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鉴赏诗歌语言2017届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湘潭凤凰中学高三语文组诗歌语言题的4大题型一、品味关键词二、赏析诗眼三、赏析关键句四、赏析语言风格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题型一:品味关键词赏析诗眼(炼字)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设问形式高考链接:(直接鉴赏关键词)(找出关键词并鉴赏)(比较鉴赏)•知识回顾:古代诗人一般都注重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锤炼哪一类的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炼字的类型(1)炼动词:动词用得好,可以一字传神,或摹写出对象的特征,或传达人物的丰富感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2)炼形容词: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传达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诗人的感情。“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3)炼副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4)炼数量词:“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考点知能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答案】①“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数”即“数数”。(释含义)②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描景象/摹情态)③“穿”字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表感情)高考考题[广东卷]指出哪个字用得好,解释该字的含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进行描述(若采用了比喻、拟人须指出采用的是哪种手法)说明该字在全诗中起到的作用: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何表达效果等。答题步骤第一步:找字释义第二步:还原描述第三步:指出作用请同学们归纳炼字题答题步骤。小结如果用六个关键词来概括,高考诗歌鉴赏炼字题的三个基本步骤是:1.释义;2.析景;3.表情。总原则:不要孤立地分析,注意上下文语境。这样写答案•格式:•该词有……的含义,采用……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或烘托了……的意境{说效果}。注意: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回归原诗,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此外答题时依序答出,避免遗漏;依据诗作具体情况可适当减少项目,不必牵强2016天津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选自《全唐诗》)(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2)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提升训练【答案】(1)“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2)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环境之美、闲适之情。(2016广东卷)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风软一江水,云清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4分)“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巩固练习见《三维设计》P110第1题《早发》第2题《劳停驿》题型二赏析关键句(炼句)赏析之要,赏句为妙。因此“赏句”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鉴赏。赏析诗句,这种题型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1.分析某一诗句的含意。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词)的首句(承上启下句或结句)。3.请对这首诗的第几联进行赏析。4.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某一诗句的妙处。设问方式:[技巧点拨]赏析关键句2步骤步骤一: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对于个别句子,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句子,其内容有精深之处,情感有共通性,本身也是赏句的一个角度。步骤二:多角度赏析,全方位把握句子的精妙之处1.从语言特点出发,把握句法。把握句法主要是指了解“诗家语”中倒装和省略的特点(内容在“NO.2诗歌怎么读”中讲到),句子倒装,有错位的美;句子对仗,有整饬的美;句子互文,有开合的美;句子长于炼字,有凝练的美。2.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就是要分析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3.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明确诗歌中的句子在结构与情感方面的作用。句子处在诗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及作用:位置作用或效果首句或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对什么的描写;或渲染某种气氛,为诗歌奠定某种基调;或首句设问,引出后面的内容。中间句或承前什么内容,引出后面什么内容;或借景抒情,表达作者什么感情。尾句或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或卒章显志,表现作者什么情感;或以景衬情,用什么景衬托什么情。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例(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问: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简要分析。例(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问: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简要分析。步骤一:解释诗句的文本含义(字面意义)①最苦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辛酸,令人生悲。步骤二:依据整首诗从语言入手解析诗句运用的手法。②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写出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步骤三:依据整首诗从语言入手分析表情达意的具体效果。③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答题模式:•1、结合文意,简析句意。•2、指出句子特殊之处和运用的表达技巧。•3、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巩固练习见《三维设计》P112第7题《竹轩诗兴》2016浙江卷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提升练习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参考答案: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残春旅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提升练习参考答案: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所以古人认为其为“晚唐巧句”。2015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风声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光深远衬托山谷的空阔。描绘出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寂静,月光遍洒山谷的幽寂景色。题型三赏析语言风格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豪放—苏轼、辛弃疾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隽永—李煜、刘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朴素自然—陶渊明、谢脁、谢灵运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李商隐—委婉含蓄李清照—婉约缠绵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陆游——慷慨悲凉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辛弃疾——豪放悲慨杜牧——俊爽明快苏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也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词;苏轼以“大江东去”的豪放著称,却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般凄惋之作。】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静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自然(一)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一般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清新淡雅--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二)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三)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华美绚丽--像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月季(四)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江楼月白居易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白云泉白居易明快简洁--像一幅
本文标题:2016诗歌语言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8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