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1.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火上烧油B.百炼成钢C.玉不琢、不成器D.死灰复燃2.小明欢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3.实验室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量筒4、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A石蜡融化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5.我国古代有几大闻名世界的化学工艺是()A.烧陶瓷、指南针、造纸B.烧陶瓷、冶铁、印刷、酿酒C.烧陶瓷、造纸、冶铁、制火药D.制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6.下列玻璃仪器名称错误..的是()A.漏斗B.锥形瓶C.集气瓶D.长颈漏斗7.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C.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D.电取暖器取暖8.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9.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氢气的可燃性B.铝的导电性C.氢氧化钠的腐蚀性D.碳酸的不稳定性10.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米饭变馊B、牛奶变酸C、湿衣服晾干D、铁锅生锈1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木柴燃烧B.冰雪融化C.白磷自燃D.食物变质12.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日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的是()2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盛B.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C.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D.物质机械运动的规律13.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制霓虹灯B.塑料吹拉成塑料薄膜C.石墨作电池的电极D.氮气做保护气14.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A.计算机动漫游戏的开发B.“神七”飞船从地球轨道转到月球轨道C.“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D.新型药用有机分子的研制15.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铁铸成锅B.葡萄酿成酒C.木柴燃烧D.面包发霉16.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置1个5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A.8.3gB.7.7gC.3.3gD.2.7g17.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18.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化铜的颜色是黑色B.酒精有挥发性C.白糖易溶于水D.汽油能燃烧19.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20.下列描写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白玉为床金做马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日照香炉生紫烟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211.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可燃性B.酸碱性C.氧化性D.挥发性2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3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C.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24.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10.2g食盐,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稍微偏左,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A.移动游码B.减少食盐C.增加砝码D.增加食盐25、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26、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以下三种成分的含量有较大差别的是()A、氢气、氧气、氮气B、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C、氧气、氮气、二氧化碳D、水蒸气、氧气、氢气27、张涯取用8mL液体时,最好选用的仪器是()A、胶头滴管B、10mL量筒C、50mL量筒D、100mL量筒28.徐建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B.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29.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属于化学变化B.属于物理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3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错将砝码放在了左盘,称量物放在了右盘,平衡时砝码的质量为30g,游码的质量为2.6g,则该同学称取药品的实际质量为()A.29.4gB.27.4gC.28gD.32.6g3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A.大于15mLB.小于15mLC.等于15mL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47分)32.(8分,每空2分)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⑴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⑵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4⑶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⑷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33.(18分,标号和名称每个1分)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ABCDEFGHI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⑤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⑥量取液体时,需要用和;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和。34、(6分,每空1分)将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质。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把块状硫研成粉末,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的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35、(10分,每空1分)根据下图所示仪器回答:(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5(2)填写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①配制溶液时,用来溶解固体的容器是_________;②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____;③加热试管内溶液时,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④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_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应___视;如果读数时采用俯视的方法,则读数结果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三、实验题(共15分)36.(11分,每个序号1分,其他每空1分)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哪些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自顶端起约1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cm;⑤形状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凹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2)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______________;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4分,每空1分)指出右图中倾倒液体药剂时的错误: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下表中所列实验操作不当,或缺少试剂,或选用试剂不对而造成实验失误,请你找出每个实验失误的主要原因,把序号填入答案的空格中。39.某地曾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失误的实验失误的原因答案(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呈紫红色(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集气瓶底炸裂(3)用双氧水制氧气时,短时间内没有气泡A集气瓶底没有留水或细沙B没有加催化剂C试管口没有放棉花(1)(2)(3)6项目亚硝酸钠(NaNO2)氯化钠(NaCl)水溶性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81.5g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35.8g熔点271℃801℃沸点320℃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1413℃跟稀盐酸作用放出红棕色的气体NO2无反应(1)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个物理性质:①,②;(2)检验亚硝酸钠的方法可以是:。40.(10分)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⑴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右图A,这证明焰心。⑵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右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⑶猜想和验证猜想操作现象结论假设①:焰心气体含CO2在未点燃的短玻管上口.假设①不成立假设②:焰心气体含CO用表面烧黑的灼热钢丝迅速插入短玻璃管上口烧黑的钢丝变成红色假设③: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手入焰心,上端假设③成立试用火焰点燃。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41.酒精灯是中学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加热仪器,请回答下列与酒精灯有关的问题:(1)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这种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2)化学实验中,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应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本文标题:走进化学世界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4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