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6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毛概考试复习材料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为什么在70年代末要实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否可行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一历史背景:1.国内背景(1956-1978)(1966-1978文化革命):1957.工资624元→1976年城市工资575元。恩格尔系数等于食物支出除以总支出,极高2、国际背景:新科技革命浪潮现代化机械化,与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等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有很大的差距。十八大: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左),也不能走改旗逆制的邪路。二外部环境条件(是否具备)20世纪70年代末:和平和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三群众基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先于1978.12国家整体上改革开放序幕,因此:★改革始于农村)★四实践检验: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序幕(从国家整体来说)★二、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改革同新民主主义的区别:新民主主义(第一次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是否定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的激烈阶级斗争,具有对抗性矛盾;而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为了坚持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非对抗性矛盾。2,改革同新民主主义的相同之处:根本目的都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所以都叫做革命。3,★【辨析题】为什么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就解放生产力而言,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2)就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其实就是一次礼仪的大调整,但就现实而言,每个人从中获益的时间和大小是一样的)★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性质)理解:(【辨析题】改革就是对社会主义的彻底变革,错误)1.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本前提下,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制度或体制的变革。(社会主义是由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所构成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好的,具有优越性的,但它是要靠具体制度来体现和实现的)2.改革不是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第二节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第131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方向性东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途径)1.治理体系:(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机制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安排,形成的一个非常密切,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2.治理能力:国家运用或通过国家制度(治理体系)来管理社会各方面事物的能力。五、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正确方向即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即根本性,方向性错误。六、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1.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2.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理解如下:1.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1)整体→全面:我们要把改革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一个方面。(2)重点突破:改革应当是有重点的,★经济仍然是重点。2.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搜集网上资料)(1)摸着石头过河:在局部领域开始摸索,在实践过程中去寻找方法和办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自下而上摸索)(2)顶层设计:强调的是一种系统性,并且具有协调性,宏观上的把握性和指导性。来统筹社会的全局(从上而下设计)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应该把他们联系起来,放在一个动态环境中看待。三者各自扮演的角色(地位):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三者之间结合点:改善人民生活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为什么)国策具有稳定性,不是权宜之计,也不能朝令夕改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立足点),不是矛盾的,不能对立起来。(可能选择题)★它们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体现在: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立足点2.通过对外开放提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全方位是指对所有国家开放(错误选择命题)四、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即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的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的正当关切,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综合考虑维护中国发展利益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要求,完善有关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使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福利,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2013,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的关于“互利共赢”战略的“一带一路”思想。是进一步落实“互利共赢”的重要举措,关注一下西藏关于“一带一路”思想的思路。所谓“一带一路”是指:①丝绸之路经济带(陆地上):和周边国家更注重外交和往来。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五、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水平: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原本: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建设→(五位一体)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145页)★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为什么我国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1)不过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制的方式和手段,它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不等于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是以国家计划命令为主配制资源、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主配制资源。计划经济的优点是可以集中精力办大事。市场经济具有一般的共性,也有其个性和特殊性(鼓励竞争,追求利润,市场微观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但是一旦当它与具体的社会制度相结合,它又具有其制度属性。★【辨析题】:“市场经济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具有社会主义特征属性”这句话是否正确答:这句话是正确的,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制手段,它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属性。★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1.这句话的两层含义:(1)首先它应当具备市场经济的共性:A.以市场配制为主。B.市场主体(所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同时又具有社会主义方面的个性,与资本主义下的市场经济有所区别。★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具体如下(受之影响):(1)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注:资本主义国家是以按资(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3)在宏观调控上,我国能实现更加有效,更加合理,强有力的宏观经济调控。(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时候使用(一般不会)行政手段)四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问题1.背景:我国从1992年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健全,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是:(1)市场秩序不规范;(2)市场监管不到位(3)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4)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5)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而党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深化完善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即:解决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大)★2、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2)另外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1.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十八届三中全会,评价和肯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3.含义:(1)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2)国情: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社会经验教训。4.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公有制的含义及实现形式(1)含义:生产资源归全体人民占有或部分集体人民共同占有的经济制度(排斥个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2)实现形式A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国家代表人民掌握所有B集体所有制C混合所有制(股份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是由于外资企业等的出现,使得前面两种已经不能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了,所以在实践中发展的第三种。(3)①按生产资料归属可将(生产)所有制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②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含义)与实现形式是两个既相通又不同层次的问题:A.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B.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来实现公有制。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并且应当多样化,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不会影响其主体地位,反而能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体现,使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48页)⑴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而言的,只要全国各省算下来,占主体就行,不同地方、省市产业可以有所差别。虽然目前其他所有制经济越来越多,但是不用担心,公有资产即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⑵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凡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行业和领域,必须要控制在国有企业手中。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中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自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并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三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它和“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非公有制经济:(1)消化和吸收了一大部分就业问题。(2)促进和推动公有制经济发展。3.私营经济:以雇佣关系为基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形势。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1.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基本分配制度(有两个方面内容)(1)第一方面:为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原则)A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由我国所有制基础决定的。因为我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题,在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共有的情况下,按劳分配是目前最合理的方式。B不按平均主义分配的原因: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差别,只有承认这种差别,并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体现这种差别,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生产力得以发展。C不能按需分配的原因:按需分配是马克思所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形式,但在生产水平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物质
本文标题:2016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毛概考试复习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8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