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3高考二轮复习第三章第3节实用类文本阅读
精品系列资料郑州市经五路66号400-688-1789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1页共8页第3节实用类文本阅读【聚焦重难点】考点考查范围涉及省份命题预测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C级)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C级)主要涉及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对文章语言特色及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够概括中心意思。福建卷、广东卷、辽宁卷、新课标卷、山东卷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兼有客观题。【与高考对接】考点一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考点解说所谓筛选,即确定对象,就是针对题干的要求及其提供的信息,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题干信息与语言材料信息对应的信息。所谓整合,即调整组合所选信息,就是把筛选出的有用的材料按要求分类,用准确的语言把加工过的信息进行描述或总结概述。考题展示考题1(2012年广东卷)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5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的合理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提炼。访谈在记者的提问和总结的带动下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均为秦绍德对“寂寞出学问”不同方面的认识,由此分别列出要点即可得出答案。【答案】①治学精神方面:要有坚守学术,静心求实的精神;②治学态度方面: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热爱;③治学环境方面:媒体与学者应当形成良性关系,要弘扬学术精神,学术成果而不是学者的私生活。考题2(2012课标卷)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传主的性格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而本题限制为“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难度,概括时也不会遗漏,我们不妨先找出区域(如第二段和最后一段),寻找关键句,然后从中归纳。【答案】①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注重积累,追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技法点拨此类试题一般按要点给分,所以全面作答,掌握解答要领最关键。1.读懂题干,明确题干问题。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提示,确定如何答案。2.细察语境,确定答题区间。把命题所涉及的内容放回原文,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还要认真探求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它们之间的关系。3.按分配点,分条陈述。一般情况下,4分题2个要点,6分题3到4个要点,并且答题时要标精品系列资料郑州市经五路66号400-688-1789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2页共8页上序号,使答案醒目。同时注意答案不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重复罗嗦。4.组织答案方法有效。一是要紧扣题意要求;二是善于利于文中的关键词语;三是注意语言的概括性。考点二分析语言特色考点解说分析语言特色主要是指对文本呈现出来的语言个性,是叙述性的还是描述性的,是平实的还是绚丽的,是深奥艰涩的还是平易晓畅的,包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等进行分析。考题展示考题1(2012年辽宁卷)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克罗齐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B.克罗齐把艺术对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而他对艺术的认识又有别于世俗的理解,他认为艺术不是用来娱乐的。C.本文则取了克罗齐的重要人生阶段,技术了这位20世纪前半期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家兼社会活动家,以史带论,试论结合。D.文中“我将死于工作”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克罗齐终生的创造性努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E.克罗齐主张,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与真实和虚构。【解析】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A与C可以说是相对项,A项中“全方位”分析错,本文只是“择取”。E项原文第二段第三行“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并非“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D项“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有误。【答案】(5分)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考题2(2012年山东卷)第③④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特色的分析能力。因为这是一篇科普类的文章,所以在语言方面兼有说明文严谨、简明而朴素的特点,同时又有生动的特色。所以在分析时结合文中例句即可。【答案】①严谨。运用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严谨地说明了重水的特性和功用。②简明。多使用短句、语言简洁明白。如“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③朴素。语言朴素自然,平实客观。如“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读起来亲切自然。④生动。有些句子运用了修辞,如“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技法点拨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色首先要辨明文体,注意文体特点。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从语义和句式入手。句子中的关键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等,整句与散句、推测与肯定、言论与抒情,往往有着不同一般的表现力。2.从修辞的角度体会。修辞一般是用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的,抓住修辞特点,就能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加以体味。3.从语言风格上揣摩。语言风格有含蓄与明快,文雅与通俗,生动与平实,富丽与素淡,简洁与繁复等,结合具体语言分析,体会其效果和特色。考点三探究精品系列资料郑州市经五路66号400-688-1789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3页共8页考点解说探究主要是指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考题展示考题1(2012年辽宁卷)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8分)【解析】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是一个传统的话题,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在回答时,如果忽视题目要求中“结合原文”,就容易只谈现实意义,而得不到理想的数。回答探题时游离文本是大忌。这类题相当于小型作文,无论赞同还中否定,观点一定要明确,分析时要有理有据,并且一定要联系文本内容。另外,语言表述要简洁。考场是有时间限制的,写的太少,分析不透彻;写得太多,势必要侵占做其题的时间。【答案】(8分)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苦难成就了克罗齐。青年时期经历的大地震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这推动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罗齐又因社会动荡和战争苦难进一步历练,更加成熟。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苦难并非克罗齐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的。如果没有大地震和战争,在安宁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思想深邃、有志于学术和社会活动的克罗齐,同样会大有作为。观点三:辩证理解。苦难本身不是人生财富,苦难通过心灵转化才能成为人生财富;此外苦难分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情况,它们给人的影响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联系实际,给2分。)考题2(2012年山东卷)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解析】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及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注意题目要求,先回答合适与否,再回答两个理由,并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如果回答否,可以从首段、末段找到理由。【答案】示例一:合适。①“古怪”一词形象生动,能够引起读者兴趣。②“古怪”准确地表现了重水稀奇少见的特点。③正文重点写重水与普通水在特性、功用方面的巨大差异,文题一致。④重水有多种用途,它既可以用来制造武器,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也可以用于工农业生产,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答出两条即可)示例二:不合适。①虽写了重水与普通水不同的一些特性,但最终目的是写重水的用途,题文不符。②科技说明文应讲究客观性,而“古怪”一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③重水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物质,具有它自身的特性,无所谓“古怪”。④重水与水相似,却比水重,所以称为“重水”并不“古怪”。(答出两条即可)【点对点训练】一、(河北唐山2013届高三期末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梁思成的学术良知与勇气精品系列资料郑州市经五路66号400-688-1789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第4页共8页1924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共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梁思成进了建筑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史教授古米尔对中国建筑史非常感兴趣,并向梁思成询问有关情况。梁思成这才发现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是一片空白,他只能回答说: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建筑从来就不是一门艺术,顶多只是一些工匠们的手艺活而已。事实上,在学习古代建筑史时,梁思成就发现,许多书籍都以欧洲中心论的观点记述着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史,而中国古代建筑史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这令他颇感落寞。恰好在这时,梁启超把一本新近发现并重新校印的古书寄给梁思成。在扉页上梁启超写到:“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这本书叫《营造法式》,作者是宋徽宗的工部侍郎李诫,著于公元1100年。它完整地记录了当时宫殿建筑的各种建造图例和标准,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一部建筑标准手册。尽管里面有太多的术语无法读懂,但古人的智慧令他惊叹,他由此定下了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志向。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后,1928年2月,梁思成回国。从此以后,梁思成和林徽因回到祖国,奔走于大江南北的荒山野岭间,开始了他梳理中国建筑史的事业。唐代建筑艺术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次高峰,可是由于年代久远、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建筑物的保存极为艰难。日本人曾断言,中国已不存在唐以前的木构建筑,要看唐制木构建筑,人们只能到日本奈良去。但梁思成始终有一个信念,相信国内肯定还有唐代的木构建筑存在。他偶然看到了一本画册《敦煌石窟图录》,这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敦煌石窟实地拍摄的。在这本书中,他看到11号洞中有一张唐代壁画“五台山图”,绘制了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全景,并指出了每座寺庙的名字。其中有一座叫“大佛光寺”,这让梁思成看到了发现唐代建筑的希望。1937年6月26日的黄昏时分,梁思成、林徽因一行四人终于在五台山一个人烟稀少的偏僻的村落附近找到了佛光寺。佛光寺正殿中斗拱、梁架、藻井以及雕花的柱础都明白无误地显示了晚唐时期的特点,梁思成还看见梁架上有古法“叉手”的做法,这种做法只有在唐代绘画中才有。两天后,他们终于有了最重大的发现,林徽因在一根大殿梁的根部发现这样的文字: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她猛然想起,大殿前耸立的经幢上写着:唐大中十一年。横梁和经幢上的字迹吻合在了一起。原来,那个谦恭地坐在平台一端,被巨大的天王像挡住的女性雕像,并不是僧人所说的“武则天”,而正是出资建殿的施主宁公遇本人。佛光寺,这座保存完好的唐代木构建筑就这样被发现了。回国后的15年间,梁思成考察了全国190个县的2738处古建筑,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雕塑史》两部书稿,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赞扬。对比今天某些枯坐书斋、隔膜现实的学者,战火纷飞中,梁思成风尘仆仆从一个村落赶往另一个村落的身影,令人油生敬意。1957年,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被拆除着。毁墙的炮声不时传来,每一炮,都像在梁思成的心中炸响。它是我们的国宝,也是世界人类的文物遗迹。我们既承继了这样珍贵的一件历史遗产,岂可随便把它毁掉!早在1950年2月,梁思成就和建筑家陈占祥为保护北京旧城一起递交了著名的“梁陈方案”。方案提出:留下北京旧城,作为城市的博物馆;旧城外的西侧另辟新区,新建一个新中国的政治心脏。但是,“梁陈方案”立刻被无情地否定。梁思成仍不愿放弃最后的一丝努力,他据理力争。但是,在那样一个年代,梁思成微弱的呼喊,很快淹没在历史巨大的呼啸声中。为了北京旧城多保留一些有价值的牌坊、琉璃宫门等古建筑,在扩大的国务院办公会议上,梁思成和吴晗争得面红耳赤,有一次,吴晗站起来说:“您是老保守,将来北京城到处建起高楼大厦,您这些牌坊、宫门在高楼包围下岂不都成了鸡笼、鸟舍,有什么文物鉴赏价值可言!”气
本文标题:2013高考二轮复习第三章第3节实用类文本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5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