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201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201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6分)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A.CO2、CH4和N2等都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铝都可用作抗酸药C.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D.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的食品添加剂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CO2、CH4和氮氧化合物都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氢氧化钠虽然能与胃酸反应,但本身的腐蚀性较大;C.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形成的,使用清洁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D.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合成物质,过量使用对人体有害,影响人体健康,解答:解:A.CO2、CH4和氮氧化合物都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N2不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故A错误;B.氢氧化钠虽然能与胃酸反应,但本身的腐蚀性较大,能腐蚀皮肤,所以不可用作抗酸药,故B错误;C.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形成的,使用清洁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所以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故C正确;D.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合成物质,过量使用对人体有害,影响人体健康,所以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6分)(2015•米易县校级模拟)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C.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可以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CH2OH﹣CHOH﹣CHOH﹣CHOH﹣CHO中,含﹣OH和﹣CHO,结合醇、醛性质来解答.解答:解:A.葡萄糖中﹣OH的数目与核糖中﹣OH数目不同,均含1个﹣CHO,分子式不同,则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含﹣CHO,则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故B正确;C.含﹣OH,可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D.不含﹣COOH,则不具有酸性,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醇、醛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3.(6分)(2015•米易县校级模拟)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B.常温下,2.7克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C.在常温下,把100gCaCO3加到1L水中,所得溶液中的Ca2+数等于NAD.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分子数均为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1mol硫酸钾中含有1mol硫酸根离子,带有2mol负电荷;B.铝为+3价金属,2.7g铝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反应后失去0.3mol电子;C.碳酸钙为难溶物,溶液中钙离子的物质的量远远小于1mol;D.标况下22.4L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二者含有的分子数相同.解答:解:A.1mol硫酸钾中含有1mol硫酸根离子,1mol硫酸根离子带有2mol负电荷,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NA,故A错误;B.2.7g铝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0.1mol偏铝酸钠,失去了0.3mol电子,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故B错误;C.100g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碳酸钙加入1L水中,碳酸钙难溶于水,则溶液中的钙离子远远小于1mol,所得溶液中的Ca2+数远远小于NA,故C错误;D.标况下22.4LCH4的物质的量为:=0.1mol,18g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有的分子数均为N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C为易错点,注意碳酸钙为难溶物.4.(6分)(2015•米易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C.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kJD.C(s,石墨)=C(s,金刚石),该反应的焓变(△H)为负值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先根据图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写出石墨转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来解答.解答:解:由图得:①C(S,石墨)+O2(g)=CO2(g)△H=△H1=﹣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H=△H2=﹣395.4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则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C、依据热化学方程式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于1.9kJ,故C正确;D、因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5.(6分)(2014•四川模拟)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1.0mol•L﹣1KNO3溶液:H+、Fe2+、SCN﹣、SO42﹣B.=10﹣10的溶液:K+、Ba2+、NO3﹣、Cl﹣C.pH=0的溶液:Al3+、Ag(NH3)2+、Cl﹣、SO42﹣D.c(ClO﹣)=1.0mol•L﹣1的溶液:Na+、SO32﹣、S2﹣、SO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c(H+)/c(OH﹣)=10﹣10的溶液,c(OH﹣)=0.01mol/L,溶液显碱性;C.pH=0的溶液,显酸性;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H+、Fe2+、NO3﹣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B.c(H+)/c(OH﹣)=10﹣10的溶液,c(OH﹣)=0.01mol/L,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B正确;C.pH=0的溶液,显酸性,H+、Ag(NH3)2+、Cl﹣反应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D.SO32﹣、S2﹣分别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注意选项C为解答难点,络离子存在于碱溶液中,题目难度中等.6.(6分)(2011•合肥一模)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铁制品表面镀铜C.石油分馏D.除去CO2中的HCl考点:蒸馏与分馏;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实验题.分析:A、根据容量瓶不能稀释溶液;B、根据电镀的原理;C、根据蒸馏时温度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D、根据要除去CO2中的少量氯化氢气体,根据二氧化碳和氯化氢的性质,二氧化碳的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加,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容量瓶不能稀释溶液,故A错误;B、镀铜时,镀层金属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待镀金属做阴极,与电源的负极极相连,故B正确;C、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所以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应在支管口,故C错误;D、CO2能与除杂试剂饱和碳酸钠反应,二氧化碳的量减少,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装置,平时应注意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7.(6分)(2015•米易县校级模拟)如图,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用乙烷、空气燃料电池作电源,电解质为KOH溶液,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02+2H20+4e﹣═40H﹣B.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应该是Ag,电镀液是AgNO3溶液C.(丁)装置中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负电荷D.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比为1:2:2:2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则F是阴极,所以C、E、G、X都是阳极,D、F、H、Y都是阴极,A是正极、B是负极,A.燃料电池中,B极为负极为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电镀时,镀层作阳极、镀件作阴极;C.带正电荷的胶粒向阴极移动;D.根据转移电子相等计算生成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则F是阴极,所以C、E、G、X都是阳极,D、F、H、Y都是阴极,A是正极、B是负极,A.燃料电池中,B极为负极为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2H6﹣14e﹣+18OH﹣=2CO32﹣+12H2O,故A错误;B.电镀时,镀层作阳极、镀件作阴极,则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应该是Cu、G是银,电镀液选是AgNO3溶液,故B错误;C.带正电荷的胶粒向阴极移动,(丁)装置中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故C错误;D.C、D、E、F电极反应式分别为4OH﹣﹣4e﹣=O2↑+2H2O、Cu2++2e﹣=Cu、2Cl﹣﹣2e﹣=Cl2↑、2H++2e﹣=H2↑,当转移电子相等时,生成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根据F电极附近颜色变化确定阴阳极及正负极,再结合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C,注意:胶体不带电荷,但胶粒带电荷,为易错点.二、非选择题8.(17分)(2015•米易县校级模拟)如图表示常见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相应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的产物没有全部列出.已知:B是一种黄绿色气体,C在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D是一种碱;X、Y是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F是一种红棕色氧化物,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Z为气态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B具有氧化性(填“还原性”、“氧化性”或“漂白性”),反应②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反应中的置换反应.(2)有学生认为B与X反应的产物E不一定是纯净物.他认为产物中可能还有FeCl2(填化学式),为验证其猜想该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你认为他需要选择的试剂为a(填序号).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NaOH溶液c.KSCN溶液d.稀硫酸(3)若Z能导致温室效应,则反应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2+AlO2﹣+2H2O=Al(OH)3↓+HCO3﹣.(4)若Z是我国酸雨形成的罪魁祸首,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工业处理含Z废气的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与生石灰作用而使其固定,产物可作建筑材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2CaO+O2=2CaSO4.(5)若Z是形成酸雨的另一种主要物质,Z与足量的D溶液反应时能被完全吸收,且生成两种盐(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O2+2NaOH=NaNO2+NaNO3+H2O.考点:无机物的推断;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推断题.分析:(1)(2)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B、C、D,B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则B为Cl2,C在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则C为H2,D是一种碱,则D为NaOH;X、Y是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F是一种红棕
本文标题:2015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0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