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09年宁波市科学中考复习——生命科学余姚市梨洲中学朱延芳一、2006、2007、2008年科学中考(生物部分)考点回顾二、回眸真题,分析命题特点三、2009年命题展望四、生物部分复习建议2006年科学中考生物部分考点题号题型知识模块水平要求分值8选择了解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及其预防措施a313选择STS(污染、疾病、碳氧循环、气候)a217选择以生物体生长为背景的科学探究b221选择能区别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b227选择人体每分钟的脉搏次数a231简答血管的分类;血液循环中的物质交换a634简答了解常见的群落;结合实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a/b437简答学会使用显微镜b439简答植被的作用a242分析计算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描述蒸腾作用b/a42007年科学中考生物部分考点题号题型知识模块水平要求分值5选择了解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及其预防措施a311选择种群的概念;细胞分化的意义;近亲结婚的危害;人体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名称a213选择植树造林、生态平衡、生态农业a216选择影响人体生存的因素(呼吸、水、光等)a223选择对科学史的了解;同时考察“懂得遗传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b225选择显微镜的使用b231(2)简答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b233简答知道人体生殖中的胚胎发育(起点、场所)能区别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a/b634简答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条件;结合实例说明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b442分析计算概述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科学探究a、b62008年科学中考生物部分考点题号题型知识模块水平要求分值11选择知道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的层级关系a315选择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探究植物种子萌发时期的呼吸作用;理解植物呼吸作用b318选择显微镜的使用b326简答科学探究;知道影响酶催化效率的若干因素b/a429简答概述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举例说明基因工程b/a431实验探究动物的分类;科学探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635简答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描述健康的概念了解传染病特点a606年共31分,其中a:19分(61%)b:12分(39%)07年共31分,其中a:17分(55%)b:14分(45%)08年共29分,其中a:19分(66%)b:10分(34%)06.07.08宁波市科学中考涉及到生物知识的模块主题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显微镜的使用、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及其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动物分类)、细胞分化、种群群落的概念、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描述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血液循环植物水分的散失、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意义、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种子萌发时的呼吸作用主题3:生命活动的调节能区别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说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题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人类的胚胎发育、基因工程、懂得近亲结婚的危害主题5:人、健康与环境了解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及其预防措施、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描述健康的概念、了解传染病的特点其它:科学探究STS主题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检索表、生物分类单位、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无机盐的作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新陈代谢原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人的呼吸、尿的形成和排出、血型和输血、新陈代谢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主题3: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感应性、人体激素、以体温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主题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方式、种子萌发、人的发育、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遗传物质、生物进化主题5:人、健康与环境人体免疫、平衡膳食、人类常见疾病、急救基本方法、人口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二、回眸真题,分析命题特点几乎没有考核那些死记硬背的科学知识,考察了学生通过所学科学知识解释科学事实、原理的能力、分析科学实验中的有关信息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1)突出主干性,重视双基考查(2)突出生活性,落实应用性(3)突出时代性,关注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4)突出实验性,体现科学探究(5)突出教育性,倡导积极的价值取向(6)突出综合性,加强学科间融合(1)突出主干性,重视双基考查下列选项中,各概念之间能构成图中包含关系的是选项123A导体金属铜B细胞组织器官C臭氧氧化物化合物D太阳地球火星考查的生物知识: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的层级关系0811081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和氧气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绿叶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D.环境温度的高低对种子的呼吸作用无影响考查内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及意义;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时期呼吸作用的影响;理解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0711.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宁波市区所有的鸟可称为一个种群B.细胞经过分化可产生不同的组织C.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大D.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2)突出生活性,落实应用性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利用生产、生活、社会中真实的科学情景,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情感,从而为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理解科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0716.图为某公园的一个水上运动项目,封闭塑料球内充有3m3左右的空气,小朋友可以漂浮在水中玩耍,但在球内时间不能太长。下列选项中,影响小朋友呆在球内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是()A.人体的含水量B.球内二氧化碳含量C.球内氧气含量D.球内的明暗程度考试内容:影响人体生存的综合因素(呼吸、水、光等)0734.图示为某公园的绿篱,仔细观察被绿篱遮盖的土壤,发现很少有其它植物生长,而绿篱外围相似的土壤中,其它植物生长良好。这一现象说明光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该公园可看成一个半人工化的生态系统,与天然的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其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考察:植物生长的条件;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074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喝剩的茶水中茶叶发霉的现象,这是因为霉菌能从茶叶中获取自身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在适宜的条件下不断生长与繁殖的结果。(1)霉菌是一种真菌,从生态系统组成的生物成分来看,霉菌属于分解者。(2)某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生长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A、B装置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对照,通过实验可得出霉菌的生长与繁殖跟空气或氧气有关。(3)为了进一步探究水分对茶叶上的霉菌生长与繁殖的影响,你的实验设计是将相同的干燥茶叶两等分,并将其中一份用水湿润(无菌)(1分),将两份茶叶置于相同的适宜的环境中,观察比较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情况(1分)。考试内容:概述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实验设计;读图得出结论。(3)突出时代性,关注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联系新的科技成果、社会热点等设置新情景,考查学生在新情景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常见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0829发展生态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图所示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1)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1.28分)(2)人类运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一种生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上,可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农作物和家禽家畜。考试内容:概述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举例说明基因工程(0.91分)0835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1)当地震发生的时候,人体会产生许多应激性反应,这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配合、共同调节的结果。(2)地震发生后,灾区有许多学生尚未走出痛失亲人的阴影,目前正处于健康和疾病的过渡状态,即亚健康状态,急需心理援助。(3)“大灾之后防大疫”。地震发生数天后,为了预防_______(填“传染病”或“遗传病”)流行,救灾部队和卫生防疫部门对灾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消毒杀菌行动。(4)今后,如果在教室里感觉到大地震动以后,我们应尽快做到①切莫慌乱,迅速撤离②立即躲在课桌下③保护好头部,迅速远离楼房④迅速撤离到空旷处。(请写出一条相关的避灾措施)本题直接通过汶川大地震这一重大现实事件创设情景,一方面以地震、抢救、消毒为主线,说明应该依照科学的规律对待事件,另一方面体现了关爱生命应运用科学手段,科学可以帮助人们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是应对自然灾害的主要方法。希望通过这样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对科学的认识,对科学思想的建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63分1.55分1.98分1.97分)(4)突出实验性,体现科学探究重视实验内容和方法的考查,突出科学探究过程所需技能与能力的考查,把科学探究真正落到了实处。实践了“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努力“突出科学探究、体现科学本质”。0818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考试内容: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使用显微镜0827小科同学将一片土豆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查阅资料后,她知道土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这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于是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常温下将几片土豆放入甲注射器,分别往甲、乙两注射器内注入相同体积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如图所示),密封后观察注射器内气泡产生的速率。(1)小科设计的乙装置起对照作用;(1.47分)(2)小科把乙注射器放在0℃的环境中,发现产生气体的速率减小,说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与温度有关。(1.66分)考查:影响酶催化效率的若干因素;实验方法;0831中国女排北仑主场的吉祥物“圆圆”,其原型是宁波市独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镇海棘螈。目前它的数量只有350多尾,比大熊猫还稀少,已濒临灭绝。(1)镇海棘螈在陆上产卵,卵孵化后,幼体再进入水中继续进行个体发育,成体则在陆上生活.它和大鲵同属于两栖类动物.(1.4)(2)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是否与其产卵习性有关?中科院的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收集到的60颗镇海棘螈受精卵平均分成6组,在适宜温度下,分别将它们放在陆地上、池水下深1cm、5cm、10cm、15cm、20cm处,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孵化率。科学家设计的实验可以研究两个问题:①受精卵在陆上与水中的孵化率是否有差异?②受精卵在水中的孵化率与受精卵在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1.54)(3)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原因除了可能与陆上产卵习性有关外,还可能与其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关,如:气候异常、①农药污染②水池减少③天敌捕食④人为因素等。(1.82)这是一道原创题,以身边的动物——镇海棘螈为背景,考察动物的分类;科学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知识。题材的新颖。(5)突出教育性,倡导积极的价值取向0733.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母亲是伟大的,我们应该铭记。请回答:(1)人类胚胎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2)人类的胚胎主要是在母亲的子宫中发育的(填相应的器官名称)。(3)母亲妊娠至两个月时,常会出现呕吐。从神经调节的反射类型看,该现象属于非条件反射。考试内容:知道人的生殖中的胚胎发育;能区别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6)突出综合性,加强学科间融合试题立意从科学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出发,体现科学素养的价值取向。0617.科学家观测到一种水生细菌,它具有沿地球磁场游动的向磁性。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菌细胞中沿长条轴线排列着大约20颗细黑粒。若将这种细菌在不含铁的培养液中培养几代后,其后代便不再含有这种细黑粒,同时也不再具有向磁性。由此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细黑粒可能存在磁性B.细黑粒可能含有铁元素C.生存环境的改变不影响生物体内元素的含量D.在强磁场附近该细菌的运动方向可能会改变体会每年考试条目的修改变化,可从更广地视角体会不变考试条目的分量和考试条目修改的原因。㈠条目变化不大修改—
本文标题:生物部分考点回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