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时作业
1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2015·宁夏银川一中)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据此完成第1~2题。1.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面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2.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①市区比郊区气温高②郊区比市区气温高③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高④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1题,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故D项错误。白天陆地增温快,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海洋增温慢,空气下沉,形成高压,故A项错误。受“热岛效应”影响,近地面风一般由郊区吹向市区,故C项错误。夜晚山坡气温下降快,冷空气沿坡面流向谷底形成山风,而山谷中的空气被迫上升,故B项正确。第2题,市区人口密集,生产、生活及交通排放大量的人为热,形成“热岛”,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比市区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答案:1.B2.B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起,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图甲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图乙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据此完成第3~4题。2图甲图乙3.下面四幅图能够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的是()4.在图乙中a、b、c、d四地燃放孔明灯,飞得最高的与飞得最远的分别是()A.a地、b地B.b地、c地C.b地、d地D.a地、c地解析:第3题,孔明灯底部点火后,内部中间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内部两侧的空气则沿灯壁下沉,形成热力环流。第4题,b地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故在b地会上升得最高;而d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故在d地会飞得最远。答案:3.B4.C(2015·甘肃兰州高一检测)图Ⅰ示意北半球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第5~6题。3ⅠⅡ5.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C.①地气压低于④地D.④地气压高于②地6.下列关于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a的风向为东南风B.a的风向为西北风C.c的风向为西南风D.c的风向为东北风解析:第5题,读图Ⅱ可知,甲地气压高于乙地,则①地气压高于②地,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则③地气压高于④地。第6题,a的风向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形成西北风。答案:5.B6.B下图示意北京市春、夏、秋、冬四季平均逐时热岛强度变化。读图,完成第7~8题。47.甲、乙、丙、丁四条曲线,表示冬季的是()A.甲B.乙C.丙D.丁8.北京市夜间热岛强度大的可能原因有()①市区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②夜间大气对流弱,不利于市区散热③市区大气污染较严重,增强了大气逆辐射④建筑物既高又密,不利于市区散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7题,受天气(冬季多逆温,不利于市区散热)、供暖等因素的影响,冬季市区与郊区的温度差最大,热岛强度最大。第8题,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并无昼夜变化,对市区热量扩散的影响程度在白天和夜间是相同的,因而其不是北京市夜间热岛强度大的原因。答案:7.D8.A下图为某地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第9~10题。9.关于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北半球的高压中心B.为北半球的低压中心C.为南半球的低压中心5D.为南半球的高压中心10.关于A、B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地吹西北风,风力大于B地B.A地吹东南风,风力大于B地C.A地吹东北风,风力小于B地D.A地吹西南风,风力小于B地解析:第9题,根据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可知,甲地为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此可以判断出风向向左偏,甲地位于南半球。第10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画出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并向左偏转可知该地吹东南风。等压线密集处单位距离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答案:9.D10.B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第11~12题。1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1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6解析:第11题,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风向应该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右偏,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③正确。第12题,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图中③处等压线最密集。答案:11.C12.C导学号11690025(2015·山东济宁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地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13.甲、乙、丙三地风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14.此刻,乙地风向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解析:第13题,甲地等压线最为稀疏,风力最小。第14题,先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然后向左偏,判断乙地风向是西南风。答案:13.A14.A15.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A、B、C、D四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A.AB.BC.CD.D7解析:运用等压线图上任意点风向判断方法可知,A点吹东南风,B点吹偏西风,C点吹偏南风,D点吹西南风。答案:A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材料,在图中用箭头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2)分析海陆风对滨海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解析:第(1)题,白天海洋增温慢,为冷源,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陆地形成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高空则由陆地吹向海洋。夜晚反之。第(2)题,海陆风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海陆风的形成原理在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和夜晚海洋增温和降温的速度都小于陆地。答案:(1)画图略(白天为顺时针,夜间为逆时针)。(2)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17.(研究性学习)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填“左”或“右”)偏。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释这一现象。8(2)在下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低处和高处等压线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3)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过程:热量差→→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4)本实验验证了什么地理原理?(5)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该地理原理,请你列举一个生活实例并作出合理解释。解析:第(1)题,电炉附近气温高,气流上升;冰块附近气温低,气流下沉;下部气流由冰块流向电炉附近,而上部由电炉上空流向冰块上空。故纸片A向右偏,纸片B向左偏。第(2)题,根据上部和下部气温和气压状况画出即可。第(3)题,受热不均导致热量差,使得大气产生了垂直或水平运动。第(4)题,本实验验证的是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第(5)题,考查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细心思考。答案:(1)右左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发热,空气膨胀上升,低处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气压;冰块处较冷,空气冷却下沉,低处形成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这样,同一水平面气压出现明显的差异,空气就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故纸片A向右偏动,纸片B向左偏动。(答案合理即可)(2)如下图所示。(3)大气上升或下降气压差异水平运动(4)热力环流。(5)略。
本文标题: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时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59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