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6高三一轮复习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测试题
1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训练(含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4·江苏单科)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出发菌株――→X射线处理挑取200个单细胞菌株――→初筛选出50株――→复筛选出5株――→X射线处理多轮重复筛选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2.(2014·北京理综)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3.(2013·天津高考)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甲地区78202乙地区64324丙地区84151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2014·厦门模拟)烟草叶片腺毛能够产生分泌物,以阻止烟粉虱的侵害,而烟粉虱则能够依靠表皮特殊结构形成的物理障碍,以减弱烟草分泌物对自身的危害。这种现象说明()A.烟草分泌物属于化学信息,能诱导烟粉虱产生变异B.不同物种间能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共同进化C.两个种群都能通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定向改变基因频率D.个体能在生存斗争中形成新性状,是进化的基本单位5.(2014·山东烟台一模)褐鼠的不同基因型对灭鼠强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E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E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下表。若对维生素E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强进行处理,则该褐鼠种群()A.基因t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B.抗性个体TT∶Tt=1∶1C.Tt基因型频率会接近100%D.基因库会发生显著变化6.右图为雄果蝇染色体图,据图能得到的结论是()①其配子的染色体组是X、Ⅱ、Ⅲ、Ⅳ或Y、Ⅱ、Ⅲ、Ⅳ②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有5种不同形态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2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有5种不同形态④该生物进行基因测序应选择5条染色体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2014·江苏单科)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8.(能力挑战题)如图甲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结构模式图,图乙为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Da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Da、dA、dAB.据甲图此果蝇理论上将产生8种不同基因型的卵细胞、16种不同染色体组合的卵细胞C.图甲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基因型TTTttt对维生素E依赖性高度中度无对灭鼠强的抗性抗性抗性敏感2D.图乙减数分裂完成后,若形成了Dda的卵细胞,其原因只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9.(2014·海南卷,23)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3∶3∶1B.4∶4∶1C.1∶2∶0D.1∶2∶110.【2012·石家庄一质检】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正常细胞和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连续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11.(2014·苏、锡、常、镇四市一调)李振声院士运用小麦与偃麦草(一种野生牧草)远缘杂交并诱导染色体移接,成功培育出多个优良小麦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小麦和偃麦草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大多数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C.染色体移接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D.这项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2.小香猪的体色由黑色变为白色是细胞核中某基因发生碱基对改变,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的结果,下列各项中也会发生改变的是()A.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rRNA的碱基排列顺序C.所编码蛋白质的肽键数目D.该基因的基因频率13.(2014·哈尔滨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秋水仙素处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单倍体均能得到纯合子B.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虫棉的过程实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棉花的共同进化C.饲养金鱼过程中的人工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故它们都能遗传给后代14.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B.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D.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15.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则“人的卵细胞可发育成囊胚”的报道,有人据此推测,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将来有可能培育出单倍体人。若在实验室里实现了“将狗的卵细胞发育成囊胚”,则以下预测不.正确的是()A.若该囊胚能继续发育成成年狗,则该狗不能生育B.若使该囊胚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狗将是一个二倍体雌性狗C.若通过抑制中心体活动使染色体加倍,发育成的狗患遗传病的概率与自然繁殖的狗相同D.在由狗的卵细胞发育成囊胚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联会的现象16.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的体细胞的基因组成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C.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17.(2014·广州模拟)染色体部分缺失在育种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下图所示育种专家对棉花品种的培育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太空育种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B.粉红棉M的出现是染色体缺失的结果C.深红棉S与白色棉N杂交产生深红棉的概率为1/4D.粉红棉M自交产生白色棉N的概率为1/418.引起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几种生物性状产生的原因中,来源相同的一组是()①野生红眼果蝇后代偶然出现了少量白眼类型②黄色圆粒豌豆种植后出现绿色皱粒品种③利用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获得“番茄—马铃薯”④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患白化病且色盲儿子⑤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⑤⑥D.②③⑤19.(2014·龙岩教学质检)下表是有关果蝇的培养记录。通过本实验可说明()3海拔高度(m)5000500030003000温度(℃)19251925突变率(%)0.230.630.210.63A.果蝇在25℃时突变率最高B.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C.果蝇的突变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实现的D.果蝇的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与突变率有关20.(2012·海南高考)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21.(2014·山西六校联考)经权威遗传机构确认济南发现的一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即46,XY,t(6;8)为世界首例,该例异常核型属于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染色体平衡易位是造成流产和畸形儿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遗传物质丢失,患者表现及智力均与正常人一样。某女性患者的第1和5号染色体易位,染色体异常核型可表示为46,XX,t(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易位B.46,XY,t(6;8)表示某男性患者第6和8号染色体易位C.只有缺失和重复这两类染色体结构变异才能导致基因数量的改变D.染色体易位不属于基因重组,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22.下列属于染色体畸变的是()①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A.①④⑤B.②④C.②③④D.①⑤23.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工诱变育种不一定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B.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都用到了基因重组这一原理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还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无籽西瓜的“无籽”是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原因是无籽西瓜无籽,不能产生后代24.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②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④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5.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错误的认识是()A.它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定、补充与完善而形成的科学理论B.种群共用一个基因库,它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种群密度的变化对其基因频率的改变无影响作用D.“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1.(20分)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A)对矮秆、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此培养AAbb品种。根据材料分析回答:(1)由品4种AABB、aabb经过a、b、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F2的高秆抗病玉米中纯合子占________。(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3)过程e常采用___________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a、b、c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a、e、f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过程g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d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目标品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欲使玉米中含有某种动物蛋白成分可采用上述[]____________育种方法,若现有玉米均为晚熟品种,欲培育早熟品种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方法。2.(12分)下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
本文标题:2016高三一轮复习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9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