系。这表明农业科技创新()A.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农业劳动对象B.带来了理论创新和生产实践的深化C.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D.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解析:选D。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抗虫棉的推广能使农民增收,说明农业科技创新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抗虫棉的推广还完善了农业科技服务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等体系”,说明农业科技创新对生产关系的影响。D符合题意,答案选D。材料未提及劳动对象的扩大,未提及理论的创新,也未提及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故A、B、C均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2013·安徽文综)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初显示范效应示范区在承接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到2012年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解析:审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掌握和运用。答题的一般步骤为:首先回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的6要求,然后结合材料分析。答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示范区通过探索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的新途径、新模式,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指导其他地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14.(2013·江苏单科)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解析:审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基本属性,要求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解答本题,首先要指出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然后结合材料分别说明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对立和统一关系,最后指出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把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②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③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城市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展和完善。④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和呵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
本文标题:2015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一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限时规范训练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64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