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5年滨州市第二次高考模拟历史
2015年滨州市第二次高考模拟历史13.鲁僖公九年,管仲在齐国葵丘召集了诸侯盟国开会,订立了《葵丘之约》,以周天子的名义宣布了如下五个条款:“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条款表明A.诸侯拥戴周天子B.诸侯国积极推行宗法制C.诸侯反对分封制D.诸侯国彼此能和平共处14.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D.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15.据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闲冗之员,全凭情面,如州县干脯之例,名列局中,身居局外,此等无功食禄,坐耗利源……每岁亦需巨资”。一些总办经常以“办公为名,位置私人,滥行收录”。这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弊端B.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曲折性C.洋务企业的腐败情形D.官营企业中经营管理不善16.观察下面两幅地图,据此推断正确的是A.斗争的对象相同B.斗争的中心区域相同C.斗争的策略相同D.斗争所属的范畴相同17.以下是中国19世纪七八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四运动前后以及建国以来四个时期留学主要路线示意图。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留学主要路线相符的是ABCD18.有抗日将领在评价某战役时指出,这一行动的伟大意义在于“我们反攻了敌人,振奋了华北的人民……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锻炼了八路军。”该战役是指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百团大战D.孟良崮战役19.罗马“公民与臣民之间的差别从此消失,除奴隶外的自由民,已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该现象主要得益于A.公民法的制定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C.万民法的推行D.《十二铜表法》颁布20.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这一时期兴建铁路热潮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民主政治发展B.各国思想观念的转变C.经典物理学的指导D.世界市场发展的需求21.罗斯福新政时期某艺术家的歌曲唱到:“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歌曲反映出当时A.美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B.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C.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的处境D.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阶级矛盾22.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主要目的是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的转移D.防止日本经济衰退从而影响自身发展23.《经济学家》周刊不仅把某两个国际组织比作“共享诸多内脏器官却有不同头部的连体双胞胎”,而且更称其中的一个组织为“美国和25个小矮人”。这两个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与亚太经合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与关贸总协定38.(24分)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图二欧洲新航路(1)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6分)(2)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并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6分)(3)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到15、16世纪东西方商贸之路即将发生兴衰转变的经济原因。(6分)材料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4)从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及国际经济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6分)39.(22分)思想和科学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当代,随着对中世纪文献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已改变把中世纪看作是“黑暗的世纪”、“无所作为的世纪”的观点……在西欧,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自然科学所展开的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的发展。——摘编自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1)有人说“中世纪是一个在黑暗中孕育着希望的时代”。据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材料二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材料三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比较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关于人文主义的不同内涵。(8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关系”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8分)46.(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梭伦改革并不彻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着不平等,不过梭伦改革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尖锐的社会矛盾进行了缓和。——孙林《浅谈梭伦改革及其影响》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1)结合梭伦改革的措施,指出其改革存在着不平等的表现(4分)(2)材料一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评价梭伦改革的?运用这一方法评价材料二的结论。(6分)47.(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伏尸二十九万,变法三次君权变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家,千万之中人,暴骨如莽,城市为墟。”“则莫若立行乾断,不待民之请求迫胁,而与民公之,明定宪法,君民各得其分,则路易十六必有泰山磐石之安,尧舜之誉,生死荣衰,国家长久。”——摘编自《康有为政论集》(1)据材料,指出康有为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及其依据。(4分)(2)指出康有为如此评价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意图,并分析其意图能否在中国真正实现。(6分)48(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课战云密布的欧洲一……二……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四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根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目录摘选(1)材料一中列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科技和思想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对其再补充两项,并说明补充理由。(4分)材料二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向它们证明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引起了一场激烈、持久的争论;……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阿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凡尔赛和约》对战争的责任是怎样认定的?这一认定是否公平?谈谈你的看法。(6分)13.B14.D15.B16.D17.C18.C19.C20.D21.B22.A23.A38.(1)因素:抑商政策松动,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航海造船技术提高(或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等);农耕经济发展(或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区域贸易向国际贸易转变(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贸易范围扩大也可以);(2分)欧洲占据主导。(2分)作用: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推动人类文明的转型与进步。(2分,任答一点即可)(3)原因:中国固守自然经济(2分),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2分),推行重商主义和鼓励海外贸易。(1分)(4)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2分)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2分)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加强该地区的经贸联系与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2分)39.(1)理解:一方面中世纪处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之下,压抑了人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被看作是“黑暗的时代”。(2分)另一方面,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和大学对科学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古代科学著作的翻译,这些都为文艺复兴的发生做了准备,因此被看作是“孕育希望的时代”。(4分)(2)宗教改革:否定教会的权威,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4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王权和教权,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4分)(3)观点:人文主义推动近代科学的进步,近代科学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或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2分)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革时期个人独立思考和主体意识增强,推动人们重视实验,主动认识自然界;启蒙运动倡导科学精神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3分)中世纪的科学研究,印刷术的传播等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科学特别是经典力学的提出为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3分)46.(1)梭伦改革通过财产等级制度以财产资格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由四个血缘部落选举产生四百人议事会,有利于氏族贵族对部分政权的控制。(4分,任答一点即可)(2)辩证地看待(一分为二的方法)。(1分)材料二只看到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观点片面。(1分)商鞅变法一方面使秦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推动了社会转型。另一方面推行严刑峻法、抑商政策、文化专制等措施对后世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4分)47.(1)态度:否定(或批判)(1分)依据:法国大革命暴力血腥,破坏力大;革命导致法国政局动荡;改良有利于巩固统治。(3分)(2)政治意图: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2分)不能。(1分,但只表明态度没分析不得分)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西方列强的干涉;封建思想根深蒂固。(3分,任答三点即可)48(1)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理由:19世纪下半期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后起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这是一战爆发的经济因素。(2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由:两大集团的对峙,激化了彼此间的矛盾,是一战爆发的军事因素。(2分)(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得分,仅补充没理由不得分)(2)德国及其盟国应对战争负责。(2分)不公平。一战的全面爆发是两大集团矛盾激化的结果;一战的性质是双方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程序不公正(未经审判、德国未能参加和会亦可)。(4分)或公平。德国大力扩军备战,力图争夺世界霸权;大战首先开始于德国和同盟国一方的进攻。(从公平的角度分析原因最高可得2分)
本文标题:2015年滨州市第二次高考模拟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37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