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88集:入主中原公元1598年,一位名叫利玛窦的欧洲传教士带着尚未褪去的仆仆风尘踏入了大明帝国的皇城,眼前这座城市令他感到震惊,当时的欧洲名城巴黎,总人口才不过20多万,而北京城则是一座拥有百万之众的超级都市,以他为中心的大明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文明体之一,对于周边的影响可想而知。就在此前公元1559年,位于东北山区的一座偏僻的女真族山寨,迎来了一个男婴的降生,孩子的啼哭打破了山谷的寂静,没有人会料到,几十年后,正是躺在这张摇篮里的小生命,给他的整个族群带来了命运的转机,甚至改写了东北亚的历史,这个男婴的名字叫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他和他的子孙们来自关外,却最终入主中原,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是一个盛夏的早晨,在苏州相城区陆慕镇这座不起眼的作坊里,工匠们在红红的炉火前继续着一个数百年的传承,这里就是御窑,一直以来,它只生产专用宫殿建筑所用的铺地砖、金砖。金砖的做工繁复而精致,要经过取土、练泥、制柸、阴干、烧窑、打磨和炮油等20多到特定的工序,一块金砖从采泥到出窑,耗时一年多,据说每块砖的价值相当于一两黄金,故名金砖。金砖的坚硬象征着江山永固,从而深得明清两代帝王的钟爱。在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里就铺设着4718块这样的金砖,这一块块金砖,代表着一种成熟的文明,一种显赫的帝王之气,无声地向世界彰显着这座古老的东方帝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大明帝国后,给中国皇帝敬献了一张《坤舆万国图》,在几百年的这张世界地图上,澳洲的位置依然是一片海洋,而中国,则被画在了中心的位置,这似乎暗喻了欧洲人对大明朝的向往。黄一农:在明朝末年,东方跟西方这两个文明,在近代史上面的第一次比较大规模的接触,然后明朝末年,又发生一些重大的事件,比如说跟战争有关啊,一方面,就是这个农民军的一个崛起,另外一方面呢,就是关外的满洲的政权,也在不断的往外面扩张,,就这两个内外压力对于明朝政权产生非常大的冲击,所以呢,军事上面的改革提升对于明朝的政府也是非常非常迫切需要的,所以从利玛窦开始,他们直接、间接地介入这些事情,当然利玛窦他没有真正去参与军事方面的事情,但是呢他把一些科技方面的知识,相关的知识,包含及几何学各方面的知识,弹道的一些知识就慢慢地引进中国。在西方传教士的协助下,明朝著名的西洋火炮专家,登莱巡抚孙元化,在山东创建了一支全中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采用西式的大炮装备,甚至聘请西方军事顾问,亲自训练将士,看上去大明朝的强大似乎毋庸置疑,可它又怎么会在接下来不到100年的时间里覆灭的呢。就在东西方文明开始增进交流的这个时期,整个东亚文明体系内部也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异乎寻常的变化,这些变化又集中反映在东北亚地区。公元1598年,日本关白丰成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在明朝出兵相助之下,以日本战败而告终,日本开始与朝鲜议和,返还俘虏,并退出朝鲜,丰臣秀吉的郁郁而终是日本第一次东亚大陆之梦黯然破碎,日本势力退归本土。朝鲜半岛的李氏王朝,一方面派出朝贡与通报消息的燕行使,与明朝保持着战略上的联系,一方面也感受到了女真崛起的强大压力,对与明朝之间互为犄角这一战略关系的维系忧心忡忡,明政府长期大力支持察哈尔部正在崛起的女真力量。潘振平:这个明朝、朝鲜、蒙古、女真,互相之间的贸易关系,实际上是更应该深入去了解,这是常态,就是大家大家互相怎么来交流物资,互相来生存,打仗只是一方面,蒙古在15世纪,然后他被明朝赶到草原上去,回到了草原,退回草原之后,它长期就分裂,东部西部这分裂的,他们互相征战,那么所谓的黄金家族的系统也得不到一个很强有力的恢复,就是说他都是傀儡,那么到了达延汗的时候,他是重新,就是说黄金家族以及就忽必烈的后2裔,就叫元裔,他们重新掌控,应该是嘉靖中期,他们就进入了辽东了,越过来进入谁的领地,就是原来女真的领地,这批女真被控制起来,这个蒙古的史书里,有很零散在这地区活动,这就是后来满洲崛起的一个基本的背景。当时被称为建州国汗的努尔哈赤通过十几年的征伐,逐步统一东北地区女真各部,建立了雄势关外的后金政权,离公开以武力对抗明朝只有一步之遥。那么究竟为什么东北亚地区整治格局的震荡会不约而同地发生在17世纪呢。鱼宏亮:15世纪后半页到17世纪这一时期呢,是北方地区的、北半球地区的一个小冰期时代,这个时代的气候特点,是以太阳黑子非常活跃为标志,它影响到了北纬40度附近,以明朝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一个广大地区。那么这一时期的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频繁发生的旱灾、水灾、蝗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出现,这给北方的游牧民族的现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他们不得不不停的南下寻找生存空间,这样给中原地区成熟的农业文明和农业国家也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生存在众多历史悠久的名族,女真是当时东北亚整治格局当中势力相对弱小的一个,其先祖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肃慎,它与西周有着密切联系,肃慎在汉代称邑楼,南北朝时称勿吉,隋朝改成靺鞨,在这几百年中,尽管中原王朝屡次更迭,但女真的祖先一直和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屡次谴使入贡。鱼宏亮:女真族一直活动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它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明代,连续不断地存在着,到了明代,它大概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建州女真,一个是海西女真,一个是野人女真,底下又有许多小的部族,从永乐七年开始,明朝在东北地区建立了正式的行政管理机构,叫奴儿甘都司,奴儿甘都司就管理北到外兴安岭,东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这是正式的行政管理机构,从行政上来讲,它是属于正式的明朝的领土范围。朱诚如:他们女真这个部族,它从金以后不停地在移动,建州女真移动的步伐最快,它从黑龙江流域移到长白山,最后在这个辽宁新宾东部山区定居下来,应该这么说吧,在明代中国哦已经是高度发达的封建制文化,那么汉族地区的农业经济文化和现今的这个封建制的经济形态,对少数民族地区肯定是对他有影响的,那么你越接近汉区,受汉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所影响,这样呢,这个少数民族的提升就快。位于今天辽宁锦州的北镇,在明代被称为广宁城,是辽东的军事重镇及广宁卫,当时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就带兵驻扎于此,并与后金政权多次征战,争夺辽东治权,为表彰李成梁驻守辽东有功,明王朝特修石牌坊一座,这座李成梁石牌坊如今依然屹立在北镇城内,鼓楼以南。明朝对女真众部族的管理,一直是实行卑仍旧俗,各统其部,即分而治之,互相牵制的策略,是不允许一家独大的,大明一直以来察哈尔蒙古、朝鲜为屏藩,注意平衡应对女真各部,所以李成梁带兵不断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再一次攻打女真部落的战斗中,觉昌安和塔克世父子二人,为李成梁做向导,却被军士误杀,作为补偿,李成梁代表明朝,任命觉昌安的孙子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殊不知这位新任命的年轻人正是日后叱咤风云、撼动明朝根基的努尔哈赤。很多女真头领,通过这样的政治任命成为明朝敕封的官员,明朝规定建州各卫都要以时朝贡,朝贡制度是我国古代管理周边藩属国家的特有形式,包含了政治与经济的双重目的,,一方面,藩属地方通过朝贡向中原王朝定期述职,报告地方管理事务,并向中央贡献朝贡物品;另一方面,通过朝廷的赏赐和马市制度,属国获取盐、铁器、农具等生产与生活资料,作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年轻的努尔哈赤也曾经带着他的朝圣队伍向中央进贡,中原的地大3物博,皇权的巨大诱惑,以及埋藏心底的杀祖、杀父之仇,也许在那时就已经开始让努尔哈赤的心不再安分。赫图阿拉是满语的发音,其意为横岗,走在辽宁省新宾县永陵镇老城村的街道上,我们可以回顾努尔哈赤草创这第一座都城时的艰辛。从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集合祖父辈留下的力量,开始着手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到公元1603年,建造了赫图阿拉城,努尔哈赤迅速实现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他避免与海西女真发生冲突,并且对蒙古、朝鲜拉拢合作,对明朝中央政府表示恭顺,每年谴使通好,进贡岁币。潘振平:他比较能够沉得住气,他跟那些一般的,这是我们所描写的蛮族的那些首领不一样,那么蛮族首领就是很豪爽,然后我碰到这些情况,我就做出反应,然后我就大杀大砍,他不是这样。努尔哈赤不仅有勇,而且有谋,在向东征服了东海女真各部,向西兼并海西女真各部,招来大量民丁之后,他初步建立起统治秩序,并且创立了以旗统人,以旗统兵,出则备战,入则务农军政合一的统治形式,这就是满族统治者实行的八旗制度,所谓八旗,是以黄、白、红、蓝四色旗为单位,下设牛路、固山等的组织形式,后来由于人口增加,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色旗,共为八旗。潘振兴:八旗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财产关系,这就解决了它的一个分配的问题,财产的归属的问题,清朝一直到入关以后还是很清楚的,谁的牛录出多少,他是轮换的,是很公平的,你还不能说都你们去,都他去,不行,大家都得去,所谓8家,都得去打,大家再一起来分战利品,少数民族的这些首领,其实最主要的一个就是组织能力,号召能力,成吉思汗是这样,努尔哈赤也是这样,但最主要的能力是提供一个组织形式让大家跟着他走。据明人记载,努尔哈赤好看三国水浒二传,自谓有谋略,这些保存下来的老满文木简,正说明了这一点,努尔哈赤于公元1599年下令,以蒙古文的字母,女真语的发音创造了满文,进一步完成了他对女真各部的统一大业。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追溯其先祖北宋时期的女真政权—金,建立新的政权,大金,史称后金,自称奉天承命养育列国英明汗,改元天命,开始学习中原地区的政治文化。朱诚如:努尔哈赤从万历十一年,就是1583年开始,到1616年,33年不到34年时间,他的势力不断地壮大,实际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韬光养晦,他在这三十年里头,明朝政府养虎为患,他的力量壮大起来了,最后得以和明朝对抗。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口号,正式对明发动进攻,一战即克抚顺。潘振平:女真都是战士,他们的弱点就是他们分散,只要他们得到有效的组织,那他就能形成可怕的战斗力。黄一农:你不能不佩服这个民族,他的很多的制度方法呢很特别,它规定谁最先爬上城墙,第一个攻上城的话,我就给你赏赐,那这有什么了不得,我们现在也会想得出来呀,但是呢,他给你的赏赐是什么东西呢,他是给你世袭制度,就给你一个爵位,你因为这个功劳封赏,你的子子孙孙都有机会继续不断的承继,所以你不是只为了自己一己的利益呀,你为了一个家族啊。公元1619年,面对辽东迅速崛起的后金,明朝汇集了几路大军,由辽东经略杨镐为总指挥,率军88000多人,朝鲜以大将姜弘立为五道都元帅,带领13000多人前来助战,此外,努尔哈赤尚未降伏的叶赫步兵也前来参战,总兵力达十几万,分兵4路,直指后金都城赫图阿拉。4朱诚如:明朝后期的卫所腐败,卫所腐败了,调动那些士兵去准备打仗也不能打,长期不训练,卫所制度,卫所的官兵他不仅仅当兵,他是主要从事生产,家族也带了,他们在哪有什么训练,基本上都种地了。而努尔哈赤兵力仅有一万,虽处劣势,他却豪迈坦言,随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这便是努尔哈赤一战成名的萨尔浒之战,以少胜多,胜的淋漓尽致,经过此战,明、金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改变。鱼宏亮:萨尔浒之战的失败,表面上看主要原因在于明朝几路大军缺乏统一调度,缺乏协同作战的结果,最后呢被金朝各个击破,从而导致满盘皆输,这暴露出明朝在军队管理上长期贪腐横行,野战单位缺乏训练,将士人心浮动,使得军队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立即溃散,没有能力迅速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或者反击措施,从这个后来的反思来看,从前线的将士到朝廷大臣,甚至皇帝本人都负有责任,所以这场战争的失败,反映出明朝后期,军事、行政、制度都在走向衰败,这场战役是制度腐败的效应延伸到基层组织毛细血管中,所带来严重后果的一个典型事例。400年前的萨尔浒战场,如今已经被水淹没,成为了位于辽宁抚顺以中大伙房水库库区的一部分,平静的水面让人难以想象,当年女真军队的金戈铁马是如何威震天下的。萨尔浒一战令明朝在蒙古、朝鲜、诸藩属国家中的声望一落千丈。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大军再下明朝关外重镇沈阳、辽阳,随后迁都沈阳,改名盛京,并陆续占领了辽河以东70多个城池,辽东地区的整体态势,日益对明不利,但是明朝中央由于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还在无休止的争论着战还是守的问题。朱诚如:中央政府里头,官员和
本文标题:第88集入主中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3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