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7高三一轮复习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唯物辩证法及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唯物辩证法(1)总的特征:联系的观点和_____的观点。(2)实质与核心:矛盾规律即_________规律。(3)要求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根本观点①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_____。考点一唯物辩证法及矛盾概念发展对立统一动力2、矛盾的概念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矛盾的双方始终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不是任意的两个方面,而是构成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是具体的,多样的,不局限于“好”与“不好”两个方面。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1)矛盾双方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考点二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欣赏课本P67页漫画,你认为“他敢剪断绳子吗”?为什么?1.矛盾的同一性(统一):(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材料一: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材料二:塞翁失马,焉知非之福材料三:居安思危;化险为夷材料四:酿酒窖泥奇臭,酿出名酒特美;香鲸的粪便奇臭,燃烧后却香味浓郁四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哲理?试分析一例。哲学所讲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2.矛盾的斗争性:注意:生活中所说的“斗争”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斗争性的表现形式有:有对抗性矛盾(如互相否定、互相反对)和非对抗性矛盾(如互相区别:作用、功能、地位的不同)等。下列成语、俗语或名言各包含什么哲学道理?(1)居安思危(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3)你中有我,我中有你。(4)乐极生悲(5)趋利避害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依赖或相互转化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矛盾斗争性(6)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相互转化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区别:a.含义不同b.表现不同C.特点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②斗争性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联系:寓于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求: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以斗争性为前提A.依存离不开斗争B.转化离不开斗争性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矛盾联系运动变化发展构成引起推动事物内部(内因)事物之间(外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对立统一一分为二同一性斗争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对的绝对的原理小结【原理内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同一性以差别和斗争为前提:没有斗争,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方法论】(1)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考点二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例1.下面的漫画中一个本来应该牵着狗走的小朋友却被狗牵着走。其寓意主要启示我们()BA.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认识事物必须把握其发展的趋势D.必须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例2.(2014·高考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解析:审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基本属性。解答本题,首先应答出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并进行知识细化;然后分别结合材料分析机器人与人对立表现在什么地方,统一表现在什么地方即可。答案:①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机器人与人存在对立的一面,机器人的使用会造成一些工作岗位的减少,致使一些人失业。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机器人与人存在相互统一的一面,机器人是由人制造和使用的,机器人的使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要求人提高自身素质,管好用好机器人。A.时时有矛盾(纵向)B.事事有矛盾(横向)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而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事物的运动形式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无处不在。典型案例分析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4、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方法论要求:正确对待矛盾---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反对片面性、一点论。考点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2、矛盾的特殊性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②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点③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矛盾的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不同、区别、特点、特色、相异因地制宜、随机应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典型案例分析•1、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2、萝卜白菜,各有所爱;•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5、张冠李戴;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火上浇油;千篇一律,一刀切;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A,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另方面…B,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①辩证关系a.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它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②方法论意义坚持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认识秩序,办事情时坚持把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普特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方法论要求:【知识拓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具体运用:(1)认识事物,要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2)做工作,“解剖麻雀”、抓好典型,先试点后推广;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借鉴他人(他国)成功经验等。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矛盾不同时时矛盾不同矛盾双方不同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皆有双方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两个方面不同事物同一事物矛盾双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对待矛盾方法论把握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1)含义:1、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考点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一个复杂事物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同时,国家也特别生态文明、网络信息安全、社会保障、防震减灾等问题。(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①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第二次国内革命时,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其他是次要矛盾;抗战后,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是次要矛盾。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打蛇要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眉毛胡子一把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反对不分主次、颠倒主次(3)方法论:B.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比如:“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反对只抓重点不顾其他,搞”单打一”要学会“弹钢琴”小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1)含义(2)关系①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方法论①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要求我们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该不该大力发展核电?2013年,在经历了两年多的低谷之后,世界核电的发展呈现出走出日本福岛核事故阴霾的趋势。日本核泄漏事故2013:重振信心与积极发展核电成为2014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禹民表示,准备将内陆核电恢复起来,首先将启动沿海核电站,内陆核电站则会列入下个五年规划。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董事长王计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时表示,无论是治理环境还是解决能源,我们都必须选择核电。1、如何看待核电问题?2、中国该不该积极发展核电?3、请说说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呢?为应对能源危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必须发展,但前提“确保安全”。利大于弊。利:能量密度高,污染小。弊:放射性污染。矛盾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利的方面)矛盾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弊的方面)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①二者相互排斥、相互依赖(比如:利与弊、高与低)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次矛盾与主次方面的区别:复杂事物一个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常用在“办事情”,解决问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怎么找出问题关键。如攻打锦州,处理中美关系,经济为中心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常用在“看问题”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强弱等。如什么是社会主义,人的本质,网络的利弊,一国两制•可以用来判断二者区别的一些重点词语:•“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等说法都可以判断为抓•“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占主体”等词语都可作为矛盾的识别依据。(1)含义(2)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方法论要求:①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主流。②同时,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忽视支流。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既看主要矛盾一种矛盾既看主要方面又看次要方面复杂事物抓重点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关系: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论重点论又看次要矛盾要全面3.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考点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我国宋朝时期,京城有位很有名气的裁缝,他裁的衣服特别的合体,那么他有什么“秘诀”呢?传说有一次,御使大夫请他去裁一件进宫穿的衣服,裁缝手脚利索地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问:“请教御使老爷,您当官多少年了?”御使很奇怪,反问他: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还要问这些干什么?”初任高职意高气盛挺胸凸肚后短前长任
本文标题:2017高三一轮复习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3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