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2地球表面形态全部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滑雪胜地阿尔卑斯山脉纵贯北美的落基山脉世界最长的安第斯山脉(南美)高山耸立的青藏高原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急流跌宕的瀑布起伏和缓的大兴安岭孤峰林立的岩溶地貌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汊纵横的珠江三角洲这些千姿百态的地形是怎么形成的呢?是与生俱来的吗?还是由于岁月的蹉跎不断变化形成的呢?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仍在变化着,大家熟悉的成语“沧海桑田”也正是说明了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我们今天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整个地壳演化史的一个“镜头”。“冰雪覆盖”的雪山科学家经过对当今世界上最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的考察和精密测量,发现它在2500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科学家还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许多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而且还发现喜马拉雅山现在还在不断地升高(上升的速度是每年18.5毫米)。据考证,现在台湾海峡的底部也保留着古河道的痕迹,也就是说曾经是陆地.上海的崇明岛的面积每年不断增长.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的底部也保留着古河道的痕迹,崇明岛的面积不断增长,以上都说明了什么啊?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地质作用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照能量来源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活动:阅读P36页,《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完成下表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外力之间的关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太阳能重力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内力塑造地表的骨架,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是来修饰地表的,使地表变得趋于平坦。两者共同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形水滴石穿用地质作用的观点,以下成语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稳如泰山海枯石烂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坚如磐石下:内力作用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地壳是怎样运动的?这个问题是历来许多科学家力求解决的,也因此提出了许多学说,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的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它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此外,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板块运动分为两种基本关系: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或者相邻的板块彼此分离。[活动]阅读教材P36页内容,以及图2-10《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2.说出六大板块与六块大陆名称。阿拉伯半岛与台湾岛分别位于哪个板块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哪两大板块交界地带?此处板块边界属于何种类型?生长边界是两个相互分离的板块之间的边界。常见于洋中脊板块张裂形成海岭(大洋中脊)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25美洲板块非洲板块生长边界在海上形成:海洋海岭(大洋中脊)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消亡边界陆洋碰撞往往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陆陆碰撞形成山脉消亡边界,是两板块间碰撞的边界就叫消亡边界28北美落基山脉南美安第斯山脉马里亚纳海沟岛弧板块移动对地貌影响举例边界类型板块碰撞陆陆相碰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阿尔卑斯山消亡边界陆海相碰大陆板块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形成海沟南美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屿消亡边界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和红海生长边界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下: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留下的”痕迹”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主要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褶皱断层褶皱一般来说,中间隆起的叫背斜,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地形:一般来说,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向斜山思考:背斜谷和向斜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背斜谷褶皱→地形倒置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背斜谷)。向斜地区的岩石在褶皱作用下被挤压,比较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反而成为山岭(向斜山)。后期:外力作用向斜成山地质构造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地表形态常见地形特殊地形及成因褶皱背斜向斜岩层上拱岩层下弯常形成山岭背斜成谷中间老两翼新中间新两翼老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向斜成山顶部受到张力易被侵蚀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下:断层圣安德列斯大断层地质构造岩层形态地表形态举例断层地垒地堑两侧陷落中间突起中间部分相对下沉山地台地华山西峰、峨嵋山万佛顶、庐山、泰山谷地盆地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地垒地堑地堑峨眉山万佛顶华山西峰吐鲁番盆地意义31背斜:良好的储油、气构造;铁路隧道。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水库坝址选择点断层:隧道、水库选址时,应避开,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气油水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构造地貌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隧道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三)火山、地震和地表形态日本富士山火山↓地表形态熔岩物质堆积形成火山口、火山锥地震与地表形态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后,道路开始出现裂缝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风化侵蚀产物物质沉积搬运作用因素变化形成侵蚀-堆积地形裸露地表风化壳风化侵蚀2020/1/13球状风化中国各区的地表形态,想想它们受哪些外力作用的塑造?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因素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侵蚀作用形成地貌举例沉积作用形成地貌举例沟谷、峡谷、瀑布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戈壁,雅丹地貌等新疆的“魔鬼城”沙漠、沙丘、沙垄等塔克拉玛干沙漠50冲积平原51长江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流入海口处,由于流速减慢,导致泥沙淤积,从而形成河口三角洲。53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由于流速减慢,导致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冲积扇54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扇的形成有什么异同?同:河流搬运沉积作用异:位置、形态黄土高原横跨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6省,面积64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100米-300米。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高原上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黄土高原为什么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黄土高原56喀斯特地貌贵州地下溶洞风蚀地貌塔克拉玛干沙漠移动沙丘的构造静止沙丘的构造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破坏交通。风力堆积作用戈壁沙漠黄土风向63水拍云崖2020/1/13峡谷海蚀崖与海蚀穴1广西北海涠州岛海蚀拱桥4大连“恐龙探海”海蚀拱桥与海蚀柱2丹霞地貌:在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单崖以及石山、石峰、石柱等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丹霞山的岩石含有钙质、氢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红色,是红色砂岩地形的代表,为典型的丹霞地貌。72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修筑梯田填海造陆缓坡修筑梯田,既利于耕种、收割,又利于保土、保水、保肥。在山区沿等高线修筑梯田陆地削低、海面缩小、陆地面积变大2020/1/132020/1/13人工岛
本文标题:22地球表面形态全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47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