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6国内热点问题
2016年中国周边安全热点问题观察及未来走向2015年到2016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中最突出的动向是中美战略性博弈凸显,南海问题升温,朝鲜半岛局势趋紧。尤其朝鲜半岛局势发生新的变化,对中国的安全利益和周边安全大局有可能产生直接的威胁。中国对周边安全形势的判断,既不能低估威胁与风险,也要避免以点盖面、过度反应。应对复杂多变的周边形势,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与战略韧性。2016年年初以来,东亚地区局势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都有所上升: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并发射远程弹道导弹,美国借机谋求将“萨德”导弹防御系统部署韩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局面;在南海地区,美国仍顽固坚持派军舰进行频繁巡航,并加强与菲律宾、越南等与中国存在海洋权益争端的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落幕,民进党领袖蔡英文胜出,这使未来台海局势发展平添变数;等等。凡此种种事态的产生、发展和演变,都反映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动向。如何看待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产生的新问题、新动向以及导致局势紧张升级的深层原因?中国该如何加以应对?周边安全环境对于中国外部安全的影响最为直接。在中国综合实力继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的周边安全战略和政策正在发生由以应对为主向以构建为主的转变,这一转变对于国际格局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一些新动向,其中,最突出的是中美战略性博弈凸显,南海问题升温,朝鲜半岛局势趋紧。总体来看,2015年中,尽管一些挑战性问题突出,但对中国总体安全大局的影响有限,热点问题没有引发大的冲突,中国周边地区和平发展的大环境基本上得到了维护。但是,2016年,由于朝鲜半岛局势发生新的变化,发生冲突的风险增大,对中国的安全利益和周边安全大局有可能产生直接的威胁。因此,降低冲突风险,保持大局可控,是2016年中国周边安全外交的当务之急。周边安全热点问题观察2015年以来,南海、朝鲜半岛、钓鱼岛及东海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演进中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南海问题热度上升,朝鲜半岛冲突风险增大,钓鱼岛及东海风险犹存。不同地缘板块的交织搅动,给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构建平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一、南海问题:热度上升南海问题成为热点中的热点,其中一个最大变化是美国从幕后走向了前台,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博弈明显升温,从而使南海地区紧张局势加剧。由于中国在南海岛礁进行相关建设工程,美国开始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公开发难。2015年5月8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中国军力和安全发展报告2015》,指责中国在南海正在推进“可用作作战基地”的大规模填海造地工程。5月20日,美国国防部允许CNN记者登上美军反潜巡逻机随同采访,飞越了南沙永暑礁周边海域。随后,美国媒体掀起对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一轮热炒。10—12月间,美国屡次派遣军舰进入中国南海水域,并有B-52战略轰炸机“误闯”中国南海华阳礁上空2海里范围之内。美军的上述挑衅行动构成了对中国南海主权主张最为严重的干涉和挑战,恶化了地区安全局势。2016年1月30日,美海军“威尔伯号”导弹驱逐舰再次驶入属于中国西沙群岛的中建岛区域12海里。不难看出,随着美国军舰公开巡航南海岛礁行动的常态化,美国政府改变了此前在南海问题上居于幕后进行挑动、干预的做法,开始走上了与中国直面相对的前台,从而使得中美两国在南海地区的战略博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那么,美国为何要加大对南海问题的直接参与呢?大体上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一是把南海问题当作制约中国作为的抓手。在亚太地区国际政治问题中,没有哪个问题比南海问题更容易利用,且可以得到诸多国家的支持(其中既包括与中国有领土海洋争端的国家,也包括那些担心中国控制南海、希望藉此获利的国家)。二是所谓“原则之争”。美国没有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却时常将《公约》的一些模糊原则为己所用,比如,专属经济区的划分原则、领海的无害通过原则等。三是借机加快“重返亚洲”的步伐,加大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尽管美国声称并没有改变在南海领土争端中不持立场的原则,但却利用争端最大限度地获得了话语权和影响力,极大地推动了其“重返亚洲”战略的实施。与美国的高调干预相呼应,菲律宾也加大了对南海问题的炒作,妄图推波助澜,把事情闹大,制造紧张局势,从中渔利。2015年7月7日至13日,由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在常设于荷兰海牙的国际仲裁法院仲裁庭举行听证会。菲方派出了由60人组成的超大规模代表团,大肆造势。国际仲裁法院决定受理菲方诉讼,使得南海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与菲律宾相比,越南2015年在南海问题上的主要策略是在大幅度提升海军力量、抓紧时间进行自占岛礁扩建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同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及俄罗斯的军事合作,以形成对中国的巨大压力。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中越政治关系稳中有进。4月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访问中国,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越南,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中越同意就海上安全问题加强磋商和谈判,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2015年12月底,东盟共同体如期建成。中国坚持解决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继续与东盟加强合作,就“南海行为准则”(COC)同东盟继续进行磋商,双方推动建立了“中国—东盟海上搜救热线平台”、“中国—东盟应对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等。不过,一个鲜明的变化是,在南海问题上,东盟内部的协调在加强,各方的协同立场在接近,南海问题正在被提上东盟的集体议事日程。例如,2015年东盟外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公报》罕见地就中国在南海的行动表示关切,认为“有关行为在南中国海地区削弱了信任,增加了紧张,破坏和平、安全与稳定”,声称将采取“预防性措施”,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还呼吁东盟国家组建联合维和部队巡逻南海等。可见,东盟在南海问题上将会进一步加强协调,一是为维护东盟的地区利益,努力防止南海成为冲突,甚至是战争的策源地;二是对中国在南海地区的行动进行限制,包括支持外部力量适度介入等。这样看来,东盟共同体建成后,将会在捍卫东盟利益、制约中国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无疑会为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增添新的变数。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失控。因此,防止南海问题成为破坏地区和平的“定时炸弹”,甚至是战争的策源地,继续保持与东盟的沟通协商,通过共同努力,加强合作,管控分歧,拓展合作的共利点,就变得十分紧迫而重要。二、朝鲜半岛:冲突风险增大在201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朝鲜半岛处于不稳定状态,尽管大的冲突没有发生,但是风波迭起,险象环生。在军事上,朝鲜延续了过去几年来的强硬示威与“悬崖战术”相结合的政策套路,继续保持核威慑,并开始试图将更为强硬的核恫吓付诸行动。为了回应美韩联合军演,朝鲜在2015年内多次进行了远程导弹试射,用以向外界宣示其战斗力量。2015年以来,韩国对朝鲜表现出了一种更为强硬的姿态。例如,韩国坚持要求在朝鲜具备“弃核诚意”后才能进行有效对话,还在军事上将“5027”等对朝作战计划更新为“5016”作战计划,提出了一套基于“先发制人”考虑的、用以打击朝鲜“挑衅性行动”的作战方针和指导原则。与此同时,为了对朝鲜施加政治压力,韩国政府在首尔设立了“朝鲜人权事务所”,就人权问题向朝鲜施压,积极支持将朝鲜人权问题提交联合国审议。2016年1月6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了氢弹试验,并在此后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执意于2月7日以弹道导弹技术发射了“光明星4号”卫星。这次新的核试验及随后的卫星发射引发了新一轮矛盾冲突和局势紧张升级。韩国大幅度提升军事对抗级别,加大了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力度,决定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美日韩三国还在三边军事合作上实现了突破,形成了三边军事协调机制的雏形。同时,韩国中断了开城工业园区项目,并且还有一系列后续措施正在商讨之中。朝鲜也不甘示弱,宣布开城工业园为军事管制区,并将接收韩方在园区内的一切资产。当前,朝韩对抗仍在进一步升级中。2015至2016年间,朝鲜多次发射弹道导弹,图为2015年2月8日朝中社提供的照片,显示一艘朝鲜人民军海军舰船在朝鲜附近海域发射“反舰火箭”。韩国军队联合参谋本部当日说,朝鲜当天下午4时20分至5时10分之间,从元山一带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了5枚疑似短程战术导弹的飞行物。2016年3月,美韩两国军队于7日至18日举行“双龙”训练。据韩联社报道,此次训练,美军派出9200余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和3000余名海军士兵参加,韩军出动海军陆战队和海军5000余人。图为3月12日,在韩国浦项,韩国军人(蓝色头带)和美国军人参加联合登陆作战演习。面对朝鲜半岛的复杂紧张局势,中国从维护自身安全利益和半岛稳定的大局出发,一方面,在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原则不动摇、反对朝鲜拥有和发展核武器的同时,适度发展与朝鲜的经贸关系;另一方面,着力提升与韩国的合作水平,包括签署自贸区协定,推进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等,把加强中韩关系作为稳定朝鲜半岛大局的重要抓手。应该说,中国的这种做法有利于维护朝鲜半岛大局的稳定。但是,朝鲜半岛的根本性矛盾依然存在,随时都有爆发的危险。毫无疑问,朝鲜半岛问题的根源
本文标题:2016国内热点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6704 .html