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2016-202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第1页2016-202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第2页内容简述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这决定了我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每年城镇人口增加2000万。从城市规模看,我国已有653个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达到140多个。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将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强大动力。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路线图。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内涵等,接着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背景,然后重点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总体现状、发展模式、区域特征,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我国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资金保障机制等体制改革以及城市群、县域经济、新型城市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随后,报告对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及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做了分析及解读。最后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投资机遇及其未来前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及预测。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财政部、国家发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第3页展和改革委员会、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领域,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第4页报告目录一、新型城镇化概念.......................................................................................................................5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历程...............................................................................................................5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6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7五、中国三大城市群城镇化模式...................................................................................................8六、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区域投资机遇...........................................................................................9附:报告详细目录.........................................................................................................................12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第5页一、新型城镇化概念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基本完成城镇化,我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指导思想不会变。探索和展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中长期发展过程,其内涵应当体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多元推动、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全面协调、低碳生态、上下互动等基本特征。世界各国城镇化进程既体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也显现出不同国家的特殊性。为此,需要科学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新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经历了缓慢发展期、加速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如今的城镇化表现出多个特点。纵观60余年来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7.3%提高至2014年的54.77%,以及到2015年的56.1%,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仅有城市132个,城市市区人口3949万人,城市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7.3%。到1957年末,我国城市发展到176个,比1949年增长33.3%,平均每年增长10%;城市市区人口增加到7077.27万人,比1949年增长79.2%,平均每年增长19.9%。城市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提高到10.9%,比1949年增加3.6个百分点。城镇化波动发展阶段(1958-1965)。三年“大跃进”后,我国城市数量由1957年176个增加到1961年的208个,增长18.2%;城市人口由7077.27万人增加到10132.47万人,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第6页增长43.2%;城市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由10.9%提高到15.4%。1962年开始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又被迫撤销了一大批城市,到1965年,全国拥有城市168个,比1961年减少40个,下降20%;城市市区人口由1961年的10132.47万人下降到8857.62万人,下降12.6%;城市市区人口的比重由15.4%下降至12.2%。城镇化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8)。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得我国国民经济长期徘徊不前,相应的城市发展也十分缓慢,城市化进程受阻。1966年到1978年十二年间,全国仅增加城市26个,平均每年只增加2个,1978年城镇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为17245万人,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17.92%。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1979-199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开发区的普遍建立以及乡镇企业的兴起,带动了城市化水平的高速发展。1979到1991年的十二年间,全国共新增加城市286个,相当于前三十年增加数的4.7倍,平均每年新增15个城市。到1991年末,城镇人口增加到31203万人,比1978年增长80.9%,平均每年增长5.8%。城市化率达到26.94%,比1978年提高9个百分点。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1992至今)。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其地位和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认识和重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从此,揭开了我国城镇建设发展的新篇章,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空前活跃。到2015年年底,全国城市化率提高到56.1%。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一)城镇化率正稳步提升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只有17.9%,生活在城镇的人口约1.7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中显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220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减少152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图表2011-2015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指标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全国总人口134735135404136072136782137462其中:城镇6907971182731117491677116乡村656566422262961618666034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城镇体系及空间布局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第7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初步形成了“655+20000(城市和建制镇)”的框架体系及辽中、京津冀北、长三角、珠三角四个成熟的城镇群的格局。从宏观空间看,我国城镇空间合理布局的“大分散、小集中”格局正在形成,表现为与我国地理环境资源基本相协调的东密、中散、西稀的总体态势。从微观看,城市内部空间,中心城区、近郊区以及远郊县的城镇空间结构层次日益显现。(三)城镇建设的成效明显当前,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逐步扩大,住房条件、城市交通、供水、热电、绿化、环境卫生、电信等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扩大了城镇人口容量,提高了城镇现代化水平。2013年末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79万平方公里,比1981年增加了4.09万平方公里;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0.6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23.9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达97.56%,城市燃气普及率94.25%,分别比1981年分别增加了43.9个百分点和82.7个百分点。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在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中主要存在小城镇发展模式、大城市发展模式和中小城市发展模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实践中,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产生影响最大的是小城镇发展模式。(一)小城镇发展模式这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乡镇企业为导向,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区别于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城市化道路。小城镇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城乡分割体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小城镇发展战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第二,小城镇发展战略忽视了大、中小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第三,小城镇发展战略忽略了我国各个地区的区域差异;第四,小城镇发展战略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二)大城市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城市增长迅速,这反映了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大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大城市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区域中心的作用;第二,中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由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向集中化阶段转变;第三,
本文标题:2016-202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0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