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生物试题6265863524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右图是一种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请据图分析,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A.呼吸酶B.抗体C.血红蛋白D.RNA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激素属于脂质B.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C.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D.感染结核杆菌后,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3.四人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正确是()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B.4条曲线在前30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b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是因为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和非糖物质D.c、d代表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病毒侵入人体后,只有细胞免疫发挥防御作用B.大肠杆菌在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只有葡萄糖耗尽时才能利用乳糖C.在水分供应充足的大田中,只有通风透光才能提高光能利用率D.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只有反馈抑制下丘脑活动才能使激素含量恢复正常5.一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感染了绿脓杆菌。使用各种抗生素治疗后,效果仍然不佳。经专家会诊,认为使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使病人的病情好转?()A.动物病毒B.干扰素C.噬菌体D.疫苗6.为了研究用基因重组等方法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实验()(1)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2)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3)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了变化上述的实验计划中存在不足。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中,正确的是:()①将培养的癌细胞分成两组,一组添加干扰素,一组不添加干扰素,分别观察生长情况②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③设置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分别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观察生长情况A.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7.据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研制了一项化学干扰技术,有望使人体的致病基因“沉默下来”。这项干扰技术很可能是干扰了细胞内的()A.ATP分解过程B.某信使RNA的合成C.许多DNA的复制过程D.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氨基转换作用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发酵工程获得优良菌种的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细胞工程等②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能识别抗原③链球菌的遗传物质载体是染色体、质粒④发生过敏反应时,往往会使细胞损伤、破坏和引起支气管痉挛等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④D.②9.鸡的输卵管细胞能合成卵清蛋白、红细胞能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胞能合成胰岛素,用编码上述蛋白质的基因分别作探针,对3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的限制酶切片片段进行杂交实验;用同样的3种基因片段作探针,对上述3种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杂交实验。上述实验结果如下表1:注:“+”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杂合双链“一”表示杂交过程有游离的单链根据上述事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细胞中只有胰岛素基因B.上述3种细胞的分化是由于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某些基因被丢失所致C.在红细胞成熟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表达了β-珠蛋白基因D.在输卵管细胞中无β-珠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10.对某种动物进行禁食实验,测定其体内的三种物质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含量恒定不变B.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C.在AB段,血糖主要来源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D.在AB段,对血糖含量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11.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A.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后,经选择、培养就可以产生单克隆抗体B.接种过SARS疫苗的动物不再感染SARS病毒,是因体内已经形成该病毒的记忆细胞C.信使RNA分子的碱基数量大约是相应基因内含子碱基数量的1/2D.以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为资料,可人工获得目的基因12.右下图为荠菜胚发育的某时期示意图。基因型AA个体与基因型aa个体杂交,如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含有等位基因的结构是1和5B.种子形成过程中由1提供营养C.若5的基因型aa,则4的基因型一定AaaD.若结构2的基因型为Aa,则结构4的基因型一定为Aaa13.右下图表示SARS病毒先后两次感染某人后,他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和疾病程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a,表示人体疾病程度曲线是b,表示抗体产生曲线是c.B.若在初次感染之前1周给他注射过相应疫苗,其体内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抗体.C.该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并整合于人基因组中.内外刺激神经系统内分泌腺效应器或靶器官激素ABCDEFGHD.若他在受到另一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那么,这种免疫是通过抗体起作用的.14.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a.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b.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c.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d.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玫e.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①正常免疫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④过敏反应A.②③①④③B.④③②②①C.②①④①③D.④③②①①15.下列与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不相符的是()A.人体内水分代谢的基本原理是渗透作用,抗利尿素的作用是通过改变某些特定部位对水分子的透性而达到调节的作用B.促进抗利尿素合成和分泌的信号是血浆渗透压的升高C.糖尿病人的多饮是抗利尿素分泌的增加引起的,多尿是由尿液中的葡萄糖使尿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阻力增大造成的D.多食K+浓度相对较多的食物,会使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促进K+的排出16.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C→D,使手缩回17.中新网广州2008年1月13日电:近日,一名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在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获成功。目前,该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骨髓干细胞变成肝细胞代行肝功能的治疗目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肝病毒和不合理饮食都可能导致肝硬化B.骨髓干细胞被移植到患者肝脏组织后,在肝脏微环境调节下“入乡随俗”地分化为肝细胞,但是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C.由于干细胞无法杀死肿瘤细胞,因此,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尚难以应用于肝癌的治疗D.干细胞之所以具有“因地分化”的特性,是由于基因表达过程中细胞能选择性地利用所含有的mRNA合成相应的蛋白质18.右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给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19.右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只须通过肺泡壁这一结构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20.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的调节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最终为图中的组织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能引起③和④的减少21.下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B.图中②构成了人体肝细胞的内环境C.肝细胞中不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D.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2.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d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对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23.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髓肌不自觉战粟,这时()A.温度感觉器兴奋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D.皮肤血流增加24.分析发育着的胚珠结构示意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①将发育成种皮B.②和③的发育起点相同C.④处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3来自母本D.在正常情况下,若①的基因型为aa,②的基因型为Aa,则④的基因型为AAa或Aaa25.艾滋病(HIV)研究者发现这一怪现象:有1—2%HIV感染者往往感染HIV但不会发病。旅美中国学者张林琦博士及其同事为这一现象找到了初步答案,这些感染者在感染HIV前体内存在3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这可能是少数HIV感染者可以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的原因。下列对“阿尔法—防御素”的认识不可能成立的是()A.它们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氮是构成“阿尔法—防御素”的特征元素C.组成这种3种“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都有20种氨基酸D.可以人工合成并用于艾滋病的治疗26.Na+和K+的主要吸收部位和排出部位分别是()A.消化道、小肠和皮肤、大肠B.小肠、消化道和肾脏、肾脏C.大肠、小肠和肾脏、皮肤D.大肠、大肠和皮肤、皮肤27.人们采用玉米经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来替代汽油,若每吨玉米可转化为m吨葡萄糖,现要生产46吨酒精,理论上需要玉米(原子量C-12H-1O-16):()A.m/90吨B.90/m吨C.180/m吨D.90m吨28.下列关于种子的种皮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皮是由亲代植物的珠被发育来的B.种皮实际上是亲代的体细胞发育的C.种皮实际上是果皮的一部分D.种皮不属于子代植物的结构29.将某种蛙放到明亮处,体色变亮,再放到暗处体色变暗。在明亮处,给此蛙注射褪黑激素,蛙体色逐渐变暗,但不久以后又慢慢恢复亮色。若将此蛙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皆为暗色。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根据上述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B.蛙褪黑激素既可使青蛙体色变暗又可使青蛙体色变亮C.蛙体色变化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D.蛙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30.一颗饱满花生中有3粒种子,则形成此花生所需的子房、胚珠、花粉粒数、卵细胞至少分别为()A.1、3、3、3B.3、3、3、3C.3、3、6、3D.1、1、3、331.(04江苏)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32.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嘧啶碱含量为61%,嘌呤碱含量为39%,该生物肯定不会是()A.烟草花叶病毒B噬菌体C.青霉菌D.大肠杆菌33.将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长为5cm的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依次在30分钟和4小时时测量每一根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条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B
本文标题:生物试题626586352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