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6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整合突破专题1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易错题训练
1专题1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1.如图为糖的分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淀粉和纤维素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B.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C.动物中的糖原都能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相互转换,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答案D解析纤维素不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蛋白在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肝糖原与葡萄糖之间能进行相互转换,但是葡萄糖只能转化成肌糖原,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2.[2015·石家庄二模]下列有关液泡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B.用纸层析法分离液泡中的色素可以出现4条色素带C.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并保持细胞形态D.外界水分子经过4层磷脂分子进入根毛细胞的液泡答案B解析液泡中的色素是花青素,叶绿体中的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能出现四条色素带,B正确;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外界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的液泡至少经过2层膜、4层磷脂分子。3.如图所示,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的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2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少了4832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甲是氨基酸,乙是蛋白质,丙是核苷酸,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含有20种氨基酸;乙有三条多肽链,四个二硫键,形成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脱去氢的个数=二硫键的个数×2,比原来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271-3)×18+8×2=4832;核苷酸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4.如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B.这200个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C.合成该蛋白质时分子量减少了3582D.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NH2答案C解析该分子中共有199个肽键;这200个氨基酸共有200个氨基,另外R基上至少有一个氨基,所以至少有201个氨基;合成蛋白质时分子质量减少了199×18=3582;该蛋白质至少含有两个氨基。5.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A、B、C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人体中d的种类有4种B.大肠杆菌细胞内单体c的结构可用e表示,e的种类约有20种C.a、b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3D.A、B的多样性由d中的n充分体现,C的多样性由e中的R充分体现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A为DNA,B为RNA,C为蛋白质,a、b、d为核苷酸,c、e为氨基酸,X为N、P,Y为N,人体细胞中的核苷酸的种类共有八种;细胞内氨基酸的种类共有20种;A、B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多样性由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6.下图中的a、b、c、d分别代表人体内的四种大分子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c的种类约61种,只含三个碱基,分子量比b小得多B.b、c、d的合成离不开化合物a,这四种大分子化合物的主要合成场所相同C.b、c、d三种化合物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器中D.a、b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四种不同的化合物,四种相同的化合物答案A解析a是DNA,b是mRNA,c是tRNA,d是rRNA,tRNA含有多个碱基,其中有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反密码子。7.[2015·福州模拟]下图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C.若b表示产生水分子的生理过程,则a、c不可能是细胞核和高尔基体D.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答案D解析若b是两层膜的结构,a、c可以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细胞核内可以合成DNA和RNA,是产水的过程,高尔基体能合成多糖纤维素,也是产水的过程;核糖体和中心体无膜结构,肯定不含磷脂。48.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元素CHONPCaS植物43.576.2444.431.460.200.230.17动物55.997.4614.629.333.114.670.78A.C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过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D.经测定该植物某有机物含C、H、O、N、S,此化合物可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答案A解析细胞中有机物的基本骨架是C链,A正确;植物和动物所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相同,各元素含量相差较大;动物血钙过低表现症状是抽搐,血钙过高肌无力;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是tRNA,含有的元素是C、H、O、N、P。9.图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种细胞中发生的是()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B.葡萄糖→淀粉;H2O→[H]+O2C.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答案C解析该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说明是胰岛A细胞,合成胰岛素是在胰岛B细胞中;葡萄糖形成淀粉发生在植物细胞中;只有正在分裂的细胞才会发生染色质到染色体的转变,而胰岛A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在进行细胞分裂。10.[2015·浙江联考]下图表示人体细胞膜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A.若此为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时,a和d过程分别运输的物质是Na+、K+B.b过程无法体现细胞膜选择透性,但能判断出膜外的b物质浓度高于膜内C.若此为红细胞质膜,D具有特异性,若去掉它们,就不会发生凝集反应,说明D是一种抗原D.若此为肝细胞膜,当处于低血糖时,肝细胞可释放激素C(胰高血糖素),促进E(肝糖原)水解为F(葡萄糖)答案C解析若此为神经元细胞膜,静息状态时主要是K离子外流,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b过程为自由扩散,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细胞中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11.[2015·江西统考]下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B.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C.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D.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状态答案B解析A所示细胞只发生质壁分离,B所示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自动复原,两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溶液溶质不一样,B细胞所在的溶液能进入细胞内,B项错误。612.下列生理过程都需通过生物膜完成的是()A.分泌蛋白的运输和分泌B.抗原—抗体的识别和结合C.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转录D.细胞中还原氢的生成和利用答案A解析分泌蛋白的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完成。13.[2015·合肥质检]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或功能的分析正确的是()A.膜中多糖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膜中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B.在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结构的多种多样C.由于膜对Na+通过具有选择性,所以在细胞膜上帮助Na+跨膜的蛋白质只有一种D.膜的选择透过性既与其中磷脂分子和水的亲疏有关又与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有关答案D解析单糖、二糖除蔗糖外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不一定就都是葡萄糖;细胞膜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的多样性;细胞膜上既有控制Na+进入的载体蛋白,又有控制Na+运出的载体蛋白。14.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图中膜蛋白②为受体蛋白、④为载体蛋白,则表中的叙述能与图示正确对应的是()7答案D解析②位于细胞膜表面,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细胞中,所以A错误;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不会与抗原结合,B错误;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转运氨基酸的载体只能运输氨基酸,不能运输葡萄糖。15.[2015·江淮联考]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除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B.利用伞藻做验证细胞核功能的实验中,不需要做伞藻核移植实验C.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结构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D.核膜上的核孔是某些大分子出入的通道,既有数量上的变化又有一定的选择性答案D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等都没有细胞核;利用伞藻做验证细胞核功能的实验中,需要做伞藻核移植实验;原核细胞的拟核没有核膜,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16.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数字或字母,横线上无特殊说明的填文字)(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将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2)在细胞分裂间期,⑦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________,在细胞周期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的细胞结构是[]。(3)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________有关。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有________(填数字)。(4)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填数字),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数字)中。(5)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6)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________层。8(7)和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数字)。答案(1)①高尔基体(2)c染色质b(3)A糖蛋白②④⑤⑦(4)⑤②、④(5)⑤→③→①→⑥(6)0(7)②⑤解析(1)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2)染色质(或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核膜、核仁在细胞周期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3)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4)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具膜细胞器。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分布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遗传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5)35S最先出现在⑤核糖体上,合成的含35S的肽链进入③内质网中初步加工,然后进入①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和修饰,再以囊泡的形式与⑥细胞膜融合后将囊泡内含35S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6)信使RNA从核孔出来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没有进行跨膜运输,通过生物膜的层数为0。(7)主动运输需载体协助并消耗能量。载体蛋白由核糖体合成,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17.在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右图中两条曲线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葡萄糖和淀粉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1)曲线Ⅰ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________(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2)请设计实验来验证(1)中的判断。实验器材: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香蕉果肉、磨浆机、试管若干、大烧杯、量筒、酒精灯、碘液、新制斐林试剂等。实验原理:___________,其颜色深浅与淀粉含量成正比;____________,其颜色深浅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实验步骤:①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
本文标题:2016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整合突破专题1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易错题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0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