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4专题狂练一“6+4”
专题一《细胞的物质与结构基础》一、选择题6×6=36分)1.某种酶是419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做出5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的片段,并分别测定其活性如图所示,分析该酶最可能具有活性的部分是()A.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B.第44号氨基酸到第85号氨基酸C.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D.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2.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加工修饰的场所是()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C.内质网和核糖体D.溶酶体和核糖体3.如图所示为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在A结构上发生的是翻译过程B.在A和E结构上合成的蛋白质功能相同C.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内经过了0层磷脂分子D.D物质的合成与分泌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统一性4.在真核生物细胞中,下列过程一定不...或不一定...在生物膜结构上进行的是()①氧气的生成②NADPH变为NADP+③ADP转变为ATP④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⑤DNA复制和转录⑥抗体的合成⑦NADP+变为NADPH⑧纺锤体的形成A.①④⑦⑧B.②③⑤⑥⑧C.②④⑦⑧D.②③⑤⑥5.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种子研磨滤液呈紫色B.蛋白质检测实验最好选用花生作为材料C.三种种子都常用来做成面粉或压榨食油D.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O2量相同6.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图甲和图乙中的()A.a、NB.b、MC.c、ND.c、M二、非选择题(54分)7.图甲表示某哺乳动物乳腺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细胞结构,A、B、C、D、E代表物质。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分离出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2)图甲中A、B、C、D代表细胞内合成的各种蛋白质。其中下列物质中属于A类物质的是________。①呼吸酶②胰岛素③ATP合成酶④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⑤抗体⑥RNA聚合酶(3)D物质从合成到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一共穿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4)E是合成D物质的原料,则E物质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形成D物质并排出细胞外,需要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用“→”和序号表示)________。(5)细胞器③和细胞器④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再加工,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再分泌到膜外,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图乙中依据放射性出现时间先后分析,b属于________(细胞器),而丙图中f属于________(细胞结构)。依据丙图中f曲线的变化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在图丁中绘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后细胞中这三种生物膜的膜面积变化。8.(探究创新题)新鲜叶类蔬菜常残留有水溶性有机农药是食品不安全隐患之一。一般认为:把蔬菜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即可大大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对此,某研究机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取同一新鲜蔬菜样本各1000g,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如下表:处理方法未作处理仅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后浸入纯净水30分钟后农药残留量0.196mg0.083mg0.123mg实验二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净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图曲线;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1)对实验一结果的解释是: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后,蔬菜农药残留量比未作处理减少一半以上,这是因为________;而浸入纯净水30分钟后,蔬菜农药残留量反倒比仅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对实验二曲线的分析中可知:从A→B点,植物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从B→C点,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则是:______________。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说明: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吸收可溶性有机农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上述分析,现实生活中如何解决叶类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请你提出有关建议,并解释原因。(4)农业上常采用根外追肥(即向植物叶片喷洒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的方法,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请结合以上分析及有关原理,根外追肥选择什么环境条件下进行效果最好。()A.有风的傍晚B.无风的中午C.空气湿度大的阴天D.干燥无风的晴天9.如图是某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A.黑藻的叶肉B.硝化细菌C.洋葱根尖分生区D.蓝藻(2)该细胞内完成能量转换的结构有________。如果该细胞为高等植物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具有图上的哪些标示部分?(填序号与名称,缺一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不具膜的细胞器是____(填序号和名称)。(4)此细胞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其中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的是________(写序号和名称)。(5)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________进行,细胞壁的形成与________有关。(6)若这是根毛区细胞,正处于营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Mg2+、K+等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写序号和名称)。因为前者提供________,后者提供________。10.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抗寒力得到加强,请看下图回答问题:(1)由图示来看,植物含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2)结合水上升,自由水下降,用来抗寒的原因是__________。(3)呼吸减弱,利于抗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消耗减少,利于________________积累而使________________浓度增加。(4)在九月至十二月上旬,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不断________,新陈代谢不断________。1.[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在86~419之间酶无活性,而有酶活性的公共部分是44~86之间。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加工运输与生物膜系统的关系。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加工运输的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溶酶体不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不参与蛋白质加工。3.[答案]B[解析]图中A结构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所以是蛋白质合成的翻译场所;E结构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在其上合成的主要是分泌蛋白,与A结构上合成的蛋白质在功能上是不同的;mRNA通过核孔由细胞核内进入细胞质内,因此经过了0层磷脂分子;D物质的合成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进行,其分泌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4.[答案]B[解析]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①④⑦。5.[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花生干种子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肪,大豆干种子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小麦干种子中含量最多的是淀粉。但质量相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在氧化分解过程中脂肪的耗氧量最多。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6.[答案]C[解析]由图丙可知,该物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甲图中的c和乙图中的N符合主动运输的特征。7.[答案](1)①②差速离心法(2)①③(3)0③(4)⑦→③→④→⑦(5)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内质网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形成前后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但膜的成分实现了更新(7)[解析](1)①②是核糖体,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核糖体是非膜结构,不含有磷脂分子。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2)图甲中A、B、C是胞内蛋白(结构或功能蛋白),C是线粒体上的膜蛋白,D是分泌蛋白。呼吸酶、ATP合成酶为胞内蛋白,属于A。胰岛素、抗体为分泌蛋白,属于D。线粒体膜蛋白属于C。RNA聚合酶为胞内蛋白,属于B。(3)D分泌蛋白分泌是通过胞吐作用完成的,该过程通过的膜层数为0。(4)E是合成D分泌蛋白的原料,E是氨基酸。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在②核糖体上合成多肽,后进入③内质网腔进行加工,后进入④高尔基体腔进一步的修饰加工,最终通过胞吐作用经过⑦分泌到细胞外。(5)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间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联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图乙中依据放射性出现的时间先后,可判断: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图丙中:d为内质网、e为细胞膜、f为高尔基体。另外依据图丙中f曲线变化,说明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形成前后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但膜的成分实现了更新。(7)分泌蛋白加工、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加。8.[答案](1)农药主要在叶片表面,大部分可被纯净水冲掉农药分子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2)刚浸入纯净水时细胞对水的吸收速度大于对农药的吸收速度受细胞壁限制,细胞吸水达到一定量后即饱和,此时细胞仍可吸收农药分子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3)建议:用水快速冲洗几次、沥干或冲洗、沥干反复几次即可,切忌用水长时间浸泡(答案合理即可)。原因:农药主要残留在叶的表面,快速冲洗几次、沥干或冲洗、沥干反复几次,即可去除几乎全部农药,但不能长时间浸泡,否则会导致农药溶于水后,被叶片吸收。(4)C[解析](1)结合表格分析,浸入纯净水30分钟比冲洗1分钟农药残留量明显增加,说明农药存留在叶片表面,大部分可被水冲洗,且只有溶于水后,才能被吸收。(2)结合横坐标分析,A→B浸入水中时间很短,细胞液浓度下降,说明细胞吸水,但B→C细胞液浓度又上升,说明此时细胞对农药的吸收量多于对水分的吸收,说明吸水与吸收可溶性有机农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3)理解上述原理后,洗菜时建议用水快速冲洗几次、沥干或冲洗、沥干反复几次即可,切忌用水长时间浸泡。目的是避免农药溶于水后被叶片吸收。(4)无风或少风的傍晚或空气湿度大的阴天,使叶片表面的液体保留时间较长,利于植物细胞充分吸收溶于水中的养分。9.[答案](1)A(2)①叶绿体、②线粒体①叶绿体、③液泡(3)⑨核糖体(4)①叶绿体、③液泡①叶绿体(5)⑭胞间连丝⑬高尔基体(6)⑨核糖体②线粒体载体蛋白能量[解析](1)该细胞含有叶绿体,选项B、C、D中都无叶绿体。(2)线粒体和叶绿体与能量转换有关,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和液泡。(3)⑨核糖体为无膜细胞器。(4)叶绿体和液泡中含有色素,叶绿体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5)高等植物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6)根毛区细胞吸收K+、Mg2+的方式是主动运输。10.[答案](1)温度下降,蒸腾作用下降,植物吸水较少(2)结合水不易结冰(3)有机物可溶性糖细胞液(4)降低减弱
本文标题:2014专题狂练一“6+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9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