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阶段学情检测试卷(六)
1阶段学情检测试卷(六)班级姓名评价请同学们根据老师阅卷需要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一页的答题栏中。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已知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从理论上说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及实际可能性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分别是()A.2/3,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B.1/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并不易完成受精C.2/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并不易完成受精D.1/4,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2.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B.1/16C.4/81D.1/83.下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已知Ⅱ8只携带甲或乙一种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乙病为红绿色盲B.Ⅱ7和Ⅱ8生一个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0C.图中Ⅱ6的基因型为DdXEXeD.Ⅲ13个体乙病基因只来源于Ⅰ2(第3题)2(第4题)(第5题)4.某高等植物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上图为其体内某个细胞的状态示意图。下列说法与该细胞状态不相符的是()A.图中基因位点1、2、3、4可能分别为A、b、B、bB.中心体、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与该细胞分裂过程有密切关系C.该状态下的细胞发生了ATP水解D.该状态下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5.如图是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1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B.该细胞中ABe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该细胞有一对同源染色体D.该细胞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有3种6.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决定类型是ZW型且ww不发育。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A.1∶0B.1∶1C.2∶1D.3∶1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37.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无突变发生),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并根据染色体数目不同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各组细胞数如右图。下列对图中所示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复制B.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C.乙组细胞中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D.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被15N标记(原料含14N),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个被15N标记的甲细胞8.雌性火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将3只表现正常但产生过患白化病火鸡的雄火鸡与多只正常雌火鸡(无亲缘关系)交配,共得到229只幼禽,其中有55只白化幼禽且均为雌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火鸡白化性状属于隐性性状B.控制白化性状的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C.表现正常的幼禽基因型相同D.表现白化的幼禽都是纯合子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6分,共64分)9.回答下列问题: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1)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①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F1代雌果蝇能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②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基因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4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①T、t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②F2代雄果蝇中共有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③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有的序列作探针,与F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以确定细胞中B、b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10.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和尿黑酸症均为人类遗传病,其中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常造成苯丙氨酸在血液中大量积累,使患者尿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远高于正常人。尿黑酸症是由于尿黑酸在人体中积累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这种尿液暴露于氧气会变成黑色而得名。(1)图1是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示意图,根据该图有人认为缺乏酶①会同时患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和尿黑酸症,你认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图1图2(2)在人群中控制苯丙酮尿症的基因频率是1.89×10-3,现有一正常女性其父母5正常,其弟是苯丙酮尿症患者,她与一个男性结婚,生育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的概率是。(3)图2是一个尿黑酸症家族系谱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①该缺陷基因是性基因,在染色体上。②如果Ⅲ8同时还患有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那么Ⅱ3和Ⅱ4生一个只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③现需要从第Ⅳ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该缺陷基因,请选出提供样本的较合适个体,并解析选与不选的原因。④若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该致病基因,可利用该目的基因的分子探针进行检测,这一方法采用技术,依据的原理是。11.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组合编号ⅠⅡⅢⅣⅤⅥ交配组合○××■×●×■●×□○×■产仔次数6617466子代小鼠总数(只)脱毛920291100有毛122711001340注:●纯合脱毛♀,■纯合脱毛♂,○纯合有毛♀,□纯合有毛♂,杂合♀,杂合♂。(1)己知Ⅰ、Ⅱ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Ⅲ组的繁殖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定律。(3)Ⅳ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脱毛性状不是影响的结果。6(4)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此种群中同时出现几只脱毛小鼠的条件是。(5)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序列模板链中的1个G突变为A,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填选项前的符号)。A.由GGA变为AGAB.由CGA变为GGAC.由AGA变为UGAD.由CGA变为UGA(6)研究发现,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据此推测脱毛小鼠细胞的下降,这就可以解释表中数据显示的雌性脱毛小鼠的现象。12.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1。P裂翅♀×非裂翅♂↓F1裂翅(♀102、♂92)非裂翅(♀98、♂109)图1图2(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选填“纯合子”或“杂合子”)。(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7(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选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如图2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8阶段学情检测试卷(六)1.B2.B3.D4.B5.D6.C7.BD8.AD9.(1)①aaXBXB4②2∶15/6(2)①常ttAAXbY②81/5③2410.(1)不正确。缺乏酶①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的途径阻断,苯丙氨酸只能转化成苯丙酮酸,且由于缺乏另外两条代谢途径,而在血液中大量积累,使人患上苯丙酮尿症。但是缺乏酶①,体内虽然不能由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酪氨酸仍可以由食物中获取或由其他途径转化而来,因此,缺乏酶①不一定会导致白化病(2)3.15×10-4(3)①隐常②9/64③提供样本的合适个体为Ⅳ14或Ⅳ15,因为这两个个体为杂合子,肯定含有缺陷基因,而Ⅳ16、Ⅳ17、Ⅳ18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④DNA分子杂交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1.(1)常(2)一对等位孟德尔分离(3)环境因素(4)自发/自然突变突变基因的频率足够高(5)D(6)提前终止代谢速率产仔率低12.(1)杂合子(2)P:XAXa×XaY裂翅↓非裂翅配子:XAXaXaY↓F1:XAXaXAYXaXaXaY9裂翅♀裂翅♂非裂翅♀非裂翅♂(3)非裂翅(♀)×裂翅(♂)或裂翅(♀)×裂翅(♂)(4)不遵循不变
本文标题: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阶段学情检测试卷(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3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