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4年中考课内现代文重点篇目复习二
2014中考课内现代文重要篇目复习课内现代文复习专题(二)——叙事散文阅读6、背影一、整体把握阅读这篇散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1.感受深切父爱。想想父亲当时的困厄,对父爱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切。当时,父亲遭遇双重灾祸,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机,父亲陷入了困境。父亲在谋事与送行二者之间再三踌躇,天平的一头是那么沉重,他却把天平的另一头──儿子路途平安看得更重,这种爱子之心,真是情深似海!父亲亲自送行,照顾得无微不至,不光顾到眼前,还为儿子一路着想,临别还给儿子买橘子。买橘子要过铁道,那时月台很高,爬起来非常费劲,父亲是看在眼里的,为了儿子,再难的事情他也心甘情愿。“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他是这样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的,爱子之心是多么强烈,父爱的力量是多么巨大,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2、《背影》中的父亲形象,是慈父的形象。朱自清父亲性格中也有刚强的一面。听他面对双重灾难的心声:“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大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而浦口送行,则更多地表现他慈爱的一面。二、细节研究(一)熟读课文,把四次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回答下列问题。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四次写背影的文字: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可从“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3.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父亲在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含着眼泪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所以这一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二)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并从课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语句。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1.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2.这一句点出事情起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笼罩在哀伤的氛围之中。第六段中,关键性语句有这样一些:①“我买几个橘子去”,是这个片段内容的提要。②“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这是父亲过铁道之所以困难的一个因素,不然不至于如此艰难。③“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说明父亲是坚持要自己去的,这一处很关键。说明父亲觉得能为儿子尽心尽力才舒心。④“蹒跚”一词很关键,连平地走路都是蹒跚而行,可想而知上下月台更难了。⑤“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句不仅是本段关键的一句,在全文也是关键的一句,全文的焦点就是这个背影,突显出深深的父爱。⑥“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句表现了父亲的心情,买橘子虽然辛苦,心里却很高兴。⑦“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一句能表现父亲对“我”的怜惜、体贴、关照。⑧“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一句又写背影,而且包含非常复杂的情意,所以也是关键性语句。(三)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请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④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阅读检测(一)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回答问题。⑴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开篇点题,引起回忆,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⑵“祸不单行”是指什么事说的?它与第3自然段的哪个词相照应?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惨淡⑶当“我”流下眼泪时,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样说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安慰我,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体贴。⑷第2、3自然段与下文写父亲的背影有何关系?删去行不行?为什么?第2、3自然段不能删去,为后文写父亲去车站送我作铺垫,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气氛。(二)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看见他(戴着带着代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慢慢轻轻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掀身探身弯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趴上登上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扒攀抓)着上面,两脚再向上(抬缩提);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用力努力吃力)的样子,……自己慢慢(溜爬趴)下,……过一会说:“①”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②”……我的眼泪又来了。⑴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词语,填在文中的空白处。戴着蹒跚探身爬上攀缩努力爬⑵从下列句子中选择父亲告别时说的两句话(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上文①②处)(BC)A、再见了,好好保重!B、我走了,到那边来信!C、进去吧,里边没人。D、小心自己,注意安全。⑶以上文字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父亲?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D)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⑷看见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年迈的父亲给我买橘子,我非常感动。⑸为什么说父亲“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面对生活的重担,但为了不让儿子担心,故意装成轻松的样子。⑹上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为什么?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内容:“又”表明第二次,突出儿子对父亲的深情。结构:照应前文,“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7)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他非常感动的背影。那么,本文着重写的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的那个背影?本文主要写的就是车站送别时的背影(8)“背影”这个标题别具匠心,如果把标题改为“浦口别父”或“回忆我的父亲”之类,你觉得怎么样?本文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写背影表现父子之间深沉的爱。而背影又是本文的线索,所以,以它为标题,是很高明的。如果换用标题,常常要改变主题思想,或者改变写作角度。(9)联系上下文,揣摩下边句子的含义,选择正确答案。①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B)A.表现父亲意志坚强。B.表现父亲体贴、劝慰儿子。C.表现父亲的乐观精神。D.暗示已经找到生活出路。②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C)A.因自己聪明而沾沾自喜。B.反语,悔恨自己太笨。C.恨自己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D.觉得自己聪明过头了。(10)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父爱的认识和感受!答案要求:一定要联系自身的实际,抒发真情实感。7、《藤野先生》一、整体把握《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记述了作者在留学日本仙台时,与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中的几件事,赞扬藤野先生生活简朴,用心治学,关心学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精神,表达了对他的尊敬与怀念之情。文章有两条线索: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作者的爱国情感为暗线。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把握。(一)本文的叙述线索。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二)人物刻画抓住主要特征,突出精神性格。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这些事情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2.为“我”改正解剖图。这里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3.关心解剖实习。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藤野先生一直关心“我”的学习,一直惦记着“我”的解剖实习。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这件事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除用具体事例来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外,作者还用白描手法来勾画人物的特征。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很能反映他们的精神特征。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只好盘起辫子。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进行似褒实贬的讽刺,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也浸透着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情。(三)语言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恩师,记的是震撼作者灵魂的典型事例,因此,不管是抒情议论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饱含感情。如怀念藤野先生,作者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直接抒发感激敬仰之情。再如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写告别藤野先生、弃医从文等,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练习说明二、朗读课文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重点体味下面几句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1.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只是个
本文标题:2014年中考课内现代文重点篇目复习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6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