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4届调研测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共14页,第1页)试卷类型:A广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理科综合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能与CO2反应,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C.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D.SiO2有导电性,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B.用加热蒸干CuCl2溶液的方法制备无水CuCl2固体C.用分液漏斗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SO42-=BaSO4↓B.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2Fe3++3Cu=2Fe+3Cu2+C.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双氧水:2I-+2H++H2O2=I2+2H2OD.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Al3++4OH-=AlO2-+2H2O10.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尾气处理(或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此装置和下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选项是选项I中的物质II中收集的气体III中的物质ACu和浓硝酸NONaOH溶液B浓盐酸和MnO2Cl2NaOH溶液C碳酸钙和盐酸CO2澄清石灰水D浓氨水和CaONH3酚酞溶液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0.1mol·L-1NH4Cl溶液中含有0.1nA个NH4+B.常温常压下,18gH2O含有10nA个电子IIIIII(共14页,第2页)C.1molCu与足量浓硫酸反应产生2nA个SO2分子D.常温常压下,11.2L的CO含有nA个原子12.对于常温下pH=2的盐酸和pH=3的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2的盐酸中:c(H+)=c(Cl-)+c(OH-)B.pH=3的醋酸中:c(H+)=3.0mol·L-1C.pH=2的盐酸与pH=3的醋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0:1D.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2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ⅤA族B.原子半径:甲>乙C.单质的氧化性:丙>乙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丁>丙>乙23.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SO3难溶于盐酸BAl放入浓HNO3中无明显现象Al表面被浓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C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产生白色胶状沉淀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30.(16分)工业上可用煤制天然气,生产过程中有多种途径生成CH4。(1)写出CO2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①CO(g)+H2O(g)H2(g)+CO2(g)ΔH=-41kJ·mol-1②C(s)+2H2(g)CH4(g)ΔH=-73kJ·mol-1③2CO(g)C(s)+CO2(g)ΔH=-171kJ·mol-1(2)另一生成CH4的途径是CO(g)+3H2(g)CH4(g)+H2O(g)。其他条件相同时,H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共14页,第3页)①该反应的△H0(填“<”、“=”或“>”)。②实际生产中采用图中M点而不是N点对应的反应条件,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同时考虑生产实际,说明选择该反应条件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温度下,将0.1molCO和0.3molH2充入10L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CO(g)+3H2(g)CH4(g)+H2O(g),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80%,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1.(16分)Na2S2O8溶液可降解有机污染物4-CP,原因是Na2S2O8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SO4-·)。通过测定4-CP降解率可判断Na2S2O8溶液产生SO4-·的量。某研究小组探究溶液酸碱性、Fe2+的浓度对产生SO4-·的影响。(1)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将4-CP加入到不同pH的Na2S2O8溶液中,结果如图a所示。由此可知:溶液酸性增强,(填“有利于”或“不利于”)Na2S2O8(共14页,第4页)产生SO4-·。(2)Fe2+浓度的影响:相同条件下,将不同浓度的FeSO4溶液分别加入c(4-CP)=1.56×10-4mol·L-1、c(Na2S2O8)=3.12×10-3mol·L-1的混合溶液中。反应240min后测得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已知S2O82-+Fe2+=SO4-·+SO42-+Fe3+,此外还可能会发生:SO4-·+Fe2+=SO42-+Fe3+①实验开始前,检验FeSO4溶液是否被氧化的试剂是(化学式)。如被氧化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②当c(Fe2+)=3.2×10-3mol·L-1时,4-CP降解率为%,4-CP降解的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表达式为。③当c(Fe2+)过大时,4-CP降解率反而下降,原因可能是。32.(16分)锰是冶炼工业中常用的添加剂。以碳酸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还含有铁、镍、钴等碳酸盐杂质)为原料生产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25℃,部分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物质Mn(OH)2Co(OH)2Ni(OH)2MnSCoSNiSKsp2.1×10-133.0×10-165.0×10-161.0×10-115.0×10-221.0×10-22(1)步骤Ⅰ中,MnCO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步骤Ⅱ中,MnO2在酸性条件下可将Fe2+离子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5.0-6.0,以除去Fe3+。(3)步骤Ⅲ中,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4)步骤Ⅳ中,在(填“阴”或“阳”)极析出Mn,电极反应方程式为。(5)电解后的废水中还含有Mn2+,常用石灰乳进行一级沉降得到Mn(OH)2沉淀,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Na2S,进行二级沉降。进行二级沉降的目的是。33.(16分)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金属铝粉在过量稀硫酸中的溶解性能,设计如下实碳酸锰矿粉H2SO4溶浸滤渣1Mn滤渣2(NH4)2S电解除杂滤液除杂滤液氨水MnO2Ⅰ℃ⅡⅢⅣ电解废水(共14页,第5页)验。已知:c(H2SO4)=4.5mol·L-1,反应均需要搅拌60min。编号温度/℃加入某盐H2SO4体积/mLH2O体积/mL铝粉加入量/g铝粉溶解量/g①20不加4002.00500.0307②80不加4002.00500.1184③t1不加20V12.0050﹨④t25mL0.01mol·L-1CuSO4溶液20V22.0050﹨(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铝粉溶解量,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2)实验①和③是为了研究硫酸的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则t1=℃,V1=mL。(3)实验③和④是为了研究加入CuSO4溶液对该反应的影响,则t2=℃,V2=mL。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加入少量CuSO4有利于Al的溶解。原因是。化学参考答案7、D8、B9、C10、C11、B12、A22、AB23、BD30.(16分)(1)CO2(g)+4H2(g)CH4(g)+2H2O(g)ΔH=-162kJ·mol-1(3分,热化学方程式2分,数据1分)(2)①<(3分)②相对于N点而言,采用M点,温度在500-600K之间,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快,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也较高,压强为常压对设备要求不高。(3分)③(7分)CO(g)+3H2(g)CH4(g)+H2O(g)起始时各物质浓度/mol·L-1:0.010.0300(共14页,第6页)平衡时各物质浓度/mol·L-10.0020.0060.0080.008(以上3分)K=)CO()H()OH()CH(2324cccc=)Lmol006.0()L.002mol0()Lmol008.0()L.008mol0(31-1--1-1=0.14×106-22mLol(1分)(1分)(2分,数据和单位各1分)31.(16分)(1)有利于(3分)(2)①KSCN(2分);溶液呈红色;(2分)②52.4(3分)2401056.1%4.52-4-1-1mLmolin(3分)③Fe2+浓度过高时,Fe2+会与SO4—.发生反应,消耗部分SO4—.导致4-CP降解率下降;(3分)32.(16分)(1)MnCO3+H2SO4=MnSO4+CO2↑+H2O(3分)(2)MnO2+2Fe2++4H+=Mn2++2Fe3++2H2O(3分)(3)CoS和NiS(3分,错、漏均扣1分)(4)阴(1分),Mn2++2e-=Mn(3分)(5)沉降得到MnS,以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Mn2+。(3分)33.(16分)(1)其它条件不变,温度对稀硫酸溶解铝粉量的影响。(3分)反应60min后剩余铝粉的质量(3分)(2)20;20(4分,各2分)(3)20;15(4分,各2分)(4)少量的Cu与Al构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2分)
本文标题:2014届调研测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18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