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14南京物理中考指导用书答案
2014年《中考指导用书》参考答案第一章声现象[双基回顾]1.振动声源固液气真空能量2.音调频率响度振幅音色3.声源传播过程中人耳4.超声波次声波超声波[例题分析」例1C点评:本题是组合选择题,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注意区别是正确答题的关键.新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题目的要求改变,还可以考查物理研究方法和声音的特性.如:甲、丙实验中体现了“转化和放大”的方法;乙实验中体现了“理想化的思维方法”.利用甲实验还可以考查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利用丁实验可以考查声音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例2D例3C[复习练习一]1--5DBBDD6--8ABD9.空气固体传声(或骨传导,或棒传导)[复习练习二]11.B12.C13.D14.D15.(1)电磁波(2)声源处16.③⑤⑥①②④第二章物态变化[双基回顾]1.固液气冰水水蒸气铁氢气2.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量程分度值10C0.10C体温计370C3.增大减小(按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升华吸熔化吸汽化吸凝固放液化放凝华放4.蒸发沸腾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压缩体积雾、露、“白气”5.晶体冰需要不变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需要升高例1.D点评: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并能解释为什么液体温度计中的液体会有不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依据不同物质的熔点和沸点.通常物质的温度在熔点以下是固态,沸点以上是气态,介于熔点和沸点之间是液态.例2.C点评:本题涉及液化、凝固、凝华,这些过程都要放热,热传递是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空气中的水蒸气如果遇到冷的物体就可能发生液化现象或凝华现象,遇到高温物体则不会.所以水滴和冰花会出现在高温水蒸气的这一侧.水能否凝固要看是否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达到凝固点;二是要继续放热.同理,冰能否熔化、水能否沸腾都要满足熔化条件和沸腾条件.例3(1)B(2)96(3)水较少(或水的初温较高、加了盖子)(4)98小于(5)(b)(a)(6)图略(7)水从第4min开始沸腾,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8)不能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9)C点评:此题是以水的沸腾为主线的一道大题,从实验装置的安装、眼睛看到的实验现象、实验条件的控制和改进意见、对表格和图像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加深了理解和应用.另外,还可以将该实验与“探究冰、松香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进行对照和比较,形成知识的迁移.本题要求对与实验有关的各部分内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复习练习一]1.BACBD6.DBDB10.凹形固态的碘直接变成了气态的碘(固态的碘变少,紫色的碘蒸气变多)升华吸收气态的碘直接变为了固态的碘(气态的碘变少,固态的碘变多)凝华放出上面顶部内壁聚集的固态碘比下面底部内壁聚集的固态碘多11.(1)①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了②观察示数时视线没有和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223812.(1)00C3增大(2)DE吸收(3)固固液共存液13.汽化(蒸发)吸凝华液化放熔化14.(1)气(2)液(3)固(4)固液固液共存[复习练习二]15.D16.B17.D18.C19.低凝华吸20.(1)A,C(2)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21.(1)比热容(2)D(3)B(4)描点作图(注意连线时要“平滑),如图答2-1120(5)升高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第三章光现象1.自身发光天然光源人造光源通电的白炽灯、激光2.色散绿光3.热使荧光物质发光红外线4.均匀介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其他合理也可)5.3×108真空大于6.正立等大虚相等垂直不能没有7.可以成像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光污染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8.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了反射AOOBON∠2∠39.同一平面法线等于10.(1)平滑仍平行(2)粗糙射向不同方向(3)光的反射定律例1乙点评: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光学现象,此类问题可以找到通过某点光线的传播情况,确定所形成的亮点或阴影,再进一步解释所发生的光学现象.例2.(1)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小琼是根据见到的桌面上纸上的“米老鼠”的虚像轮廓描绘的.(2)作图见图答3一1,从A点向镜面作垂线,延长垂线至纸面,在纸上标出像点A',注意作图的规范性,垂线应用虚线表示.点评:本题同学们容易错答为:小琼是根据桌面上纸上“米老鼠”的影子描绘出来的,造成错答的原因是混淆了影与像的成因.本题作图的另一种方法是,从A点任取两条向镜面的人射光线,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例3A点评: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作为两种反射方式,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只是由于前者因反射面光滑而反射光在特定方向较集中,后者由于反射面粗糙导致反射光分散,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在于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例4答案见图答3一2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1)作图画线要规范,且尽量要准确,还要明确虚线、实线及箭头的有关要求;(2)重视法线的作用.[复习练习一]1.D2.A3.A4.C5.B6.D7.B8.D9.反射直线传播10.直线A11.丙乙甲12.顺70013.见图答3一314.见图答3一415.(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其他答案合理也可)(2)将纸板B向后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复习练习二]16.A17.C18.3适当把镜子升高一段距离一样大19.(1)调整台灯的方位改变光的反射方向(2)在玻璃板上垫较粗糙的纸(或布)让台灯的光射到纸(布)上时发生漫反射20.(1)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2)自己的站位(3)自己的站位到玻璃屏蔽门刻度尺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双基回顾]1.改变折射海市蜃楼水中筷子变“折”看到的湖水深度比实际的要浅(其他只要合理也可)2.法线AO∠2OB∠3OC∠63.(1)同一平面法线(2)零增大(3)小于大于(4)是4.凸透镜凹透镜厚薄薄厚①③⑤②④⑥5.会聚会聚透镜发散发散透镜焦点F焦距f6.(1)两侧同一高度(2)物距u像距v(3)见下表(4)u=2f处U=f处7.凸透倒立缩小实倒立放大实正立放大虚8.凸透倒立(1)前方凹透将光发散,从而使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2)后方凸透将光会聚,从而使近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例1.虚能点评:折射成像造成视觉偏差在生活中事例很多,解答这类问题应注意: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相应的光的折射光路图,帮助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例2.B点评:本题答案易误选A,原因在于只看表面不看实质,把会聚作用与会聚光线、发散作用与发散光线混为一谈.例3(1)蜡烛上调(或光屏上调,或凸透镜下调)(2)右放大投影仪(3)虚C点评:(1)凸透镜成像性质由物距和焦距之间大小关系决定,因此弄清物距(或像距)与焦距之间关系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2)从物距、焦距、成像性质中两个条件可确定第三个条件.[复习练习一]1.D2.A3.D4.B5.C6.B7.B8.OA300玻璃9.减小增大10.光的折射虚右虚11.两倍焦距一倍焦距12.乙凹13.见图答4-114.(1)上(2)①倒立大于②倒立等大实焦距(3)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复习练习二]15.C16.凸凹光变细后变粗17.甲18.见图答4-2(画出其中一条光路即可)19.(1)①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发生折射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任选两个即可)(2)①入射角相同时,玻璃中的折射角比水中的小②不同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不同(任选一点即可)20.(1)平行光源、光屏、刻度尺见图答4-3(2)只测一块镜片的焦距所得的结论具有偶然性21.(1)①蜡烛的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蜡烛放在了焦点上;③蜡烛放在了焦点以内;④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但离焦点过近,成像较远,光具座不够长,光屏承接不到像(2)①在凸透镜焦距一定且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越远(近),像离凸透镜越近(远);②在成实像情况下,物距相同时,透镜焦距越大,像离透镜越远;③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第五章物体的运动1.刻度尺米m秒s5X10-82.cmms3.量程分度值紧贴零刻度线垂直单位4.多次测量求平均值5.运动快慢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v=s/t米/秒m/s6.汽车在1h内通过的路程为72km20144汽车7.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8.参照物参照物9.运动的相对性地面10.运动静止例1(1)刻度尺有刻度的边没有紧贴被测物体(2)刻度尺的“0”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3)记录测量结果时,没有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提示:在实际测量时,刻度尺的零刻线可以不作为测量的起点线,可以在刻度尺上选取任一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但读数时要减掉前面的刻度值.)例2步骤:(1)取一本物理书,除去封皮压紧,用刻度尺测出书本的厚度D;(2)数出所测的纸张的张数N;(3)用测得的长度除以纸的张数就得到了一张纸的厚度,即d=D/N例3静止增大例4A(提示:经过6s一甲车运动了1.2m,乙车运动了0.6m,则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在乙车前面0.6m处.)[复习练习一]1—6DDBACB7.1X1058.1mm2.60~2.62cm都可9.mm0.25cm210.公交车4011.2:33:212.器材:刻度尺、棉线步骤:(1)取一根棉线放在地图册上,使它和南京到北京的铁路线重合,并在两个端点做上记号;(2)拉直棉线,用刻度尺测出两记号间的棉线长度为L;(3)根据地图册上的比例N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应该是s=NL.13.(1)180km(2)1.5h[复习练习二]15.D16.C17.C18.B19.提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和一把直尺进行测量;还可以先测出一元钱硬币的周长,然后再算出它的直径20.(1)小车在前2s内的速度为1m/s(2)小车从第2s到第5s是静止的答案合理均正确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双基回顾]1.物质的多少mkgg2.水平右78.43.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正4.质量1X103kg/m3体积为1m3的水的质量是1X103kg不变变小变小5.相同不同ρ=m/v6.不能6.87.水平工作台液体凹面的底部0~1002608.4.60.92X103kg/m39.软硬程度刻划磁性弹性导电性(导热性、透明度、范性等)(2)在测量植物油的体积V时,误差较大,会偏小,所以测得的植物油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大.较好的方法是:①向烧杯中倒人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②将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植物油的密度[复习练习一]1.B2.C3.C4.D5.D6.A7.A8.A9.体积为1m3的冰的质量是0.9X103kg不变变大变大变大10.左增加82.5g11.0.5X1031.0X10412.(1)被测的物体放在了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应该互换(2)称量物体时用手拿砝码,应该用镊子13.(1)33.4g(2)因为牛奶在玻璃杯中不容易被倒干净,所以这样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大.(3)去掉步骤A,在D的步骤中将杯中的牛奶倒人量筒中一部分,然后测出杯子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3,则:ρ=(m2-m3)/V14.提示:(1)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15.202.4X103(1)在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来使横梁平衡(2)实验结束时未及时整理实验器材,未把砝码收回到祛码盒中16.空心的20cm3376g[复习练习二]17—20.DCBC21.2.51002.5X103偏大22.(1)1.1X103kg/m3(2)4.42g(3)15.42g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可分变化分子分子10-102.整杯水都变成紫红色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小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空隙4.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引斥香味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原子6.汤姆生卢瑟福7.正
本文标题:2014南京物理中考指导用书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0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