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4--2015高一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1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主要知识点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人民民主专政(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的统一)(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4)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真实性①广泛性体现在:A、民主主体的广泛性B、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②真实性体现在:A、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B、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庄严地载入我国宪法。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6)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它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3.我国公民的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把握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现在①平等地享有权利②平等地履行义务③平等地适用法律A.在我国,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B.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①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②如何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A.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B.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2(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①为什么: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怎么样: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民主选举(1)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①直接选举:A.含义: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B.优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C.局限性:不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组织难度大,选举成本高)D.适用范围: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选举②间接选举:A.含义: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B.优点: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减少成本,提高效率)C.局限性:难以表达每个选民的意愿D.适用范围: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的选举③等额选举:A.含义: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B.优点: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合理性C.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选择D.适用范围:只在少数情况下使用④差额选举:A.含义: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B.优点:侯选人之间形成竞争,为选民提供了选择的余地,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C.局限性: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D.适用范围:各级人大代表一般都实行差额选举(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3)我国采用的选举方式①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②原因: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3(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①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为什么)A.公民只有行使好这一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B.公民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C.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②公民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怎么样)A.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只有提高民主选举的素养,才能真正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B.公民应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C.公民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和素养,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2.民主决策(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①、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②、公民直接参与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3.民主管理(1)村民自治①.村民委员会的含义及性质:在农村,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注意不是国家机关)②村民自治的内容A.村民选举: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B.村民决策:通过村民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C.村民管理: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运用民主的方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D.村民监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来监督。(2)居民自治①.居民委员会的含义及性质:在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②居民委员会的作用:维护权益、管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建议③居民自治的内容:居委会干部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各项工作居民监督④居民自治的意义: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3)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1)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的途径。(P24)4(2)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P26)(3)调动人民群众民主管理的积极性,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P27)4.民主监督(1)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①信访举报制度:这一制度是我们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们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施这一制度,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地落实。③舆论监督制度:舆论监督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在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④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2)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①对国家机关: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对公民: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3)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5.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1)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_(2)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①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③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④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就能确保有序地参与;不遵守法律规则、不遵循程序和要求,必然导致无序甚至混乱的局面。
本文标题:2014--2015高一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7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