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知能训练(二十二)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第1页共5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知能训练(二十二)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耕作工具不断改进B.生产组织的小型化C.水利设施逐渐完善D.土地兼并日趋加剧2.《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B.广泛引种经济作物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3.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井田制开始瓦解B.商品经济发展C.小农经济兴起D.家庭手工业产生4.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器牛耕B.曲柄锄耕C.刀耕火种D.铁铧犁耕5.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6.《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此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乏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是()A.休养地力,保苗抗旱B.革新了耕作工具C.增加了种植面积D.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7.2012年是农历龙年,在古代中国以及今天农村的许多地方,每当久旱不雨时,人们就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A.宗教习俗B.农业生产C.祭祀祖先D.纪念庆典8.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可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A.犁具B.灌溉工具C.播种工具D.除草工具9.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第2页共5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B.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C.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D.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10.(2011年11月北京朝阳区期中6题)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成形、扩展、深入发展的几个阶段。下列各项与成形期密切相关的有①石斧、木耒、骨耜为基本农具②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建③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及推广④曲辕犁等农具被广泛使用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1.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古人出行必须持有官府发放的“路引”,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D.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12.《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在这里强调的是()A.要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B.要及时播种、除草、灌溉C.要多种植五谷,才能获得丰收D.要年年种植五谷,改良土壤13.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从本质上是为了()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14.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B.男耕女织C.刀耕火种D.精耕细作15.《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A.春秋战国B.西汉C.东汉D.隋唐16.“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A.广种薄收B.少种多收C.休耕轮作D.精耕细作17.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A.夏商时期B.战国、秦汉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18.《天仙配》是中国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第3页共5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人口的一段歌词是:“……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歌词不能反映()A.小农经济下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B.小农经济下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C.小农经济下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方式D.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9.《吕氏春秋》记载:“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这句话指出了()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20.“(古代中国)在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黄仁宇:《中国社会的特质》)这里“农业生产的恢复”主要指()A.强化重农抑商政策B.建立正常赋税征收制度C.重建小农经济D.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二、非选择题(2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以前农业耕作,惟恃木器、石器、蚌器、人力。……在牛犁耕作未出现以前,此种以手持木器或木石结合的器具刺土起土,“并用耒耜而耦耕”的方法,是使用时间极长的普通耕作方式。……宋叶梦得说:“古耕而不犁,后世变为犁法。耦用人,耕用牛。”至春秋战国之世,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二江南地区人稠地狭的情况,在明清时期已十分严重。……而在这一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养人是不计成本的,相比之下,养牛却要计算成本,《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太湖地区农业史》材料三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旨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春秋战国时期“耕用牛犁”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的?(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农业中“牛耕大量退出”的原因。这种现象对农业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第4页共5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发展造成了什么影响?(8分)(3)材料三中说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此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6分)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知能训练(二十二)答案1.【答案】D2.【解析】D从“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反映江淮农业经济开始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已经南移。3.【解析】C据题干中的“治田、宅、桑、衣帛”等信息,可以判断为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状态,C项符合。A项材料信息中没体现;B项与材料矛盾,D项不全面。4.解析:可由“刀伐木”“纵火焚烧”体现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答案:C5.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土地兼并现象,它是古代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痼疾,无法根除,只要存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便会有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其中A、C两项是具体原因;D项是影响。答案:B6.【解析】A材料意思是把耕地分治成圳(同畎,田间小沟)和垅,圳垅相间。种子播在圳底不受风吹,可以保墒,幼苗长在圳中,也能得到和保持较多的水份,生长健壮。在每次中耕锄草时,将垅上的土同草一起锄入圳中,培壅苗根,到了暑天,垅上的土削平,圳垅相齐,这就使作物的根能扎得深,既可耐旱,也可抗风,防止倒伏。第二年耕作时变更过来,以原来的圳为垅,原来的垅为圳,使同一地块的土地沿圳垅轮换利用,以恢复地力。7.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人们祭拜龙王是希望风调雨顺,农作物获得丰收。这说明这一风俗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答案:B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具。由材料信息“两足中虚”“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可知,此乃耧车,属播种工具。答案:C9.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家庭为单位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答案:B10.【答案】B11.解析:中国古代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综合分析这种做法的目的,B项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较全面反映我国古代赋役的特点。答案:B12.【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一岁而再获之”实际上是复种制度产生的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第5页共5页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结果,这主要涉及的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问题。【答案】A13.【解析】时任崇阳县令张乖崖曾经看到一个农民买菜,对其实行了惩罚,理由是有地就不应该买菜。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对小农经济的维护。【答案】A14.【解析】A、C两项是耕作方式,A项自春秋战国沿用,是主要耕作方式。B、D项是生产模式及其特点。【答案】A15.【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从史料所叙述的这种犁的结构特点来看,应是唐代出现的曲辕犁。【答案】D16.【解析】从材料中对“代田法”的描述,可见反映的是精耕细作,容易误选C,休耕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一年作物,第二年停一年,第三年再种(有时候休耕并不一定是停止一年,也有可能是许多年,在这些年中,去别的土地耕作,直到这块土地恢复肥力,也叫做轮作)。【答案】D1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能力。从材料信息上看,作者揭示了铁制工具与兴修水利工程的关系。铁器的大力推广是在战国、秦汉时期,联系战国时期郑国渠的修建,秦朝灵渠的开通和汉朝西北地区坎儿井的开凿,可知答案为B。【答案】B18.【解析】自然经济的特点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B、C、D三项都是自然经济的特点。“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反映出小农经济下农民并不富裕。【答案】A19.【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材料的意思是说,如果男耕女织生产活动跟不上的话,天下就要受到影响。即“天下或受其饥矣”“天下或受其寒矣”。这充分说明了封建自然经济之下男耕女织的重要性。【答案】A20.【解析】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态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脆弱的,极易因沉重赋税、动荡局势以及王朝更迭而破坏,尤其是在王朝更迭时期,故王朝创立之初都忙于重建小农经济,选择C项。【答案】C21.【答案】(1)牛耕的运用是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它节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农业发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2)原因: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养牛成本较高。影响:不利于生产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剧了小农经济的分散、落后性。(3)观点:赞同。理由:中国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松弛。观点:不赞同。理由:中国古代的农民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答出任意一种观点即可得分)
本文标题: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知能训练(二十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2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