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综合04高考政治说明
1112004高考政治说明2004年高考政治学科考试范围(中学生时事政治报)转贴自:中学生时政报第一部分经济常识1.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企业和经营者(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4.产业和劳动者(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银行和储蓄者(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我国对外贸易和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哲学常识1.唯物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3)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4)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5)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3)规律:规律的含义,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2折性的统一。(9)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3.认识论:(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2)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3)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4.人生观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第三部分政治常识1.我国的国家制度:(1)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3)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依法治国。(4)我国的公民与国家: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1)政党与政权:政党的特征,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3)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我国的宗教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1)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主权国家及其权利,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法。(2)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实质。(3)我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第四部分时事政治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3.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4.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
本文标题:20综合04高考政治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4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