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6三维设计二轮诊断卷(二十)碰撞与动量守恒近代物理初步
诊断卷二十碰撞与动量守恒近代物理初步1.(2015·全国卷Ⅰ)(1)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1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________。图1(2)如图2,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m,B、C的质量都为M,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和M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图22.(2015·山东高考)(1)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小。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2)如图3,三个质量相同的滑块A、B、C,间隔相等地静置于同一水平直轨道上。现给滑块A向右的初速度v0,一段时间后A与B发生碰撞,碰后A、B分别以18v0、34v0的速度向右运动,B再与C发生碰撞,碰后B、C粘在一起向右运动。滑块A、B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同一恒定值。两次碰撞时间均极短。求B、C碰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图33.(2015·全国卷Ⅱ)(1)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________。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2)两滑块a、b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并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4所示。求:图4(ⅰ)滑块a、b的质量之比;(ⅱ)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比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有关D.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2)用频率均为ν但强度不同的甲、乙两种光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______(选填“甲”或“乙”)光的强度大。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被照射金属的逸出功为W0,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图5(3)1926年美国波士顿的内科医生卢姆加特等首次应用放射性氡研究人体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环时间,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氡的放射性同位素有27种,其中最常用的是22286Rn。22286Rn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20682Pb。①求m、n的值;②一个静止的氡核(22286Rn)放出一个α粒子后变成钋核(21884Po)。已知钋核的速率v=1×106m/s,求α粒子的速率。5.(2015·郑州高三检测)(1)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是三种波长不同的电磁波B.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C.重核裂变过程生成中等质量的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减少D.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经一个半衰期后,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E.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实验都表明光具有粒子性(2)如图6所示,质量为m=245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0.5kg的木板左端,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质量为m0=5g的子弹以速度v0=300m/s沿水平方向射入物块并留在其中(时间极短),g取10m/s2。子弹射入后,求:图6(ⅰ)物块相对木板滑行的时间;(ⅱ)物块相对木板滑行的位移。6.(2015·淄博一模)(1)已知氘核的比结合能是1.09Mev,氚核的比结合能是2.78Mev;氦核的比结合能是7.03Mev。在某次核反应中,1个氘核和1个氚核结合生成1个氦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A.这是一个裂变反应B.核反应方程式为21H+31H→42He+10nC.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是17.6Mev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上述核反应发电(2)如图7所示,AOB是光滑水平轨道,BC是半径为R的光滑的14固定圆弧轨道,两轨道恰好相切于B点。质量为M的小木块静止在O点,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向右射入小木块内,并留在其中和小木块一起运动,且恰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C(木块和子弹均看成质点)。图7①求子弹射入木块前的速度。②若每当小木块返回到O点或停止在O点时,立即有一颗相同的子弹射入小木块,并留在其中,则当第9颗子弹射入小木块后,小木块沿圆弧轨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少?答案1.解析:(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及Ekm=eUc得Uc=hνe-W0e,故he=k,b=-W0e,得h=ek,W0=-eb。(2)A向右运动与C发生第一次碰撞,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速度方向向右为正,开始时A的速度为v0,第一次碰撞后C的速度为vC1,A的速度为vA1。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0=mvA1+MvC1①12mv02=12mvA12+12MvC12②联立①②式得vA1=m-Mm+Mv0③vC1=2mm+Mv0④如果m>M,第一次碰撞后,A与C速度同向,且A的速度小于C的速度,不可能与B发生碰撞;如果m=M,第一次碰撞后,A停止,C以A碰前的速度向右运动,A不可能与B发生碰撞;所以只需考虑m<M的情况。第一次碰撞后,A反向运动与B发生碰撞。设与B发生碰撞后,A的速度为vA2,B的速度为vB1,同样有vA2=m-Mm+MvA1=m-Mm+M2v0⑤根据题意,要求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应有vA2≤vC1⑥联立④⑤⑥式得m2+4mM-M2≥0⑦解得m≥(5-2)M⑧另一解m≤-(5+2)M舍去。所以,m和M应满足的条件为(5-2)M≤m<M。⑨答案:(1)ek-eb(2)(5-2)M≤m<M2.解析:(1)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知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选项a正确。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选项b错误。14C的衰变方程为146C→147N+-10e,所以此衰变过程放出β射线,选项c正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核内部自身因素有关,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选项d错误。(2)设滑块质量为m,A与B碰撞前A的速度为vA,由题意知,碰撞后A的速度vA′=18v0,B的速度vB=34v0,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A=mvA′+mvB①设碰撞前A克服轨道阻力所做的功为WA,由功能关系得WA=12mv02-12mvA2②设B与C碰撞前B的速度为vB′,B克服轨道阻力所做的功为WB,由功能关系得WB=12mvB2-12mvB′2③据题意可知WA=WB④设B、C碰撞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B′=2mv⑤联立①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得v=2116v0。⑥答案:(1)ac(2)2116v03.解析:(1)电子束具有波动性,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选项A正确。β射线在云室中高速运动时,径迹又细又直,表现出粒子性,选项B错误。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体现出波动性,选项C正确。电子显微镜是利用电子束工作的,体现了波动性,选项D正确。光电效应实验,体现的是波的粒子性,选项E错误。(2)(ⅰ)设a、b的质量分别为m1、m2,a、b碰撞前的速度为v1、v2。由题给图像得v1=-2m/s①v2=1m/s②a、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滑块的共同速度为v。由题给图像得v=23m/s③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2v2=(m1+m2)v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得m1∶m2=1∶8⑤(ⅱ)由能量守恒得,两滑块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为ΔE=12m1v12+12m2v22-12(m1+m2)v2⑥由图像可知,两滑块最后停止运动。由动能定理得,两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12(m1+m2)v2⑦联立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W∶ΔE=1∶2。⑧答案:(1)ACD(2)(ⅰ)1∶8(ⅱ)1∶24.解析:(1)由原子核结合能曲线图可知:比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A正确;无论是否考虑能量量子化,我们都发现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B正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本身原子核内部结构有关,与外界因素无关,所以C的叙述错误;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N=n×n-12=4×32=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错误。(2)根据光的强度与电流成正比,由图就可知道:甲的光的强度大;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得:hν=Em+W0→Em=hν-W0。(3)①4m=222-206,m=486=82+2m-n,n=4②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αvα-mPov=0vα=5.45×107m/s。答案:(1)AB(2)甲hν-W0(3)①44②5.45×107m/s5.解析:(1)γ射线是电磁波,而α射线、β射线不是电磁波,故A错误;根据数学组合C42=6,故B正确;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故C正确;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显现出来的统计规律,对少量的原子核没有意义,故D错误;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故E正确。(2)(ⅰ)子弹打入木块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0v0=(m0+m)v1木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0+m)v1=(m0+m+M)v2对子弹木块整体,由动量定理得:-μ(m0+m)gt=(m0+m)(v2-v1)联立解得物体相对小车的滑行时间:t=v2-v1-μg=1s。(ⅱ)子弹射入木块后,由子弹木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μ(m0+m)gd=12(m0+m)v12-12(m0+m+M)v22联立解得:d=3m。答案:(1)BCE(2)(ⅰ)1s(ⅱ)3m6.解析:(1)1个氘核和1个氚核结合生成1个氦核,这是聚变反应,故A错误;1个氘核和1个氚核结合生成1个氦核,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知同时有一个中子生成,反应方程为21H+31H→42He+10n,故B正确;根据质能方程ΔE=Δmc2,得一次聚变释放出的能量:ΔE=E2-E1=7.03×4MeV-(2.78×3+1.09×2)MeV=17.6MeV,故C正确;目前核电站都采用核裂变发电,故D错误。(2)①第一颗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子弹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1系统由O到C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M)v12=(m+M)gR由以上两式解得:v0=m+Mm2gR。②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第2、4、6…颗子弹射入木块时,木块的速度为0,第1、3、5…颗子弹射入后,木块运动。当第9颗子弹射入木块时,以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9m+M)v9设此后木块沿圆弧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由机械能守恒得:12(9m+M)v92=(9m+M)gH由以上各式可得:H=M+mM+9m2R。答案:(1)BC(2)①m+Mm2gR②M+mM+9m2R
本文标题:2016三维设计二轮诊断卷(二十)碰撞与动量守恒近代物理初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4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