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陶瓷科技考古学-第三章1
第三章陶瓷烧成工艺3.1历代陶瓷窑炉的发展3.1.1平地堆烧平地露天堆烧:云南傣族地区至今仍有这种堆烧方法;甑皮岩:680℃;巫山大溪文化:750-830℃;宜都红花套下层(大溪文化):600-700℃;3.1.2窑内烧制1.新石器时代一次性泥质薄壳窑,横穴窑和竖穴窑;都是掏挖生土层修制而成,皆属升烟窑;西亚地区陶窑皆修筑于地表;横穴窑:火膛较长,其中一部分也可为火道;窑室(略呈圆形,直径约1米)在火膛末端之上;窑室底部,即窑床上:火眼;窑壁上收;有排气孔;竖穴窑:火膛较短,窑室直接坐于火膛之上;窑室情况基本同横穴窑,直径:1-1.5米;龙山文化、商、西周:窑箅,上设火眼;比横穴窑进步,烧成温度略高;龙山文化陶窑:火膛、火道和窑室三部分组成;火膛较深,火道较长,中间有三股主火道,两侧有两、三股支火道,火道上部有窑箅,火眼;近火膛处,火眼小,远处则大,使窑内温度均匀;半坡仰韶文化陶窑复原图龙山文化陶窑平、剖面图2.商代陶窑已有馒头窑的因素;火膛、窑室合为馒头形;早期:火膛呈直壁平底圆筒形,直径约1.4米;火膛上部有厚约0.1米的窑箅,由支柱支撑,窑箅上密布有直径约10厘米的箅孔,窑箅上面即窑室;火膛一侧有火门;火膛增高,箅孔加大:炉温提高;中期:箅孔更大,温度更高。后期:箅孔数减少,但箅孔直径增大;因支柱减少,燃料(柴草)增多,温度升高;商代陶窑平、剖面图3.西周陶窑已属馒头窑形制,可分两种:1).窑室、窑箅、火膛、支柱和火门;窑室底部平面呈圆形,直径约1.8米;窑箅厚约0.4米,4个椭圆形对称箅孔;箅下为圆形火膛,火膛中部有支柱,与支柱对应的壁上挖一火门。2).窑室、窑箅、火膛和火门;无支柱;陶窑发展规律:烧成温度提高,分布均匀;西周陶窑剖面图关于烟囱:新石器时代的陶窑:多属横穴窑;晚期:陶窑结构改进较大;主要是:火道和火孔的增加,火膛与窑室间距离的缩短;与此同时:火膛逐渐移向窑室下方;最终导致:竖穴窑的成熟;这时:已进入商代;大多数陶窑:顶部未能保存;无法判断:早期竖穴窑的顶部是否设有烟囱;江西吴城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指出:其第二期的一个小型圆窑顶上,有略高于窑顶而向外突出的出烟孔,很可能是烟囱的残留部分;之后:烟囱从顶部移向下部,可根据陶窑残留部分有无出烟口,推知其上有无烟囱;如:湖北江陵毛家山发掘的战国陶窑,其不是挖地为窑,而是在地面筑墙为窑,窑后面留有一出烟口,表明该窑原有烟囱;非常重要的是:1984年,浙江上虞县百官镇李家山坡脊下部龙窑的发现;该处:清理出6座烧制印纹硬陶的陶窑;其中:5座呈倾斜的长条形;各窑略呈半圆形,环绕着李家山脚,皆利用自然斜坡挖一凹沟,在凹沟底部及周壁涂抹一层粘土作为窑床;陶窑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仅编号为Y2的陶窑:保存较好;该窑:长5.1米,最宽处为1.22米,窑底呈16,向上倾斜;整个窑:由火膛和窑室组成;火膛:长1.3米,宽0.96米,残壁高16厘米;窑床:长3.8米,残壁高10~33厘米;火膛壁呈黑色,底面已结成硬壳;窑床底部亦呈黑色,自火膛至窑尾,黑色渐淡;接近火膛处:已结成硬壳;由此表明:该窑烧制温度较高,但窑内温度不均匀;发掘者发现:此窑与其它后半部保存较好的两窑,尾部均未设挡火墙;窑底坡度:前后基本一致;窑址出土的印纹硬陶:纹饰、器型,都属商代;推断:这5座龙窑为早期龙窑,时间为商代;然而,5座龙窑的上部荡然无存,无法断定其尾部出烟孔处的状况;根据窑长和窑底坡度估算:窑头至窑尾出烟孔的高度差约为2米,可产生相当强的空气抽力,有效地提高龙窑的温度;龙窑的发明:改变了南方陶窑烧成温度低于北方的状况,使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率先出现在南方?龙窑窑内和窑区的出土陶器:绝大多数是印纹硬陶,泥质陶所占比例甚小;相当部分陶片:因烧成温度太高而过烧;如:表面起泡、整体变形,甚至熔融成“陶渣”等;反映:龙窑的高温;龙窑初期,人们对高温的掌握和新材料的选用有一个不太短的探索过程;1986年,吴城遗址的第六次发掘,也发现属于吴城二期文化的10座陶窑;发掘者认为:4座为平焰式龙窑,6座为升烟式圆角三角形窑;因破坏严重,只能辨认少数陶窑的基本形式;如:编号为Y6的陶窑,其残存窑床长750厘米,窑尾宽107厘米,窑头残宽101厘米,窑墙残高仅10~22厘米;发掘者发现:窑的一壁上留有宽为28~42厘米不等凹槽9个,应为投柴孔;从窑头至窑尾:水平高差为13厘米,倾斜度不明显;窑床内堆积:主要为塌落红烧土和炭屑的混合物,及50枚原始瓷罐、粗绳纹砂质陶罐和圆凹底泥质硬陶罐的残片;因破坏严重,窑床倾斜度不明显:难以判断其是否为平烟式龙窑;因窑内出土硬质陶和原始瓷残片,且该窑位于吴城遗址范围内,应可确定这种长形窑已能烧至较高温度;浙江绍兴富盛的战国兼烧印纹硬陶和原始瓷龙窑:发掘者根据窑尾的窑墙残迹,推测设有挡火墙;西周原始青瓷壶该窑窑头破坏严重,无法确知其长度;根据其残长3米和可能延伸的长度:推测窑长不会超过6m,宽2.42m,墙厚12~15cm、残高20cm,自底部向内作弧线收缩;说明:窑从窑底就开始起拱,窑不会太高;残存窑底表明:其倾斜为16;底上铺厚约8~10cm砂粒;窑内堆积:少量原始瓷和印纹陶残片,及扁圆形托珠,无提高制品装烧高度的窑底垫具;表明:制品直接放置在底部砂粒上烧成;因窑底温度偏低,故在窑旁的堆积中,常有中上部已基本烧结,底部生烧的原始瓷残片;原始瓷器皿内、外底部:留有叠烧所用的三个扁圆形托珠痕迹;表明:用垫珠隔开叠放成不高柱状烧成;窑墙内部:烧结成坚实的青黑色,窑底所铺砂粒亦已烧结成块;表明:这座龙窑确可烧至较高温度;该窑:除窑尾可能有挡火墙,窑室较宽外,其余结构和上虞商代龙窑基本相似;烧成温度较高的原因:窑底沿长度有向上斜坡,起烟囱作用;窑身越长或坡度越大:所起作用就越大;结果:后世龙窑有加长窑身和增加坡度的趋势;当然,窑身太长:超过火焰所能达到的长度,则烧不好后部的制品;坡度太大:则火焰流动太快,也不利于温度的提高;整个龙窑发展过程:随着所烧的制品不同,窑的长度和坡度屡有变化;如,宋代中期龙泉窑:窑身普遍较长,最长可达80余米;宋代晚期:窑身逐渐缩短,一般在20~50米间;这种龙窑:无法仅靠窑头火膛,供全窑热量;因此,在窑墙两边开多个投柴孔,以便逐步从头至尾依次烧成;整个烧成过程:分段起着预热、烧成、冷却的作用,合理利用了燃烧的热量;结果:具有我国特色龙窑,自商代以来,一直沿用到近代;对我国陶瓷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龙窑同时:南方也有了带烟囱的其它类型烧制印纹硬陶的窑;如,江西修水山背:一座商代陶窑;窑内堆积:以几何印纹硬陶片为主;该窑,火膛:长1.1、宽1.4、残高0.21米;窑室:长0.8米、宽1.62米、残壁高0.75米;窑后有烟囱两个;值得注意的是:该窑火膛特大,属大火膛、小窑室和双烟囱的小型窑;这是我国先民提高陶窑烧成温度的另一有效方法;浙江萧山进化:也发现一座战国时圆形陶窑;其窑室:直径约为2米、窑墙残高约1.2米;火膛对面窑墙下部:设三个出烟孔和三个烟囱;此窑也有小窑室、大火膛和多烟囱的特点,可保证烧到较高温度;窑址内,发现用以支托叠烧器皿的泥砂块;与绍兴富盛战国龙窑的扁圆形托珠同一时代;说明:至少战国时,浙江已采用器物在明火中叠放的装烧方式;泥砂块和扁圆形托珠:后世支钉和垫片雏形;其出现和不断改进:陶瓷器的装烧质量有重要作用;这种泥砂块是否经过低温预烧,有两种意见:一是萧山窑调查者:事先经低温预烧;一是《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作者:直接使用,否则与坯体收缩不一,导致坯体炸裂;事实上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存在,泥砂垫块的烧与不烧都可以,很可能多次使用;为防止所烧器皿在烧成中变形,采用未烧垫片与器物同时装窑烧成,且只使用一次;更重要的是:垫片与所垫器物必须泥料相同;显然萧山窑:所用泥砂块与印纹陶或原始瓷不是相同泥料,其涨缩行为不会与所垫烧器物产生同步效应;再有,印纹硬陶和原始瓷都比较厚,底部也不够规整;泥砂块也不够平整,与所垫器物底部的接触面也不大;因此,使用这类泥沙块初期,先民们的经验和器物的规整程度,都可能不会有这样的主观和客观需要;除上述烧制印纹硬陶的陶窑外,福建闽侯昙石山第六次发掘中,中层也发现二座残窑址;因破坏严重,仅从残存坚硬的紫红色或青蓝色烧土所构成的窑壁或窑底观察到,其窑室直径分别为0.8及1.1米;这里出土:印纹硬陶共128片,占出土陶片总数的1.69%;时代为商代晚期到西周初期;另外,吴城商代遗址的商代晚期地层中、新沂县三里墩遗址发掘的西周早期地层中、韶关走马冈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地层中:也各发现一座陶窑;根据现有资料,我国烧造印纹硬陶地区,在商、周、春秋战国:主要有两种值得注意的陶窑:一种是龙窑,另一种是带多烟囱的大燃烧室和小窑室的陶窑;它们的共同特点:能烧到较高温度,为印纹硬陶出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前面曾指出:新石器遗址所发现的陶窑几乎全在我国北方;只有到商周:南方才逐渐有陶窑发现;《我国新石器时代-西周陶窑综述》一文的不完全统计:新石器到西周,发现的114座陶窑中,只有4座,是南方发现的;即:福建闽侯昙石山、江西吴城和江苏新沂县三里墩的4座陶窑;都是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陶窑,没有新石器时代的;注:以上是1982年以前的统计,此后,广东和湖南又发现大量陶窑,绝大部分是商周烧制硬陶和原始瓷;另外3座陶窑在湖北郧县和天门及四川的西昌;除这7座外,其余则都是在北方发现;尽管该文作者说明:这一收集可能有遗漏,但南北方陶窑发现数如此大的反差,不正说明南方在新石器时代,多数遗址陶器的烧成可能还是处在平地堆烧的无窑烧成阶段;南方出土陶器的烧成温度较之北方陶器要低,也就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南方在商代出现陶窑后,很快就将烧成温度提高到1100℃以上;这应归功于龙窑及小窑室大火膛多烟囱的陶窑;下表为用涨缩法测得的印纹硬陶烧成温度;共46个数据,其中,1000℃以下有6个,占总数13%;1000~1100℃间有17个,占37%;大于1100℃的为23个,约占50%,只有2个大于1200℃;可见:绝大多数超过1000℃,多数亦在1100℃至1200℃间;一般说来,新石器晚期或商代早期,烧成温度要低一些,多数在1000℃左右;严格地说:这些印纹陶尚不能称为印纹硬陶;待至商晚到春秋战国,多数都大于1100℃;上述烧成温度提高的情况,既符合客观发展规律,也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印纹硬陶出现之初,化学组成变化和烧成温度提高要有一个相互适应、探索和认识的过程;化学组成方面,因就地取土限制,变化不会太大,但也有一个在一定范围内寻找和试用的阶段;因此,有些化学组成已能承受1100℃以上的高温,而烧制成印纹硬陶,有的则不能,导致制品变形严重,甚至起泡而明显过烧;印纹硬陶的烧成温度上虞百官镇龙窑:窑侧堆集中,发现的起泡、开裂、变形印纹陶片;萧山进化窑址:烧扁的及粘在一起的印纹陶器;炉窑的改进:也是逐步完成的;显然,绍兴富盛战国时龙窑,比上虞百官镇商代龙窑有所进步;萧山进化战国圆形陶窑,比修水山背的商代陶窑要进步;印纹硬陶的烧成温度:从陶器的900℃左右提高到1100℃左右,约有200℃之多;特别是浙江江山营盘山,烧成温度高达1280℃;实现了我国陶瓷工艺中烧成温度的第一次突破;考虑到这是在2000多年前,不能不说是一次很大的高温技术的突出成就;不仅对我国陶瓷工艺的发展,而且对金属冶炼都起着相当的推进作用;商、周及秦、汉:砖、瓦烧成温度在850~1000℃范围内,一般都在还原气氛下烧成,故砖、瓦皆呈青灰色;较之氧化气氛烧制的砖瓦:烧成性能更好、机械强度更高;这种质量甚佳、特色鲜明的砖瓦:我国古代工匠的杰出创造;方法:烧成后期向窑内“引水”;起源:这种工艺起源于何时,尚缺少有力依据,有待今后考古资料的揭示;4.秦汉时期陶窑砌建始倾向于大窑室和大火膛;如:60年代初,在秦都咸阳故城址滩毛村发现的一座烧陶器的马蹄形陶窑,其窑室长2.3米,前宽2.3米,中宽2.2米,后宽2米;火膛呈不规则的三角形,长约1.35米,最宽处1.6米;这种大窑室:适应烧制大型制品的砖和大量的瓦;为与大窑室、大火膛相配合
本文标题:陶瓷科技考古学-第三章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65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