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目标1、掌握近义词的辨析角度:A词义轻重;B适用的范围;C搭配的对象;D感情色彩;E语体色彩。2、明确词语的辨析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含义。3、注意关联词的使用:A、正确使用;B、正确搭配。4、准确使用成语,理解词语的含义(包括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词语的深层含义、特殊意义。)一、正确理解词义要想能结合语境对词义进行具体分析,就必须要了解汉语的词义特点。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比较单纯,只有一个义项,容易理解。大多是科学术语和行业术语。相对来说,单义词较少,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所谓本义就是指较原始的意义,如“走”的本义是“跑”(走马观花)。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整合与点拨应考链接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比喻义是由词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意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人们所接受。二、深入把握语境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主要是看其适合语境与否。选择恰当词语,要先把握语境含义及特点是十分必要的。三、辨析近义词近义词的辨析,要善于同中求异,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1.从色彩入手词语的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1)词语的感情色彩词义的感情色彩分褒义词(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和中性词(不表示褒贬)三种。如“鼓励”“煽动”“发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励”指劝勉他人,使之积极奋发,是褒义词;“煽动”有挑唆、怂恿之意,是贬义词;“发动”既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是中性词。再如“抵御”(褒义词)、“抗拒”(贬义词)、“抵抗”(中性词)。(2)词语的语体色彩语体为适应不同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言体式,主要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大类。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如“妈妈”用于口语,“母亲”用于书面语;“生日”用于口语,“诞辰”用于书面语;“胖”用于口语,“富态”用于书面语。2.从词义入手(1)词义范围的大小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再如“时代”和“时期”,前者的意思“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如“他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所指的时间范围大,后者的意思是“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时间”,如“现在是经济困难时期”,所指的时间范围小。(2)词义轻重的差别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如“批判”和“批评”。前者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后者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可见“批判”比“批评”词义重。(3)词义侧重点不同如“景点”与“景色”,“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再如:“诡辩”与“狡辩”,它们都指无理强辨,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3.从搭配习惯入手有些词语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但一般都有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如“发扬”多与“优点、作风、传统”等搭配,而“发挥”多与“创造性、积极性、作用”等搭配。再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配合,后者常和“性格”“意志”等配合。还有因为适用的对象不同,搭配也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四、正确使用成语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特殊的固定短语,有两个基本特点:(1)意义的整体性。成语在表意上与一般固定词组不同,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成语的实际意义必须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废寝忘食”表面意义是“不顾睡觉忘记吃饭”,实际含义是“极为专心努力”。由此可见,成语的实际含义具有整体性,是隐含在表面意义中的,而表面意义则只是实际含义所借以体现的手段。(2)结构的凝固性。成语是一种定型的凝固结构,一般不能任意移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如“任重道远”不能变更为“道远任重”“任重路远”或“任重又道远”;“提纲挈领”也不能变更为“提领挈纲”、“提纲举领”或“提领挈纲”等。因此使用成语必须遵循其规律。成语接龙1洁身自()事多()杵成()锋相()症下药2老生常()虎色()本加()兵秣()到成功3好景不()歌当()笑不()天独()颜无耻4毛遂自()贤举()者为()出无()落孙山好磨针对谈变厉马长哭得厚荐能师名例:车水马(龙)马精(神)通广(大)张旗鼓设误类型曲解词语,望文生义用错对象,张冠李戴误用褒贬,情感错位颠倒尊卑,不知谦恭逻辑脱节,自相矛盾搭配不当,不合习惯夸大其辞,不知轻重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哄动一时的情景。1、昨晚,在上海音乐厅,一场惟妙惟肖的“中外名曲合唱之夜”音乐会带着人们畅游了迷人的音乐长廊。2、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1、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大家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2、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为了让分别数载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沟通信息,我们精心组织了联欢会。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全厂涌现出四个先进集体,一百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小结――成语辨析题的解题技巧1、看感情色彩是否恰当;2、搞清成语含义,切莫“望文生义”;3、看语义轻重是否得当;4、看成语的形容对象是否正确合理;5、看成语与其他成分搭配是否恰当;6、看成语是否符合使用习惯。五、填选关联词语1.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如“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这样,就成了因果关系。2.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如:“只要”与“就”相配;“只有”与“才”相配;“不管”与“却”就搭配不当了。3.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如:“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不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应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4.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如“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因为缺少与“如果”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句中的结果就不明确,让人读后也有一种话未说完的感觉。要是在“把这件事情办好”之前加上“就能”,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5.不要滥用关联词。如:“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这个句子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滥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附关联词语具有相互关联的词叫关联词语。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小句子(分句)要组成一个大句子(复句),就要根据它们相互关联的意思,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这样,才能组成一个表达一定意思的复句。各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因果关系:一个分句提出原因,一个分句说明结果,这种关系的复句叫因果复句。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者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这种关系的复句叫并列复句。关联词语有: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既……又……,一会儿……一会儿……。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转折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一种情况,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这种关系的复句叫转折复句。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虽然……可是……,可是……,但……却……。递进关系: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更进一层,这种关系的复句叫递进复句。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仅……而且……,除了……还……,而且……。选择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选择其中一件,这种关系的复句叫选择复句。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是……还是……,或者……或者……。假设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实现后会有的结果。关联词语有结果与假设一致,即使……也……,要是……就……,如果……就……。结果与假设不一致,就算……也……,哪怕……也……。根据语言情景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选词填空①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___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A、清脆B、清晰(2006年随州市卷)步骤1:辨析词义——区分含义A②学校领导应该____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实行人性化管理。A、聆听B、倾听(2006年呼和浩特市卷)步骤2:辨析词义——区分用法B③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____。A、后果B、结果(2006年乐山市卷)步骤3:辨析词义——区分色彩A④李军比张明只是____差点,其实两人各有千秋,不相上下。A、多少B、稍微(2004年柳州、北海市卷)步骤4:联系语境——关注句子大意B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____着点雪,对,这就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A、盖B、卧C、积D、铺(2005年资阳市卷)步骤5:联系语境——关注特殊手法B思路回顾方法:存同求异1.辨析词义角度:含义、用法、色彩方法:思前想后2.联系语境关注:句子大意、特殊手法一致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考点一:1.C(C项中加点使用对象不当,“德高望重”批品德高尚,名望很大,一般形容长辈。)2.B(A项中的“引人入胜”意思是“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的吸引人。”C项中“销声匿迹”的意思是: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彬彬有礼”的意思是“形容文雅的礼貌的样子”;D项中的“喋喋不休”的意思是“唠唠叨叨,说个不停”,形容说话的状态。)1.B(散发意为发出;分发。“焕发”意为光彩四射,一般指精神面貌。“承载”意为担当或承受。“承担”意为担负;担当,敢于担当的责任与义务。“凝结”意为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凝聚”意为聚积、积聚。)2.道路常用于口头语体和政论语体,它可指具体的路,也可指抽象的路,而且是指一种门路,包括为一定目的采取的方法、方式、措施、手段等。结合语境,第一处横线上应填上“
本文标题:2015词语成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8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