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6级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2015-2016学年(上)高2016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今,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正面临解体,包括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内容等,说到底,是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变。人们通过网络可随时与世界保持连接,可闪电般地同步获取最新信息。然而,当电子阅读变得如此轻松、愉悦、便捷时,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忧虑:既然有如此直观和方便的电子资料和网络讯息,纸质阅读将何以安顿?是否会成为明日黄花?其实,“中国阅读”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甚至在增加,若把电子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算进来的话,现在读书人的总量并不比上世纪80年代少,只是阅读状态和内容有别。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是跳跃化的、碎片化的、缩略化的阅读,实用阅读在取代审美阅读,消遣阅读在压倒心灵阅读,人们追求更多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这当然值得忧虑,但忧虑是没有用的。冷静下来想,电子阅读并非没有好处。首先,对阅读的概念应该有所改变,不是抱着一本书看才叫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也应该是阅读的一部分,且汲取方法简便、迅速,知识含量巨大。第二,当下的纸质媒体的文章质量不令人满意。纸媒的文章,显得规范、严谨,想象力不足;而个人空间、文学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文章,发表渠道便捷,显得活泼、生动,也更接地气,当然也难免芜杂。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与作者互动,甚至会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成为“再创作者”;客体转变成了主体。网络文学、网络阅读正以其自身的优势冲击着纸媒的生存。但我们需要呼唤真正有价值的阅读。这是一种挑战。问题不在于使用哪一种形式,而是触及怎样的内容。少了青灯黄卷和书香墨痕的阅读形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兴的电子阅读会不会在不经意间演化成“浅阅读”“泛阅读”“飘阅读”。难怪丹尼尔·贝尔喟叹:“当代文学正在蜕变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如果流于了解故事,其阅读完全可以是快速的、概览式的。倘要去钻研、品咂一部真正的文学,那必然是一种细嚼慢咽,而不是狼吞虎咽。的确,凡读书者,都会有这样的读书经验: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阅读生活中,一直存在着既有轻松易读的“兴趣书”,又有艰深繁难的“严肃书”。内容艰深繁难的书读起来不仅需要我们的审美判断力,对我们的智力和道德水平,也是一种考验。尤其是在当下阅读文化中,人文阅读、经典阅读和严肃读物阅读日益萎缩,而“轻阅读”“飘阅读”“浅阅读”成为流行、时尚的阅读。读内容艰深沉重的书,读“费劲”的书、读“难书”读“慢书”,便越发显得可贵。应该警惕的是,当我们过多依赖搜索引擎,也就在纵容大脑思考的惰性;当我们能很方便地从网络得到问题答案,也就不自觉地弱化了查找、探索知识的能力。来得容易忘得快!这才是真正可怕的。所以,在今天这个随处可以阅读的时代,我们要努力探索:既善于运用电子阅读,同时能达到以往纸质阅读时的良好效果。也就是说,把读屏的便捷与阅读的深度融合起来。我非常认同这样的判断: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得看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什么书,怎么看书。有效的阅读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所以政府提倡“书香社会”。有人感叹:“当今社会识字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却少了。”事实上,阅读这一社会问题虽然不像环境、住房、教育等问题那么急迫、及物,但它是一个影响长远的问题,将影响到社会、民族的文化走向和精2神结构。(雷达《反思阅读方式的巨变》,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等新媒体随时与世界保持连接,能够闪电般地同步获取最新信息,阅读文化,包括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内容等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B.当下的“中国阅读”更多是跳跃化、碎片化、缩略化的阅读,实用阅读取代了审美阅读,消遣阅读压倒了心灵阅读,人们追求更多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C.纸媒文章虽然规范、严谨,但想象力不足;个人空间、文学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文章,活泼、生动,更接地气,发表也更加便捷,但难免有些良莠不齐。D·少了青灯黄卷和书香墨痕的阅读形式并不可怕,但是,新兴的电子阅读如果在不经意间演化成“浅阅读’’“泛阅读”“飘阅读”,则足以让一个民族担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直观和方便的电子资料和网络讯息让电子阅读显得相对更加轻松、愉悦、便捷,这样,必将挤压纸质阅读。B.抱着一本书看是阅读,电子阅读,如手机阅读、网络阅读同样是阅读,只是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正面临解体。C.新媒体让读者可以与作者互动,甚至直接影响作者的下一步写作,成为“再创作者”,客体可以转变成为主体。D.真正有价值的阅读是那种细嚼慢咽的,需要我们的审美判断力,能考验我们的智力和道德水平的严肃阅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新媒体冲击下的当前时代,纸质阅读的人数虽然减少,但由于阅读状态和内容有别,所以现在读书人的总量并不比上世纪80年代少。B.阅读形式的变化使当下的人文阅读、经典阅读和严肃读物阅读日益萎缩,而“轻阅读”“飘阅读”“浅阅读”则日渐成为流行、时尚的阅读。C.过多依赖搜索引擎,也就容易纵容大脑思考的惰性,当我们能很方便地得到答案,也就不自觉地弱化了探寻、求索新知识的能力。D.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问题比环境、住房、教育等问题对一个国家、民族影响更长远,将影响到社会、民族的文化走向和精神结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宇文庆,字神庆,河南洛阳人也。庆沉深有器局,少以聪敏见知。周初,受业东观..,颇涉经史。既而谓人曰:“书足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笔砚,为腐儒之业!”于时文州民夷相聚为乱,庆应募从征。庆善射,有胆气,好格猛兽,卫王直甚壮之。稍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柱国府掾。及诛宇文护,庆有谋焉,进授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后从武帝攻河阴,先登攀堞,与贼短兵接战,良久,中石乃坠,绝而后苏。帝劳之曰:“卿之馀勇,可以贾人也。”复从武帝拔晋州。其后齐师大至,庆与宇文宪轻骑而觇,卒与贼相遇,为贼所窘。宪挺身而遁,庆退据汾桥,众贼争进,庆引弓射之,所中人马必倒,贼乃稍却。及破高纬,拔高壁,克并州,下信都,禽高湝,功并居最。周武帝诏曰:“庆勋庸早著,英望华远,出内之绩,简在朕心。戎车自西,俱总行阵,东夏荡定,实有茂功。”于是进位大将军,封汝南郡公,邑.千六百户。初,上潜龙..时,尝从容与庆言及天下事,上谓庆曰:“天元实无积德,视其相貌,寿亦不长。加以法令繁苛,耽恣声色,以吾观之,殆将不久。又复诸侯微弱,各令就国,曾无深根固本之计。羽翮既剪,何能及远哉!尉迥贵戚,早著声望,国家有衅,必为乱阶。然智量庸浅,子弟轻佻,贪而少惠,终致亡灭。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庸、蜀险隘,易生艰阻,王谦愚蠢,素无筹略,但恐为人所误,不足为虞。”未几,上言皆验。及此,庆恐上遗忘,不复收用,欲见旧蒙恩顾,具录前3言为表.而奏。上省表大悦,下诏曰:“朕之与公,本来亲密,怀抱委曲,无所不尽。话言岁久,尚能记忆,今览表奏,方悟昔谈。何谓此言,遂成实录。古人之先知祸福,明可信也,朕言之验,自是偶然。公乃不忘,弥表诚节,深感至意,嘉尚无已。”自是上每加优礼。后卒于家。(节选自《隋书﹒宇文庆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B.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C.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D.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观”是东汉时的藏书室和史学馆,后因此指称国史修撰之所。B.“邑”有城市之意,也指古代帝王诸侯分给臣子的封地。C.“潜龙”一语为典故名,常常用来比喻圣人在下位,隐而未显。D.“表”属于古代文体范畴的概念,泛指臣下进呈宰相的文书。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宇文庆在年少时因聪明敏捷而出名,同时这个人为人低调,有器量,有远见。B.因宇文庆多次的军功,周武帝非常赏识他,任命他为大将军,封号为汝南郡公。C.皇帝曾就国家命运、人才选用以及农业生产等问题与宇文庆进行过深入交流。D.因多年后宇文庆还清晰记得皇帝当年与他的谈话内容,皇帝深为感动。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书足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笔砚,为腐儒之业!”(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后齐师大至,庆与宇文宪轻骑而觇,卒与贼相遇,为贼所窘。(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苏轼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8、尾联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简要赏析。(5分)9、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韩愈在《师说》中描写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2)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圣人要达到超越时空、无所依赖的真正逍遥境界所凭借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4陋室不陋的诗句是:,。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玉门关的风(龙云南)一弯半月斜挂在西边的天空,皎洁的清辉洒向大地,把坐落在田野边的荣华中学的几座教学楼和家属楼映得影影绰绰。空旷的操场边,路灯发出无精打采的光,像朱自清说的那样,是渴睡人的眼。现在正值夜深人静,老师和学生们经过一天的艰苦奋战,大多都已进入了甜蜜的梦想。可是爱生楼二楼西边的那间屋子,却又一个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明天他将面临人生的有一件大事。他就是高三数学老师王学高。“别想了,你老唉声叹气的,我也睡不好。”老伴睡眼惺忪,倒过头来嘟囔了一句。他轻轻地拢了拢老伴的被子,说:“睡吧。”看着跟了他30多年的老伴,老王心里涌起一股愧疚。老伴13年前从食堂辞工,开始学摆水果摊补贴家用。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已经落下了风湿病。一变天就腰酸腿疼,双手握不起来,腿也站不直。要是评上了特级教师,涨了工资,老伴就不起早贪黑到街上摆水果摊了。他的目光落到了墙上挂的“八骏图”。这张装裱画是今年五一节同学聚会时张善才送的。他是老王的小学同学,也是儿时玩伴。那时老王的成绩好,张善才不是借他的作业抄,就是直接让他做两份。小学毕业后,张善才跟着叔叔到广州打工
本文标题:2016级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7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