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4年九年级语文与考试卷
1仁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禀.告bǐn诘.责jié寒噤.jìn恪.尽职守gèB、狡黠.xiá诓.骗kuāng模.样mú孜.孜以求zīC、怄.气òu逞.能chěng汲.水xí面面相觑.xùD、勾.当gòu星宿.sù橄.榄gǎn锲.而不舍qì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彷徨绞幸持之以恒吹毛求次B、斟酌停滞恃才放旷不言而喻C、纨绔渺芒不知所挫与日具增D、蔟拥统筹根深蒂固绣手旁观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B、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C、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D、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长沙、深圳和成都等城市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B、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C、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岳麓山•橘子洲景区”成为长沙首个“国SA级旅游景区”。D、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长沙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虽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2分)①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②如果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而缺乏人文关怀,就有可能迷失方向。③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④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A.②①④③B.③②①④C.③④①②D.①④②③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婉约派是宋词一大流派,该派词作情思细腻,语言华美,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B、《谈读书》一文的作者是英国的哲学家、作家培根。著有《随笔》、《新工具》等。施甸县仁和中学九年级班姓名:考号:密·封·线2C、《西游记》“孙悟空三调芭蕉扇”中,铁扇公主不肯借出芭蕉扇,原因是她认为孙悟空坑害了他的丈夫牛魔王。D、《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他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7、背诵默写(6分)(每空一分,有错别字不得分)①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②,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③《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有福同享的朴素意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④诗言志,古人常在诗词中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班上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体验别样人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问题。8、“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幅对联可以概括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的内容。(2分)9、“智取生辰纲”写的是青面兽(填人名)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黄泥冈被(填绰号)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2分)10、将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2分)示例: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孔明拳打镇关西寄人篱下鲁达挥泪斩马谡费力不讨好猪八戒进贾府打抱不平林黛玉背媳妇顾全大局三、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1-12题。(4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1、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2分)1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13-17题。(12分)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以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蔗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①远.小人远:_______;②由是..感激由是:________3③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④深入不毛.毛:________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15、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1分)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愿陛下亲之/信之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皆若空游无所/依16、作者在第①段中提出了_______(填四个字)的建议。第③段写出了诸葛亮“”的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2分)17、选文中作者回顾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和______。(3分)(三)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段,完成18-21题(8分)“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8.选文中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2分)19.文中指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的充分理由是哪两点:①②(2分)20.下列有关“中国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选文中三处加点的“中国人”含义是不相同的。B、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论调中的“中国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激愤之情溢于言表。C、评定中国人是否失掉自信力,要看的不是状元宰相的文章,而是脚踏实地为民而活的人们。D、所有的中国人都有着“自欺”的传统,因为“自欺”而无法自信。21.请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取重大的历史事件做事实论据,来支持作者所阐述的观点。(2分)(四)阅读《弱种子也要发芽》(刘克升),完成22-26题。(12分)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4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式,这个道理,他懂!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22.选文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23.仿照所给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慨括并补充出下面两个故事情节。(2分)①→②议种瘪种→③→④给儿新生24.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①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②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25.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2分)26.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2分)四、作文(40分)任选一题完成1、题目:感谢您,牵着(或放开)我的手2、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留在你的记忆中,他们启迪你的智慧,增强你的信心,鼓足你的勇气,传递给你无穷的正能量……请以“______带给我______”为题作文要求:①半命题作文需把题目补充好。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5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不得抄袭、套作。
本文标题:2014年九年级语文与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6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