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2016高三任务驱动型作文讲析.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交流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策略一、把握命题方向2015年全国高考试题16套,形式上和前两年一样全部采用材料作文题型。自2006年开始,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语文命题组在原有材料作文题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形成了新型的材料作文题型,就是给出事实材料,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由考生自主选择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对此,我们称之为“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2015年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2015年全国2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何为“任务驱动”?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乙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考生在写作中首先要关注“任务”是什么?是否完成?关于“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新材料”强调的是张开概括的五性(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和五特征(事件有过程、有发展、有多方人员参与、有争议性、十八九岁青年学生有表达欲望),这是作文题材料内容的要求。至于“任务驱动”,这不是全新的要素,每次作文都会有任务要求,只不过我们要以2O15全国卷为参考,强化对“任务驱动”的研究与落实。当然,“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还得符合一点四面(立德树人,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的总原则。赵静宇《2015年高考全国卷作文的两个新变化》,《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年11期2015年高考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的作文题,在价值观的引导方式和对开放性的限定两个方面均有所改变,发展完善了新材料作文的考查方式。所谓“价值观的引导方式”,是指忌浅白直露和价值立场预设。所给材料要有深层内涵,命题者或者为材料不为考生设定唯一正确的价值立场。所谓“对开放性的限定”,表现在2015年全国卷两篇作文上,在坚持材料作文开放性的前提下,增加了限定性。材料、文体是开放的,而写作要求是有所限定的。价值观引导方面:(2015全国1卷)一个女大学生举报自己父亲在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的小事会发酵成为新闻事件?在媒体争先恐后赞扬中国好女儿的热闹场面背后,其实有着更深层的价值冲突。小陈的做法,体现了法制的要求和传统伦理观(亲亲相隐)在某些方面的冲突。小陈举报父亲,是出于对父亲的爱、对他人的负责和对生命的敬畏。动机无可怀疑。如果动机是好的,行为是否就一定是善的呢?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但都为考生提供了可供思想攀登的路。价值观引导方面:(2015全国2卷)考生首先要对“当代风采人物”的概念确立自己的标准,然后要思考三者之间的差异。老王的成功,是在平凡岗位上的成功,是普通人的成功。小刘代表的是个性化的生活,他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追求的是个人爱好的满足,但客观上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符合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考生此时不必直接而单纯地认同某类人才,而是在对“当代风采人物”的界定中,在对人才与时代关系的综合考虑中,完成对自己的价值选择。在大李、老王和小刘三人身上,利己与利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考生不必一方面歌颂品德的高尚伟大,一方面艳羡世俗的成功。他们可以在没有道德压力的情况下,结合自己心之所愿、能之所至,谈一点自己真实的想法。对开放性的限定全国一卷增加了如下的写作要求: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一卷的作文材料提供了很多可以探讨的问题。比较好的作文方式是抓住一点深入下去。将材料的开放性进行限定就非常有必要了。增加的写作要求让考生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选择不同的对象,信的内容和写信的语气都会有所不同。在选择时,考生有自由,选择完成后,就要进入角色,完成任务。要求写作书信,目的并非考查考生是否熟悉书信的文体和格式,而是通过限定的方式,帮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陈述观点。对开放性的限定在常规的写作要求外,全国二卷作文增加了如下的写作要求:“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是对写作任务的明确。“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防止只抓住材料中的某一条就侃侃而谈;“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是提醒考生,不要浮光掠影就表面问题泛泛而论。这道作文题对考生提取辨析材料关键信息和进行说理论证的能力的要求,又有了新的发展,更有利于那些逻辑思维能力强、有探究意识的考生脱颖而出。由此“限定性”,我们要注意到:任务驱动型作文≠时评或思想评论如2015年全国1卷,题干要求是“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是全景式的评论而是聚焦式的评论要求入情入理、婉商、交流:对象意识二、建构写作模版张开在《高考能力考查与内容改革研究—语文、数学科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中指出:60.4%的受访者认为高考作文应该是“现实感强,能够密切联系实际,揭示并反映现实生活中常见问题的作文”,与之相映的是,71.1%的受访者认为在作文的题型设计方面,应该“考查议论文等分析性写作”。所以,适应新材料作文的文体,还应该是议论文。针对全国1卷“叙事性材料”写作建模的意义、目的1.议论有指向性,针对性,能够“即事说理”。2.文章有联系性,有现实关怀,能够以小见大。关注时代、思考生活。在宏大的社会背景中去关照,去透视,从而做到有的放矢。3.体现理性思辩。观点提出之后要自我校准,拾遗补漏。让自己的观点显得合情合理。4.体现读者意识。除了写清自己的想法,还要注意对读者的启发性。讲好处要让人怦然心动,讲危害要促人猛醒。任务驱动型作文八步走1、定向概括:有针对性的概述材料2、抛出问题:疑问句的形式出现,紧扣选择对象3、定向定性:表达立场,尝试使用术语(概念界定)4、分析问题:针对对象行为展开原因或者条件等分析;5、解决问题:适当性地提出一些实际实用的措施;6、自我校准:完善观点,使之严密7、普遍价值:(再问一个问什么?联系现实、社会等)8、总结深化。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李师傅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要购买1元的行李货品票。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议论不一。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陈小姐、李师傅、其他乘客或警察的行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写作举隅核心事件:是否要交1元钱涉及对象:陈小姐、李师傅、其他乘客或警察第一,从陈小姐的角度。她认为公交公司的规定不合理,她有实际困难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而使她做出“对峙”、报警等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她这样做对不对呢?我们应该怎么看?1.从肯定她的角度:坚持原则,维护个人的利益;母亲的天性等2.从批评她的角度: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罔顾他人的利益;理性表达合理的诉求;公共精神、公共意识的培养。第二,从司机的角度。他执行公司的规定,面对陈小姐的“据理力争”坚持不开车,一度造成了混乱的局面。司机的这种做法对吗?这场混乱完全无法避免吗?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司机的所行所为?1.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社会效益为先。2.应该有社会责任感。3.人与人之间应该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1元背后有“真相”带着1岁大孩子乘坐公交车的陈小姐,面对司机李师傅1元行李货品票的购买要求断然拒绝,双方对峙数个小时。期间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位乘客被迫转车,最后以陈小姐风风光光地搭乘警车回家,事情才得以平息。(概述材料,体现针对性)就事件最后结局来看,似乎是陈女士占了上风,然而令人感到怀疑的是:陈女士真的不应该交这一元钱吗?其义正言辞的拒绝究竟有多大的理性空间?警察两度出警,数十位乘客被迫转移所导致的时间与人力资源的浪费难道与陈女士毫无干系?(质疑,抛出问题)选择以陈小姐为评说对象不可否认的是,陈女士的确是一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母亲。与司机的对峙过程当中,孩子的安全是她考虑的全部:不愿意把孩子弄醒,又不愿把孩子抱在手上让其面临危险。举手投足之间编织出来的,是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然而,正是这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有时会模糊我们原本应该清晰的“理”,从而混淆了事情的本质,颠倒了事情的原委。(定性,说理先礼让三分,承认对方合理性)陈女士应该花1元钱,买上行李货品票。这是社会规则,更是社会契约。上公交交费,行李超过公司限定重量补交行李货品票,应该是公交公司多年来一直奉行的规章制度,已经在时间推进之下成为了社会公众之间普遍接受的社会共识,是每一位生活在文明社会的公民理应奉行的法则。陈女士纵然有诸多的不便,也是一位好妈妈,但其更应该是一位合格的理性公民,要学会在社会规则之内办事,而并非将“情”凌驾于“理”之上,毕竟其重量确实超过了标准的限度。一旦公共法则被突破,“情”将会猛烈地攻击“理”。不难想象,各位乘客们的“BB车”们便会蜂拥而至,那么公交车到底是客运公交车还是货运公交车呢?(原因分析)退一步来讲,陈女士完全可以有更加理性的选择,完全可以不必纠结这1元钱。身处这样的文明社会,作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眼看着公交车上怀抱婴儿的妈妈,礼让势在必行,陈小姐所言的“没有空座位的危机”定会化解。(适当补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陈女士的现象屡见不鲜:上了年纪的老大娘无故占据他人店铺,不给吃的就不走;情人节小孩高价卖鲜花,不买就是不撒手……她们确是我们应该爱与关心的人,只不过有时候爱的方式能不能有一些转变,最起码要让他们知道情与理的区别,规则的底线,如此我们的社会空间才能更加公共透明。(联结问题并收束全文)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思维建模一详解1、定向概述材料;传统材料作文的写作,总是习惯性的要求在文章的首段对题目所涉材料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从而达到开门见山,引出下文的目的,任务驱动型写作当然也不会例外,只不过其针对性需要更加突出。任务驱动型写作一般明确了写作任务,通常是针对材料几类不同的人群或者几种不同的观点,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角度来构思文章,因此在任务驱动型性写作的首段概述材料时,一定要凸显出其选择的对象:也即某个任务或者某个观点,切忌胡子眉毛
本文标题:2016高三任务驱动型作文讲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493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