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2016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4地表变化及影响练习
专题4地表变化及影响考查点一内外力作用与地貌考向1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2015·天津文综)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考向2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3~4题。3.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4.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2015·山东文综)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题。地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观测点坐标新↓老C(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D(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S(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5.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考向3外力作用与地貌(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6.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流水侵蚀(2015·浙江文综)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7~8题。7.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8.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砂岩.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安山岩玄武岩9.(2015·广东文综)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A.岩石性质.通航里程C.地质构造.降水多少1.板块构造理论的实践意义。2.地质构造及应用。(1)褶皱和断层的判断及形成的地貌。(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找矿、找水、工程建设。3.外力作用类型及形成的地貌特征;会解释典型地貌的形成原因,如沙丘、冲积扇、北美五大湖、东欧平原的波状起伏等。4.河流堆积地貌及形成过程。5.地壳物质循环。6.常见地质灾害的形成、危害和减灾措施。1.知识关联(1)岩石圈→板块→运动→解释几种常见的地貌形成。(2)内力作用及对地形的影响①地质剖面图→地壳运动(挤压、拉伸过程)→地质构造(类型、形成地貌、应用)。②区域图→地形地貌→成因解释(内力作用)。(3)外力作用及对地形的影响①地质剖面图→地貌类型(山、谷)→形成原因(侵蚀、堆积等)。②地貌景观图→类型(流水、风力、海浪等)→形成原因(侵蚀、堆积等)。③区域图→空间定位→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流水侵蚀或堆积、风力侵蚀或堆积等)。(4)常见的几种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的形成→危害→减灾措施。2.易错点(1)六大板块中,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属于亚欧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撞形成的。(2)“背斜谷”从地形上讲是山岭被侵蚀成了山谷,但从地质构造上讲还是背斜。(3)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形成的,但黄土高原表面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4)注意断裂与断层的区别:断裂是指岩层沿裂隙断开,但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断层是指断裂面两侧岩层发生明显位移的地质构造。(5)地震的震级与烈度不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一般而言,同一地区相同条件下,烈度与震级成正比。(6)火山和地震并非百害而无一利:火山灰和火山喷发物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7)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地质灾害,但泥石流需要大量水分条件,而滑坡则不需要大量的水分,过多的水分会加剧滑坡的发生。(8)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通常发生在地壳运动活跃的板块交界处。(9)并非所有的平原都很平坦。冰碛平原是冰川搬运的碎屑物发生堆积形成的,堆积物大小混杂,棱角明显,没有层理,与河流堆积物不同,多呈波状起伏。(10)地质构造和地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地质构造类型有褶皱、断层,地形则指的是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等类型。(11)并不是所有的背斜中都蕴藏有石油、天然气。(12)山地不一定是背斜,向斜不一定是谷地。(13)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根本方法是岩层的新老关系,而不是外观的弯曲形态。(14)海沟是板块消亡边界的构造带,海岭是板块生长边界的构造带。(15)我国山脉的迎风坡并不都是山地的东南坡,东南坡只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夏季风的迎风坡。给天山带来降水的迎风坡是北坡,由北冰洋和大西洋带来水汽。(16)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区别:相对来说,风化作用是静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有地面温度变化、水、大气和生物因素等;侵蚀作用是动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有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3.方法技巧(1)地质构造图的解读技巧①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其缩小的程度。②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层是否含有化石;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有无侵入岩,是什么时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a.判断岩层新老关系的方法根据地层位置确定受沉积作用影响,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根据生物化石确定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大洋中脊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大洋中脊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b.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图)c.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图)d.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图)e.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如图)f.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图)③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若没有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2)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区域特点主导外力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力作用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大流水作用高山地区气温低、冰川发育冰川作用沿海地区海水运动海浪作用(3)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在流域中的空间位置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山区河流流出谷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开阔,水流速度缓慢,泥沙逐渐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淹没,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和海滨地区河流入海口处,河水流速缓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4)应用外力地貌判断风向的方法(5)应用外力地貌判断河流流向的方法题组1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2015·南京、盐城模拟)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下图1),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1~2题。1.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①.②C.③.④2.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题组2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2015·北京市压轴)读图,完成3~4题。3.图示()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B.乙山为断块山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D.地形主要为山地4.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②断层破碎带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A.①②.③④C.①④.②③题组3外力作用与地貌(2015·淮安高三信息卷)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图”。读图完成5~6题。5.甲地目前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C.冰川堆积作用.风力堆积作用6.以下自然带在图示乙河流谷地出现的有()①热带草原带②常绿硬叶林带③常绿阔叶林带④针叶林带⑤冰川带A.1种.2种C.3种.4种地貌成因类题目答题模板在高考命题中,多以地貌景观图或区域等高线图等形式为载体,考查地貌类型及成因,在回答时首先要判断出地貌类型,其次要分析地貌的形成原因,再次要描述地貌的形成过程。1.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要点板块交界处、挤压、张裂、隆起、凹陷、背斜山、向斜谷、火山、断块山、裂谷等。模板(1)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受两大板块的挤压作用,岩层弯曲隆起(凹陷)形成背斜山(向斜谷或褶皱山)。(2)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受张裂作用,岩层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位移,形成裂谷或海洋;上升的岩块形成断块山,下降的岩块形成断层谷或谷地。(3)地下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火山。2.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要点风力、流水、海浪、冰川、侵蚀、堆积。模板思考方向满分术语侵蚀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河谷、沟谷、峡谷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含有的CO2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而形成的地貌风力侵蚀地貌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沉积地貌流水沉积地貌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三角洲河流携来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风力沉积地貌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冰川堆积地貌冰川携带的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例(2015·合肥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宁夏平原及周围地区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图。材料二贺兰山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宁夏平原之间,海拔大多为20
本文标题:2016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4地表变化及影响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0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